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小西见状,轻咳一声,将偷偷藏着的一壶酒给他。
“不能喝酒,父王说我还小,不能沾酒的,喝了脑子会变笨。”
裴小西“嗤”了一声,自己拿起酒壶对着嘴喝了起来,还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就是连他也没有想到这蛊草的威力比起在寮国的那一株还要厉害,竟然吃下解药后他们睡了这么久才醒。
要不是人叫不醒,那边吊唁的人又要来了,嫂子也不会听了他的主意给父子二人画了个死人妆。
想到这儿,裴小西猛的惊起,他倒是忘了,三百到底不太显眼,没有放在正灵堂,他怕孩子半夜醒来跑去找石老头,就提前一步将人带来这西院了,可裴小西也忘了一事,正灵堂里还有三哥在呢,守灵的是二嫂。
可千万莫把二嫂给吓死了。
裴小西做为神医,竟也无法估计新鲜采摘的蛊草有多大的威力,所以他们什么时候能醒,还真不好说,好在不是在那些人吊唁时醒来。
裴小西交代石三百不准乱跑,不然跑出去吓了人,同时还将消息传了出去,随小西一跃而下来到院中,快步往前院去了。
灵堂里,任荣长扶着母亲的棺木一脸的不可置信,他昏睡后,母亲怎么没了,定是因为他的冲动鲁莽跑去魏府行刺,反而中了对方的毒,气死了母亲。
任荣长懊悔,扶在棺木前自责,眼眶通红,恨不能时光能倒流,那样的话他一定会听媳妇的话,不再冲动。
媳妇?
一想到媳妇,任荣长有些慌张起来,可别因此也将媳妇给气死了,这样的话他活着还有何意义?
任荣长勉强起身,这才看到倒在地上的二嫂,以及睡着了的谷雨。
半夜三更的,为何只有二嫂在守灵,他媳妇呢?他媳妇当真被他气死了?
几日只吃着流食的任荣长,这会儿往前走了几步就差点儿摔倒了,好在有功夫底子,又扶住了。
裴小西赶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万分庆幸三哥还没有跑出灵堂,不然太吓人了,府里的下人可受不住。
尤其还有三嫂的计划,更不能泄露半点的。
任荣长看到了小西,立即问道:“我媳妇呢?”
果然一醒来只记得媳妇。
裴小西连忙解释安抚:“三嫂有事不能来灵堂,她人没事儿,你莫担心。”
任荣长哪信他的话,他太难过了,母亲没了,媳妇还不在身边,府上出了这么大的事,岂能安心。
裴小西根本拦不住任荣长,他要往外走,他除了要见媳妇,他还要见父亲,母亲没了,父亲可要怎么办?
裴小西没办法,又见地上吓晕过去的二嫂,好言安抚:“我带你找他们去,但不能走正门。”
好在任荣长还有理智,他听了小西的话跟着从窗户翻出去的。
宋九和小叔子在书房里商议着这一趟行程,宋九更是想到了以后自己在岭南时要怎么给云州支援。
说到这个,两人都想到了马帮。
马帮不仅能在各国行商,更是替吴越国赚下了不少银钱,而且吴越国最重要的情报收集来源也是马帮。
神机营的密探院缺的就是这个。
所以若是他们也能借此机会在岭南组建一支商队,借着商队的名义来运送粮草,到那时哪还处处受户部之制衡,兵部之牵制。
荣义自然是支持大嫂所想的,而且岭南通道中原,又重新建立起海夷队,与周边诸多国家贸易往来,于公于私,这一支商队的建立都很重要。
若是有了这一支商队,便能垄断那些世族门阀在岭南贸易上获利,所以眼下他们举家搬去岭南是最好的时机。
皇上今日也有了口谕,着护国夫人去往岭南是要给朝廷举贤荐能、监察地方官吏的,而给予的这个权力,足够让嫂子在岭南站稳脚跟,将岭南的贸易拿捏在手中。
两人正商量得起劲,突然书房的窗户外传来一阵冷风,宋九还没有反应过来,人就落入一个温暖结实的怀抱中。
闻到丈夫身上熟悉的味道,宋九的眼眶里忍不住冒出眼泪来。
这两日周旋在这些吊唁的人当中,又还要主持大局,根本没有时间悲伤,如今还能平静地站在这书房与小叔子商议,任着的是肩上的责任。
宋九本能的环抱住那结实的腰身,将头埋在丈夫的胸口,努力将眼泪抹去,不想人看到她的脆弱。
进来书房的果然是任荣长,他的眼里只有媳妇,便是一旁的弟弟,似乎也没有看到,这会儿抱着媳妇,心头一安,也忍不住将媳妇抱紧在怀里,舍不得放开了。
小叔子荣义开始还吓了一跳,这会儿看着抱紧在一起的夫妻二人,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安心的笑来,这几日可算是有桩欢喜的事情。
荣义看了一眼窗外一脸担忧深怕人察觉到书房里动静的小西,于是也不再在书房里待了,与嫂子商议的事差不多了,之后的事只能见机行事。
荣义从书房里出来,就见小西将里头的两人交给他,还说他得回灵堂一趟,还有二嫂晕在那儿,这会儿怕是醒了,还说二嫂心思单纯,怕二嫂再次看到空了的木棺又吓一跳。
荣义抬了抬手,看着他快步而去,而荣义却是坐在轮椅中,守在廊下,看着安静地院子,心头想着神机营里的事情。
灵堂里,杨冬花悠然转醒,人还有些懵,眼角余光便瞥见了落在地上的棺盖,脸色立即变得煞白,死去的记忆瞬间袭来,杨冬花吓得发抖。
好在小西赶来得及时,见到二嫂这模样,连忙“嘘”了一口,小声解释:“二嫂,一切都是误会,你莫怕,我跟我细说。”
杨冬花看到小西,心头一安,抖着身子,手却本能的将谷雨护在怀里,生怕惊动了孩子。
裴小西看向院外守着的府卫没有什么动静,这就来到杨冬花的身边,仔细讲起经历,听得杨冬花是一愣一愣的。
天亮了,万物苏醒,玄阳城里还像往日般热闹。
贤王府外更是围观了不少百姓。
今日正是王府出丧,扶灵南下的时候。
京都百姓都听说了,贤王没了,皇上竟然没有让他葬入皇陵,反而与他的养母裴氏扶灵归乡,这事上争议不少,有人背地里骂皇上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