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霜华峰云华真尊座下二弟子,顾流桑,今日前来传道堂为大家授课,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悠扬柔婉的声音带着一些微不可察地颤动,掉在众人耳畔,荡起心湖点点涟漪。
第一句说出,剩下的话便是顺理成章了起来,她吐语如珠,声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动听至极。
“今日主讲《太衍长生诀》,修仙者,修的是命,更是性,命可强,性难改;引气入体,非强夺天地,乃以心印道......”
顾流桑一边讲,一边掐诀,将一个灵幻法球取出,将思绪化作灵动的画面,展示在了众弟子的眼前。
画面之中,一道虚幻的人影浮现,体内的一条条经脉在运行功法时,非常生动形象地呈现......
这个灵幻法球是云华真尊给她的,那时她找云华说了她将要在传道堂讲课一事,云华真尊就将自己的授课经验传授给她了,并且还为她准备了这个灵幻法球......
灵幻法球不仅能将她心中所想化为灵动的画面,而且能够提前录入她要讲的内容,是一件功能齐全的灵器。
一堂课下来,顾流桑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了一个时辰,大家都听得很认真,特别是在灵幻法球上生动地演绎了修行的画面,往日里不懂的都得到了解惑,收获不可谓不大。
她记得云华真君说的授课流程,讲师先将内容讲完,接着留出一些时间给弟子们自由提问。
接着就到了弟子提问的阶段了。
想到此,顾流桑扫视了一圈听课的弟子道:“尔等皆为入道修行之人,为太行宗弟子,今日我来此,为众人传道解惑,尔等若有疑问,尽可畅所欲言,不必顾忌。”
语毕,堂下静默一片,稍许有人对望,而后私语。
古梦柏直接抬头看向面容严肃的顾流桑,心想一别多年,这位顾师妹...哦不,对方修为已经高于自己了, 该称顾真人,真是愈见风华,真是教人念念不忘,只是这位顾真人忒宅了点,难以约出来,想要见上一面,真是难得很。
好半晌都没人提问,顾流桑虽面色严肃,但是心里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不多时,古梦柏直接出例,站了起来,微笑道:“顾真人,我有一事不明。”
顾流桑望去,松了一口气,见古梦柏这么给面子,露出了一个微笑,抬手道:“请讲。”
“我自修道以来,对情之一字却偶有迷惑。”印象中慵懒略带魅惑的声音悠悠响起,目光专注地落在顾流桑身上,恰到好处地撩拨了众人的情绪。
话音刚落,满堂皆静,大家都用八卦的目光打量着站着的二人。
顾流桑眉心一跳,古梦柏,你是专门来砸场子的吗?!
“情与道该如何决择?人有七情六欲,凡人修仙,是为长生,长生则苦难尽,乐无穷,然道法清净,讲究无欲无求,便是要抛弃人之情,但人能有情才长乐,有欲才有源力,即如此,何乐之有?所求为何?”他顿了顿,接着说,丝毫不管众人的目光,风眸潋滟,眉梢眼角间满是戏谑,一副专门等着看她笑话的欠揍模样。
“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恶、欲七种与生俱来的情感。”
“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对应:色、声、香、味、触、法。”
“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在乎于度。”
“对于修真者来说七情六欲,抛却不去则心生魔,魔生执念,实乃天地之害,反之若道心坚强清心寡欲则苦乐皆为虚妄。”
对于古梦柏的提问,顾流桑没有直言对错,而是将七情六欲的根本之源缓缓道来。
她话音刚落,坐在第三排的一筑基期弟子站起来问道:“即是人与生俱来的情,然完全摒弃人这与生具来的七情六欲,绝情绝性,视万物为刍狗,对否?”
暗自关注着她讲课的云华真尊也在心中问自己,此时他竟然有些期待爱徒地回答。
顾流桑摇了摇头道:“凡事,过犹不及。”
“听闻顾真人乃是云华真尊的亲传弟子?”倒数第二排的一位金丹期弟子在刚才那名弟子问完后,直接站了起来。
“正是。”顾流桑大方点头。
那倒数第二排的弟子接着道:“听闻云华真尊修的是太上忘情道,做为真尊的弟子,顾真人可否为我等讲讲这太上忘情道?”
“可,”顾流桑点头,没想到这堂公开课还有不少弟子过来蹭课,这明明就是针对低阶弟子的公开课呀,那么一大群筑基期弟子和金丹期弟子来凑什么热闹?!
虽然心中很想吐槽,但是顾流桑还是很有敬业精神的。
“师尊修的太上忘情道博大精深,做为师尊的弟子也略知一二,既然众位想听,那我便粗浅地讲讲。”顾流桑虽然对云华真尊修的太上忘情道不是很了解,但她在蓝星时倒是看过不少与无情道有关的资料,如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讲到的道,就很适合,那就拿出来论一论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忘情亦无为,无为亦无情。然,无情未必是真道,无情之处,亦可生情。”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的是天道至公......”
“太上忘情,非是无情,而是至公。”
“天道至公却蕴含生生之德的本质,至公之心,亦是对众生的大情,于无为中见有情,于至公中怀慈悲之道......”
顾流桑不知道,她这场课上得,让不少长老都侧耳聆听。
云华真尊起初神识不自觉地跟着顾流桑的身影投放在逍遥峰的传道堂上关注一二,直到看到弟子讲起了太上忘情道后,神识就没离开过,而且听得比任何人都专注。
“至公之心,对众生的大情,忘情亦无为,无为亦无情,无情亦有情,于至公中怀慈悲之道,至公即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