因为一场及时雨,燕少柳少的心情非常好,就连晚上睡觉也睡得格外的香,一觉起来,发现天空还飞着毛毛细雨呢。
这一下,哥俩的心情更好了。
他们心情好,等了一夜的拾市黄氏家族的族人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从外地回拾市扫墓的黄氏族人,大部分原计划当天下午就返程,因为祖坟出了意外,不得不暂时在拾市住一二晚。
黄老太太也留了下来。
黄氏族人昨晚几乎都没睡好,早上起来一看天空还飘着雨,那颗本来就沉到湖里的心直接沉到了底。
毛毛细雨并不会顾及人的心情,扬扬洒洒地满天飘,直至六点半后,雨越来越小,临近七点时分才终于停歇。
雨停之后,光线越来越明亮。
心情低落的黄氏族人,草草的吃了早饭,坐等到雨停,带上该带的物品,再次出发坟山。
这一次,黄老太太没去,她在下榻的馆馆等结果。
黄家族人住宿的地点较分散,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在坟山山脚下集合,再组队登山。
大部分市民于昨天上山扫墓,当天因为下雨,很少有人上山祭祖,黄家的小队伍一路都没遇见人。
队伍爬到距山脚不远的区域,先去看离登山的主干道不远的一位黄家先祖的坟墓。
人群赶到先辈的坟地时只看见一个积着浑浊的泥水的坑,平台上由坟堆与碑石化成的粉尘层早被雨水冲刷走,仅有些从山方随水下来的杂物。
仅看坟地的现况,先辈的尸骨被保存下来的概率十分渺茫。
葬在离山脚很近的先辈,逝世才四五十年的时间,那时还没有实行火化制度,是以土葬的方式下葬。
黄氏说族人也不清楚先辈的棺木有没化灰,怀揣着哀痛的心情,拿了带来的竹子探入水坑,测试浑水的深浅。
用竹竿一探,心都凉了。
坑内的水很深,底下明显是松软的淤泥。
由此可知,棺木和石碑、墓砖一样皆成了灰。
同理,先辈的遗骨自然也不可能幸免于难。
昨天的大雨从半下午持续到夜里,那么大的雨,又下了那么久,墓穴里的骨灰有可能也被水冲走,墓穴里现存的淤泥有可能是从山坡上冲下来的混合杂物。
挖坑深埋的先辈这里尚且如此,那些火化后浅埋的先辈可想而知是何结局。
黄家族人的心头发寒,默默地收拾工具,继续爬山,直奔家族最老的祖坟。
他们途中没再去查探其他先辈的坟地,只有经过站在路上就能看见的坟地时会略略观望一回。
山路经过水的冲洗,有些地方很干净,有些地方堆积着雨水冲刷积聚的杂枝败草,或泥石。
甚至还有死掉的虫蚁,以及蛇鼠鸟类。
而有些似沟一样的路段还有汇聚的水,淌着水的路,就成了一条水沟。
幸而雨停了,路道上的水很浅。
黄家的小队伍深一脚浅一脚,沿着山路一路往上爬,费了一番大力气,总算爬到了山腰,人也累得气喘吁吁。
小队伍在距祖坟不远地方歇了歇,喘顺气,再次进发。
当众人走至祖坟前的月台边侧,看过去,入眼所见只有零乱的堆积着杂枝断草、乱石泥堆,以及裸露出天然泥土面的地坪。
黄氏族人们心都揪了起来,加快朝地坪跑去。
男女们跑至祖坟的墓地,再散开,分头寻找安放先祖的遗骨坛子的位置。
黄氏鼻祖的原本就安葬于此,二世祖三祖……以及黄家先辈中有杰出贡献的数位先祖的坟地在其他地方,黄氏家族后来发达了,修祖坟时将数位先辈迁过来,建成一个小小的家族墓园。
修建集体式祖坟时,二世祖等先辈的遗骨早就化为土,迁葬时把先祖们坟堆泥土搬运了过来,再放入棺材。
有几位先祖还存有一点遗骨,或棺材残片,黄家后辈将其拾捡起来装在坛子里,再套棺材下葬。
以前黄家为先辈们修坟时内部以砖砌建成室,顶部再堆积泥土,因而黄家祖坟的封土堆高大雄伟,很有气势成骑。
家族祖坟被爆炸,官方调查后没找到外部因素,怀疑是黄家祖坟内室可能积有大量气体,气体逸散与明火相碰从而产生爆炸。
黄氏家族吸取教训,重修祖坟时没再修建如以前一样高大宽敞、能放入棺材的内室,进修建了小小的,能放骨灰坛的小墓室。
而且,重新安葬时先辈时为了也没再用棺材,一律用坛子装殓先祖的遗骨,或混有先祖遗骨的泥土。
上次重新收殓先祖遗骨时,将原本盛先祖遗骨、被炸坏的坛子残片也整理好并一起安葬,棺木残片则焚烧了。
黄家在重新安葬先祖时,先挖了个浅坑,能安放下坛子,防止坛子移位,之后再将小墓室内也回填了泥土,防止因内室密不透风,再次积聚气体。
