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知悉兵事者,无不感叹火车的强悍。

博迪醉醺醺喝着酒,然后看着坐在身边的俺答神情很紧张,不由得哈哈一笑:“你看你,害怕什么?你不是已经决定留在大明了吗?要担心和害怕的,是吉囊才对。”

俺答抿着唇,不疾不徐说:“不是谁都跟你一样,能做到这般……”

“时间久了,你也就习惯了。”博迪朝着身后靠,真皮沙发,柔软贴身,让他很舒服:“打仗的方式变了。骑兵在战场的优势,会因为铁路而衰弱很多,但远还没达到能被完全替代的地步。

大明现在还在满世界找可以练兵的地方,想要磨合出适合的战术。

但毕竟大明才刚刚起步。一切都还有时间。

如果我是你,一定不会劝吉囊不跟大明打一仗,相反,这一仗一定要打。

大明不会灭了吉囊,因为你我这些蒙古王公需要吉囊被打跑,然后产生畏惧,放弃外藩王、公的位置,甚至改换姓氏。

吉囊跑了,大明更强了,二皇子的位置,对于所有蒙人王公而言,就越发的重要。”

“可是……皇位对于……”

“谋一代难,那就谋两代,谋三代,甚至谋皇长子的第四代乃至第五代。大华夏族身份摆着,如果我们能融进来,有几代姑娘嫁了皇室,一样能获得彼此的好感。所以,你得安排,选一些蒙人将官,不用高门大户,小门小户就行。给他们培养子弟和后代闺女。

然后按照大明的游戏规则,积极融入。

我观察过,先帝弘治爷,娶的太后,便是秀才家庭出生。

这背后,是大明的士绅团队操纵的结果。

而这一代,大明的夏皇后的父亲,也是读书人出身,不过好在于正德十年病逝。

所以,按照大明现在国内的争斗激烈程度,夏皇后那边,应该会有很多残余的读书人会出手。最近听闻,夏氏的哥哥夏臣,请了自家夫人入朝,希望皇后帮忙,给他哥哥谋个未来。

同时呢,也有官员,对皇长子开蒙的事情,提出异议。

不希望皇长子的开蒙由皇帝带着,而是想要走老路,联合后宫,影响后嗣培养。

另外,你那外甥土壕儿,现在被张太后箍着管着,接触的都是文人。

你猜,这符不符合皇帝的利益?”

博迪看似醉眼朦胧,但这话却让俺答脊背生寒:“你是说,文臣想要通过干涉继承人的选择,从而影响未来的朝局?”

“嗯……我这段时间接触了不少读书人,有些郁郁不得志的跑到承德,成为我的门客。他们与我分析大明朝局,结果越分析,越清楚。从宪宗开始,文官彻底压不住了。宪宗当年想要换了弘治爷,但文官倾力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而伴随着弘治爷被立为嗣后娶了读书人出身的太后,宪宗一病之后,就被抓紧时间弄没了。

虽然大逆不道,但咱们是蒙人,可以说这话。

知道现在为什么文臣不敢直接更迭陛下吗?核心就在这里,皇次子是蒙人,关外是镇国府在管,当朝群臣的利益,已经被替换到了北地。

所以,谁能守住北方,谁能安抚蒙人不祸害他们的利益,谁就是下一个君主。

因此,下一个皇帝,必须有军队的支持。

但文官们还是不想就此放弃他们的特权,皇帝也需要文官和军队斗而不破,才能更好平衡朝局。

总之,人心都是不足的,吃了这么多,就想要更多。

于是,他们就想着,继续走老路。

文臣跟后宫合流,干涉下一个君主的培养,从而继续把控权力。

而现在,皇帝就面临这个问题,他需要一个帮助他平衡各方利益的人。”

博迪看向俺答:“你小子这段时间一直办诗会,到处招揽人才,这种行为,文官已经弹劾你不知多少次了。但你屁事没有,知道原因吗?”

俺答张了张嘴,随后点了点头。

他能没事,必然是皇帝留中不发。

但更重要的是,皇帝认为他可以成为平衡朝局的棋子。

毕竟他是皇次子的舅舅,并且还是蒙人,还是个读书写字都跟汉人无异的蒙人,只要未来能在朝堂崭露头角,或许……

“皇长子、皇次子,不管谁即位,都绕不开一点,那就是皇帝究竟能集权到什么程度。

现下时局:武将势力虽然重新得到了伸张,但还是不够强。文臣实力虽然被陛下重创,但还是不够弱。

所以,大明朝堂的牌局,已经进入了第二轮的争斗。

陛下要用西征,彻底将武将的地位拉到与文臣齐平。

文臣不会坐以待毙,但又害怕北方出问题,影响他们未来的利益,所以他们那群斗心眼的老不修,已经选择将宝压在皇长子开蒙身上。

但陛下,已经在后宫定了基调。

所有皇子的教育,将采用平民化教育,未来还要从军,必须进行文武双全式的培养。”

“可是……这种宝会不会……”

“还有秘密立储。”博迪打断了俺答的胡思乱想,“没人敢去赌那个位置,最后会是谁坐。至少皇帝用第一张圣旨,已经告诉了所有朝臣,别以为干掉他就能扭转更迭朝政。

毕竟第一张写的是郕王,谁知道这一张是不是写郕王?一式两份,一份在左右,一份在乾清宫匾额下。

这个赌,不到走投无路,没人犯傻。

不然,你难道不怕为了谁做嫁衣?”

俺答没话说了。

秘密立储的威慑力就在这里,更何况赌不起。

皇帝太狠了!

“因此呢,整个大明的朝堂,都陷入了默契,大家努力干活,皇帝给他们名利恩赏。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就说明皇帝已经做到了能将力气往一处去了。

但还是不够,皇帝所图甚大,他未来想要开疆拓土,想要封藩四方,这一切都需要集权。

而且,他还定了蓝本,定了计划,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的愿景,你都能看到和接触的。

活着、温饱、小康、大同。

他在更迭大明儒生浑浑噩噩的空谈,他要用他的哲思,引领整个国家走出历史的怪圈。

他,想要当千古一帝,比肩周成秦皇,媲美汉武唐宗。

而想要做成这一切,就要彻底更新整个社会对于国家的组成认知。

这一步很凶险,一步走错就会被反噬,所以需要引入外来力量。

但这个外来力量,必须是靠拢大明和皇室的被征服者。

你、我、阿赤赖、女真人、吐蕃人、羌人、苗人、壮人等等非传统汉人势力。

我们的加入,是平衡汉人的砝码,同时也是新鲜血液。

我们会被汉化,会在时间的推移之下,一步步与他们变成一个真正的族群。

而在此之前,我们只有少数几个能身居高位,成为靶子。

但换来的将会是无尽的利益。

我们要融入大明,就需要成为皇帝的筹码,只有这样,才能用最短时间不被排斥,成为牌桌上的一员。至于融入的方式。”

博迪看了一眼俺答:“你年纪也到了,过几天请皇帝给你请门婚事。我的建议是,娶宗室女。”

“宗室女?”俺答一愣,“这……皇帝左右也没姐妹……”

“谁让你盯着公主去的?娶旁系,县主、县君都可以。

关键要的是个态度。现在时局不一样了,以前你娶宗室女,可能还会被盯着,但现在你娶个宗室女,正好可以提请放弃自己绥靖公身份,以驸马少尉的身份入朝为官。

皇帝不会这么折辱你,他会将你的土地转移到海外,留给你儿孙去安排。

当然,皇帝有可能会帮你娶个县主,驸马中尉的身份,起点也更高,也更符合你郡公的身份。”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