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坤宁宫,朱厚照站在台阶上,抬头看着昏黄的天空,长出一口气。
“来人!”
“陛下!”
“送太后去佛堂,从此常伴青灯古佛,诵经赎罪!”
到最后,朱厚照也没有对张太后下杀手,哪怕他心中恨不得杀了对方,但毕竟是他的母亲,他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
只能将其软禁在佛堂,从此以后,两不相见!
这话刚说完,朱厚照就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直挺挺朝后倒下。
“陛下!陛下!”
张永面色大变,险而又险扶住了朱厚照。
“张永,朕…好累!”
朱厚照看着张永,话音未落,便眼前一黑。
“陛下!陛下!”
……
张太后的娘家虽然因为朱厚照的打压,威风不再,相比于弘治朝‘低调’了许多,但在普通人和普通官员的眼中依然是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
这一切都是因为太后还活着。
有太后庇佑,张家再怎么差,那也比很多官员要强。
是羡慕不来的存在。
这个时候,京师的百姓刚吃完晚饭,在街上闲逛,溜达消食,小商贩也摆好摊,吆喝着招揽生意。
就在这时,一队全副武装的锦衣卫出现在了街上,凶神恶煞,街上的百姓面色大变,纷纷让开位置。
待锦衣卫经过之后,百姓才敢小声讨论。
“这些锦衣卫杀气腾腾的,是要干什么去?”
“谁知道呢,或许是有人的得罪了这些家伙了吧!”
“要不要跟上去看看?”
“不怕死的话那你就去吧!”
“那还是算了吧!”
“被他们盯上,可没什么好下场!”
锦衣卫一路上没少吸引目光,就连下班在街上消遣的官员也被吸引了目光。
“这个方向是寿宁侯府和建昌伯府啊!”
“这是要出大事啊!”
注意到锦衣卫动作的官员面色微变,也顾不得继续逛街了,拔腿便去上司的家中,汇报情况。
这次锦衣卫的出动,实在是太突然了。
皇帝到底是要做什么?
…
“停!”
“包围寿宁侯府和建昌伯府,一只苍蝇也不许放出去!”
“是!”
朱厚照虽然削了两个舅舅的爵位,但还是从他们的子嗣中选人继承了爵位。
门口的家丁见到锦衣卫包围了府邸,没有一点害怕,反而指着对方喝问:“是谁让你们来的?”
“你们难道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太后娘娘可是我们侯爷的姑姑,小心我们侯爷去找太后娘娘告你们!”
“现在退去还来得及!”
带队的锦衣卫指挥使钱宁见状,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容。
张家的人之所以敢嚣张跋扈,就是仗着有皇太后撑腰。
这些年虽然收敛了不少,但现在看来,狗改不了吃史。
一个看门的,就敢指着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威胁。
是真当他拿不动刀吗?
只见钱宁缓缓上前,朝着那看门的家丁笑了笑,随即便见寒光一闪,一条手臂直接掉落在了地上。
紧跟着那家丁便发出了惨叫声。
“当看门狗就要有当看门狗的觉悟!”
钱宁看着对方,撇撇嘴,满是不屑。
“冲!”
钱宁下令。
随即,一众锦衣卫便直接从大门冲了进去。
门口的动静传进了府中。
管家正要查看情况,就被出现在面前的锦衣卫剁了脑袋。
很快前院中便响起了惊恐的叫声。
寿宁侯张宗说带着人走了出来。
他看到地面上的尸体,瞳孔一缩。
随即目光转移到钱宁的身上。
“钱都堂,不知我寿宁侯府是哪里得罪您了?”
“若是有什么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张宗说说道。
他心底已经打定主意,安抚好钱宁后,就进宫去找姑姑张太后告状。
他要让钱宁付出代价。
敢到他寿宁侯府杀人,真当他是泥捏的吗?
“侯爷,没有误会,在下是奉陛下的旨意,对张家抄家灭族!”
钱宁笑了笑,缓缓说出残忍的话。
“不可能,我和陛下是表兄弟,肯定是你这贼子假传旨意!”张宗说面色一变,指着钱宁怒喝。
“我要进宫,我要见陛下!”
说完,张宗说就要向外面走去。
“抱歉,侯爷,你没有机会了!”
钱宁示意身旁的两名锦衣卫拦住对方。
“钱宁,你要做什么?”
“我张家乃是皇亲国戚,不是你能动的,识相的话,赶紧离开!”
“侯爷,到现在,你都还没有认清现实啊!”
“不是我要动你们,是你们自己不识好歹,惹怒了陛下!”
说到这里,钱宁也懒得继续解释了。
而是看着张家众人,大声道:
“传陛下旨意,张家抢占民田、私贩盐引、截留漕粮、聚敛白银逾数百万两。
纵容家奴横行京师,强抢民女,冲击吏部衙门。
张鹤龄偷戴皇帝御冠,杨言‘吾冠与天子孰美’,张延龄秽乱宫闱,十恶不赦,罪不容恕,令锦衣卫抄家灭族!”
钱宁宣判完,张家众人的脸色肉眼可见的慌乱恐惧起来。
“钱…钱都堂,这里面肯定有误会!”
张宗说说道。
钱宁没有搭理对方,只是冷冷一笑。
随即挥手喝道:“杀,一个不留!”
收到命令的锦衣卫不再耽搁,直接冲进了人群中,大开杀戒。
“救命,救命!”
“不要杀我!”
“饶命!”
“啊!!”
在弘治朝嚣张跋扈的张家总算是迎来了末日。
惊叫声,惨叫声,求饶声等声音在张家上空响起。
随后没多长时间,血腥味也弥漫在了张家上空。
收到消息的官员,震惊不已。
“皇帝发疯了!”
说了屠全族,就屠全族。
除了张家在京师的族人,老家那边也派了锦衣卫去。
就连被流放到辽东的张鹤龄兄弟,也有锦衣卫去。
没死的,就送他一程,死了的,挖坟鞭尸。
这一晚,注定不会平静。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睡不着觉。
张家满门被杀,而且还是皇帝亲自下令,连审判的过程都没有,这在整个大明的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要知道,张家可是当朝太后的娘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