黄家众人拿着竿子或锄头、铲子等工具,将估算大致是先辈们埋骨位置的区域内聚拢成堆的杂物一堆接一堆地拨开,寻找安放先祖们骨灰坛的墓坑。
很快,有人找到了一个像是墓坑的凹坑。
当把杂物弄开,再清理了些淤泥,也确认是个墓坑,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应该能看见装遗骨的坛子了,实现上却并无发现。
黄家人还抱有希望,以为坛子被外物砸碎了。
再继续清理,哪怕见底,也没找到坛子或坛子残片。
一个墓坑里的骨灰坛不见了,并不代表全部,黄家人不死心,继续进行地毯式的搜索。
很快,墓坑一个接一个的被找出来。
结果都是一样,莫说坛子,连点残片都没发现。
装遗骨的坛子是陶制,又埋在坑里,如果仅是从上方涌来的积水是不可能将坛子冲出来的。
就算从坡上下来的水势很急,有可能冲出一二个坛子,但总有一二个坛子仍留在墓坑里,哪怕表面被什么重物砸中而破碎,多多少少会找到点残片。
可现实就只找到了安放坛子的墓坑,没找到骨灰坛。
而且墓坑里的淤泥并不是纯泥土,还掺杂着些树枝草叶,在一个坑里还挖出死掉的虫子,一个坑里则挖到了纸钱。
树枝草叶有的枯叶,有的还是新枝嫩叶。
这也说明坑里的淤泥之物并不是祖坟重修那时回填的泥土,它是随水流涌进墓坑里的冲积物。
原本黄氏族人看到墓地围墙后的泥面与地板之下的泥土完好,以为位于地表面以下的骨灰坛得以幸免于难,能保留下来。
如今事实摆在眼前,黄家的祖坟不仅是坟堆与墓碑、围墙、地板砖全化为了灰,连骨灰坛也全部化为了灰。
经过昨晚那场雨,黄家鼻祖等先辈不仅连骨灰都找不着,就连混有先祖骨灰的泥土也被水冲走,不知流落于何处。
如此情形,也应了一句话——死无葬身之地。
“没了,什么都没了!”
“老祖们……尸骨无存……”
看着只有杂物的墓地,黄氏族人心中最后一点信念也熄灭了。
曾经,这个家族集葬式的黄氏祖坟,与黄氏居地的祠堂,是黄家最引以自傲的建筑,是黄氏家族的颜面,也是家族兴旺发达的标志。
在经历变故后,黄氏子孙为保黄氏香火传承,被迫迁居避祸,出让了家族原居的宅基地和祠堂。
变卖宅基地和祠堂纵然令黄氏后辈意难平,但因为祖坟尚在,希望犹在。
黄家的祖坟尚扎根于拾市,就算黄家子孙如今被迫分散各地,也必然是“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就算前几代死了也将狐死首丘。
有先辈们的教训在,后辈们知耻而后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有咸鱼翻身之日,待黄家复兴,必将重返家族的发祥之地。
可如今,祖坟俱毁,先辈连骨灰都找不到半点。
寄托着家族信念的信仰之柱塌了!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老天爷是要绝了黄家啊!”
数个中老年人心中涌上绝望,一股气血冲大脑,当时就头眩眼花,人也站立不住,摔倒在地。
有两人还好,只是摔了个屁股蹲,有两人向后仰,一个往前扑,就那么倒地,然后口鼻里涌出血来。
黄家同族七手八脚的把倒地的人扶起,发现他们口鼻溢血,心中有根弦“嘣”地断裂。
这样的现象,不是脑溢血就是血友病病发。
类似这样的画面,他们已经经历太多。
祖坟皆毁,同族又有人病发,黄家族人心头悲哀至极。
“快下山。”
“打电话叫救护车。”
此刻,黄氏族人再也顾不得悲痛,先顾着活着的人,年青的背上犯病的,或相携相扶,匆匆下山。
黄家打了电话,救护车先一步赶到坟山山脚。
雨后,下山比上山更难。
黄家众人走得慢,下山所花时间与上山用时差不多。
到达山脚,黄家众人将犯病的族人送上救护车,有几个人坐救护车帮着照看同族,其他人开车跟在后面。
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问过家属有关病人的病史,知晓家族有血友病病史,也提前通知医院做好相应的救治措施。
救护车返回医院,等着的医护人员将病人从救护车上转移下来,立即送去急救室。
经过一番初步救治,有两人转危为安,再送去做进一步检查。
另一人仍旧昏迷,而且口鼻中还在溢血,被送去重症抢救室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