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倩识趣离开,房间内只剩下赵括、秦婉两个人,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一直忙于练兵不可否认这段时间和秦婉相见的时间很少,看到秦婉眼中的疲惫与忧伤心里泛起一阵苦涩,“我们之间难道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话?”

秦婉再次抬头,迎上赵括的目光,依然还是那样炽烈,令人不敢正视,犹豫一下,“今天是家父的忌日,所以早早出去祭拜一下!”

“伯父的忌日!”

“三年之忌!”

赵括叹口气终于明白为什么一直坚强的秦婉偷偷哭泣,必然是对亲人的眷恋,加上一直积压在心底的仇恨,恶贼秦玉不死,秦婉的脸上必然无法露出笑容。

“准备一下立刻入齐。”

秦婉猛然抬头整个人愣在那,“入齐?”

赵括点头,脸上露出笑意,“还记得赵括曾经答应过你的事?秦姑娘的仇就是赵括的仇,入齐击杀秦玉,为伯父报仇雪恨。”

秦婉摇头,“公子是赵人,其中牵连太多,绝对不能轻易入齐,秦玉身边高手不少,一旦警觉岂不是陷公子与危境,秦婉的仇算不得什么。”

赵括摇头,“要等多久?齐、赵暂时无战事,即便能够吞并齐国,秦玉完全有能力逃到燕国或者秦国,最好的办法就是悄悄潜入,伺机除掉秦玉。”

“不行,这样太危险,秦婉不答应!”

“相信我,可以做到!”赵括上前,抓住秦婉的手,秦婉忍不住身体一颤,针扎在手指上,没有挣脱,赵括低头,受伤的手指直接含在嘴里,秦婉顿时两腮绯红。

“哎呦,晃到眼睛了!”

赵母吃过早饭闲来无事来找秦婉,娘俩投缘,门开着,迈步进入,不想看到的是眼前的一幕,手挡住眼睛,忍不住透过手指的缝隙看上几眼,心里更是欢喜。

“娘,您来了!”

“年纪大了,就是不懂得情趣,早不来晚不来的偏偏这个时候来,婉儿别在意,娘老眼昏花,什么也没看见!”

“夫人,婉儿只是刺到手指,所以公子才会紧张。”

“娘是过来人。”说完手掌在赵括身上拍了一下,“臭小子,没枉费娘一片苦心,如今好了,终于受得云开见日明,选个日子把事办了,好早点抱孙子!”

“娘,括儿要出门。”

“出门,去哪?”

“齐国!”

“去齐国?齐国山高路远,去那么远的地方做什么?”赵母听到儿子要去齐国脸上笑意顿时凝住,多半想起当年夫君赵奢带着长子赵平前往齐国的往事,两人去一人回,长子赵平死在马贼之手,即便连尸体都没有找到,儿是娘身上的肉,如何能不心疼。

“夫人,还是劝劝公子,秦婉的仇算不得什么。”

“括儿,这件事考虑好了?”

赵括点头,“娘,括儿答应你,一定安安全全回来,给您老多生几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

赵母叹口气,“你也长大了,做了将军,同样懂得担当,娘是妇道人家,只想守着自己的夫君、孩子还有这个家,这件事不是小事,还是去和你爹商量一下。”

“知道了,娘!”赵括答应一声,有些事在去齐国之前必然办妥才行,尤其是新军,刚刚有了一些眉目,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包括兵器、护甲、训练、军纪、模式,相比秦婉的忧伤这一切根本不重要。

赵母想要说些什么,嘴动了一下最终还是停住,叹了口气转身走出,父子两个都是一样的倔脾气,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公子!”赵括转身,秦婉目光之中带着几分闪烁,“如果有一天公子发现婉儿并非公子心中所想的那样,会不会怪婉儿!”

“秦姑娘为什么这么说。”

“只是做个假设。”

“不会,永远不会。”赵括说完迈步上前,房门开着,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进入书房,脚步声传来,都尉赵奢抬头,见是赵括从门外进入,秦婉低着头跟在身后,“括儿回来了,新军那边情形如何?”

