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雨,似乎变得大了。

雨滴敲打屋檐,发出啪啪声响,在庭院中回荡。

陈子昂露出茫然之色,看着顺着屋脊流淌下来的雨幕,久久没有做出回答。

他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他陈子昂,少年习武,也曾是射洪一霸。后来听从了郑三娘的劝说,弃武习文,凭借天资聪颖,最终得以高中状元。

那时候的他,满腔热血,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可奈何生不逢时,虽有一腔抱负,但最终也只不过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说实话,他从政多年,并未做出太多的政绩。

文坛上的名声?

说实话,陈子昂并不看重。

那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而已,他其实心里面很清楚,那名望在仕途究竟有多大用处。

这是一个处处讲求人脉和关系的时代。

事实上,纵观千年,这一点似乎一直没有变化。

哪怕科举取士,也是如此。读书人喜欢依附权贵,哪怕门阀已不复魏晋时的崇高地位,可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想要身居高位也很困难。陈子昂,更是深受其害。

如果他双腿健全,一定会毫不犹豫向杨守文提出诉求。

可现在……

他一没有子嗣,二没有了希望,以后该如何是好?

陈子昂想到这里,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他看了看杨守文,突然道:“青之,你很看重孙处玄吗?”

杨守文一怔,旋即道:“有才而愿用事者,可遇而不可求;有才而不愿用事者,我不欲也。无才又不愿用事者,多如过江之鲫。孙长史有才,又愿用事,我怎能不看重?”

陈子昂道:“孙处玄此人,确有才华。

然则因段简一事,此生于仕途已无缘。青之既然属意此人,也是他的福气……既然如此,我倒是有一计策,可是孙处玄走投无路,最终投效青之,不知青之意下如何?”

“是何计策?”

“这,青之勿问,我自有主张。”

陈子昂说完,便笑而不语。

他神色沉静,全无当日在虎谷山小须弥寺相见时,那种浮躁之气。

杨守文的眼睛不自觉眯缝起来,他突然发现,眼前的陈子昂,确变得有些高深莫测。

苦难啊,有时候真的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

当然,若非不得已,谁也不愿意去接受那苦难罢了……

+++++++++++++++++++++++++++++++

和陈子昂聊到很晚,两人才分开。

杨守文先去探望了李裹儿,见她睡下之后,又去看了幼娘,并且陪着幼娘说了一阵子话,哄着她睡着。

倒也不是他厚此薄彼,而是幼娘太过孤单。

在这陈府之中,她谁也不认识,除了杨守文之外,似乎也只有四只獒犬陪伴身边。

老牛头倒是和她关系亲密,却因为地位太低,进不得内宅。

所以,杨守文只能给予她更多的关心,也算是对这三年来,幼娘流落江湖的一种补偿。

当然了,幼娘也很满足。

只要能够在杨守文身边,她就开心的不得了……

第二天一早,李清派人前来,请杨守文前去商议军务。

不过杨守文却用身体不适为借口,婉拒了李清的邀请。他不想在梓州掺和的太多,左右已经准备离去,又何必跑去凑热闹?李清请他前去,是因为当日在渡口,杨守文曾救过他,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可实际上呢?他是否愿意杨守文前往,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杨守文也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人家对他尊重,他却不愿蹬鼻子上脸。

更何况,他今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兕子哥哥,真不用我陪你去吗?”

在杨守文出门的时候,幼娘拉着他的手问道。

杨守文笑着摇摇头,拍了拍她的小脑袋瓜,轻声道:“在家好生陪伴裹儿,不许胡闹。

等我处理完了这边的事情,咱们就返回洛阳。”

幼娘闻听,乖巧的答应。

杨守文走出陈府,和明秀相视一笑,搬鞍认镫,跨坐马上。

两个人旋即纵马行出坊市,直奔射洪县城的城门而去。今日在城门值守的,是苏长史,他和杨守文是旧识,所以也没有拦阻,便直接打开了哨卡,放他们出城。

出射洪后,两人便向西而行。

约十余里,只见一座形如马鞍一般的山峰,横在前方。

山名金华山,因山中有一座金华观而得名。相传,东晋时期有方士陈勋来此结庐,修道求仙。到南朝梁武帝时期,便敕令在山中修建了一座规模极为宏大的道观。

“想当年,陈子昂就曾在这里读书。”

明秀勒住马,手指金华山笑道:“我问过梁九,他对我说,当年的陈子昂,是射洪一霸。后来不知怎地受了刺激,便弃武从文,并且在这金华观中苦读十载……”

“这,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杨守文笑着回答,一边打量着眼前的景色。

金华山前山是主峰,山脚下有一座百尺桥,桥头还有一块石碑,上面雕刻有字迹。

杨守文下马走上前,就见那石碑上写着: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的诗句。

“这是陈子昂的《登金华》,前面这百尺桥,也就是因为诗中那句‘虹飞百尺桥’而得名。

咱们就牵马步行,过此桥后,便是金华观。

赵太宾言金华观的斋饭乃射洪一绝,我也听人说过,今日正好可以一探究竟。”

“怕不是赵太宾要求,而是四郎你嘴馋了。”

“哈哈哈,知我者,青之也。”

明秀笑罢,话锋却突然一转,轻声道:“赵太宾此人淡泊名利,想要说服他并不容易。

青之,你可有腹案?”

杨守文眉头一蹙,摇摇头道:“确未有腹案,不过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昨夜和陈子昂一番畅谈,让他有了一些想法。

赵蕤虽才情高绝,若桀骜不驯,不愿低头,他也不会勉强。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与其逼迫赵蕤,倒不如让他踏实写完了长短经,过他的隐士生活去吧。杨守文可不希望千辛万苦找来的谋主,变成老子一样的伺候!那样的话,着实没有意义。

两人一边说,一边牵马穿过百尺桥。

过百尺桥,顺左上三十余阶石阶,便到达了金华观的前山门。

一眼望去,层层石阶直上山头,两旁古柏森森,云环雾绕,颇有几分世外仙山的韵味。

而山门外,有道童等候。

见杨守文两人前来,道童迈步上前,稽首道:“无量太乙救难天尊,敢问可是杨、明两位居士?”

“正是。”

“东岩子师叔命小道在此等候两位大驾光临。

师叔在后山设下酒宴,请两位居士随小道来吧……”

赵蕤早年间入道,道号东岩子。

他在巴蜀地区的道门中,颇有些名望,故而这小道童称呼他做‘师叔’也不足为奇。

杨守文两人把马匹交给了小道童,就见那道童招手,又有几个火居道士上来,接过缰绳。道童旋即在前面领路,杨守文和明秀则跟在他身后,循着石阶缓缓而行。

那石阶长短不一,颇有些陡峭。

而道童行进间,却如履平地,丝毫不见吃力,显然也是有功夫在身。

他一边带路,一边与杨守文两人介绍沿途的风景。虽说他带着些许口音,却足以让杨守文和明秀听得明白。

“太宾先生倒是好安逸,居然选了如此风景,真高士也。”

明秀被沿途风景所吸引,一路赞叹不已。

三人穿过祖师殿后,则侧门出道观,来到后山。

远远的,就见一幢茅屋建在山顶。在茅屋前,建有一座四方亭,赵蕤一身道装,便端坐在那四方亭内……(未完待续。)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穿越宁采臣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烟火大唐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秦时实践家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唐之极品皇帝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大官人三杀令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龙魂凤魄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贞观大闲人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