“日夜加紧训练,想要形成战力还要经过战场上的历练才行!”

赵奢点头,“赵国兵士人数上虽少于秦国,唯一能够占据优势的便是骑兵与弓箭,这些同样是赵人最引以为傲的东西,你是新军的首领,想要做些什么为父不便过问,只是记得绝对不能丢了赵人的脸面,秦国一力攻打近邻韩国、楚国,一旦韩、楚覆灭,秦、赵之间难免一战,括儿对此事如何看?”

“以彼之强对敌之短,避其锋芒,未雨绸缪!”

赵奢点头,“这样讲倒是有些道理,想要做到未雨绸缪确是很难!”

赵括来到近前,用手一指挂在墙上的战图,“秦、赵之争必然发生在这里!”

赵奢转身,神情凝重,看罢不由得手捋胡须哈哈大笑,“长平归属韩国上黨,秦、赵之争如何会在这里发生!”赵括并不急于反驳,总不能说自己来自后世,长平之战败给白起导致赵国灭亡,那样岂不是太过儿戏。

“父亲且看,秦国势强,近邻楚、魏、韩,韩实力最弱,楚国疆域广阔,人口远在魏、韩之上,一旦秦国兴兵一时之间必然无法彻底吞并楚国,魏国与韩国近邻,唇亡齿寒彼此呼应,只有先灭韩,才能挥师南下灭魏,以大王的睿智必然不会令秦国阴谋得逞,两军交战之地必然是这里!”

赵括说完用手比划一下长平所处的方位,长平地势险要,三山一水,赵奢眉头深锁,虽然听着有些不切实际,一旦赵国扩张领土,首选必然是韩国,魏国与赵国有旧,信陵君从中周旋,赵最大的对手是秦,秦昭王接连派出猛将攻打楚国,始终不肯深入,必然有所担心,一旦楚国畏惧,下一个轮到的必然是韩国,那样秦赵相接便是这里,难道最后决战的地方真是长平不成。

赵奢咳嗽一声,“括儿,难道去过长平?”

赵括摇头,“从未去过,不过是分析战局而已!”

赵奢点头,“决胜于千里之外本是主将应该具备的才能,只是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事瞬息百变最忌空谈。”

赵括笑道:“是否空谈父亲日后便知,孩儿这次前来是向父亲请辞!”

“请辞?莫非是要出远门?”

赵括点头,“虽然还没有选定离开的日期,孩儿决定暂时离开赵国前往齐国。”

“齐国!齐相田单与为父有些交情,这便写下书信代为照顾。”

“父亲大可不必,括儿此去并不想惊动任何人,办完事立刻回归邯郸,新军训练要紧,不想耽搁太多。”

赵奢点头,“既然如此为父也不强求,若事不可强出头,凡事三思而后行。”

赵括一一答允,赵奢转身,弯身打开箱子,双手捧出一把长剑,从剑柄上雕刻的金色花纹可以看出必然是一把好剑。

“这把是先王所赐烈阳剑,锋利无比,为父一直不舍得用,如今送与我儿防身之用。”

赵括双手接过,从剑柄之上传出一股温热,不愧有烈阳剑之称,必然是由奇石所打造,“孩儿谢过父亲。”

“去吧,既然决定的事就放手去做。”

赵括转身走出书房,赵奢来到近前,目光落在长平之地,手捋胡须眉头深锁,赵括所说未尝没有道理,一旦秦国攻韩,赵国必然兴兵,到时候难免中途相遇,难道真是这里不成,真是奇,以括儿的阅历如何能够猜到,这件事要不要告诉大王,还是算了,一切也只是猜测罢了,秦人未必会犯下这种错误。( )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穿越宁采臣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烟火大唐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秦时实践家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唐之极品皇帝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大官人三杀令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龙魂凤魄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