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旋风一大早就跟伊万卡开玩笑:“亲爱老婆大人,如果今天有人问我为什么新片预算又超支了,我就说是因为你的柠檬太贵了。”
昨天银行账户又被划去一笔家用,所以才有一大早的调侃。
伊万卡正面向落地窗,晨光透过薄纱窗帘洒在她的金发上,正在跑步机上挥洒香汗,转身翻白眼道:“得了吧,风神大人,你的预算超支从来不是因为我的柠檬,而是你那永远填不满的电影黑洞。”
“总之,我没见过上亿美元的柠檬,真的太黑了。”
“那就别喝了,拿过来,”伊万卡故作抢杯子。
古旋风一个躲闪,笑道:“钱都花了,怎么也得喝个够本。”
“一大早就搞怪,”伊万卡给了个卫生眼,叹气道:“老公啊,听莉莉说,这部电影成本可能会失控,你真的不担心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怎么样都要继续,最多尽力控制一下成本,”古旋风喝一口柠檬,酸甜感传来,打趣的道:“相比于电影超支,你好像花得更狠哦。”
“我那是长期投资,都是优质的固定资产,比投资电影更有保障,”伊万卡也喝口水,继续跑动起来。
“对了,最近有款新短视频社交软件,挺受欢迎的,你该关注一下。”
“什么名字?”
“tiktok”
“什么意思?”古旋风一下子理解不过来。
伊万卡笑道:“终于有你不知道的东西了,这是华夏公司新推出的社交软件,叫抖音,tiktok就是国际版。”
“哦,抖音,tiktok,有点意思,” 古旋风觉得这名字挺有创意。
“好吧,我知道了,先去片场,回来再谈谈柠檬价格的问题。”
“你还来劲了是吧!”
“嘿嘿,娘子莫动气,为夫先撤了。”
望着嘻嘻哈哈离开的家伙,伊万卡努力保持气息平稳。
再说古旋风,坐进车里,就给刘莉莉打电话,让她关注一下tiktok,便没再关心这事,现在《沙丘》拍摄可谓是小心翼翼,举步维艰,拍摄进度十分缓慢。
原着小说中无处不在的\"间接叙述\"问题,赫伯特惯于通过人物对话透露世界观信息,而非直接描述。
比如弗瑞曼人的文化习俗、香料的政治经济学、各大家族的历史恩怨,都是通过宴会交谈、军事会议等场景零碎呈现。
这种文学手法造就作品的真实感与厚重感,却违背电影\"展示而非讲述\"的金科玉律。
需要从中抓取要点,然后组合连贯的内容叙事,还不能让剧情变得拖沓和冗长,要知道剧本转化成影像是有其局限性,需要导演完成最后的具象化呈现,而《沙丘》是古旋风认为最难的一部电影。
今天拍一组弗瑞曼人的\"水之重聚\"仪式,小说中弗瑞曼人对水的崇拜贯穿始终,从眼泪收集到死亡蒸馏,这些细节构成一套完整的生态伦理象征。
电影虽然可以展示这些行为,却难以传达其背后的哲学深度。
开始的时候,古旋风想放弃原着中的\"水之重聚\"仪式,因为这个场景需要大量解说才能被现代观众理解,但最后还是决定加入这个仪式镜头。
当弗雷曼人小心翼翼地收集死者体内每一滴珍贵的水分,当长老庄严宣告\"他的水属于部落\"时,将水资源神圣文明充分体现。
古旋风想重现这一场景,不仅是对厄拉科斯星球极端环境的直观呈现,更是对人类文明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哲学思考。
当一群身着蒸馏服的“弗雷曼人”,在片场汇集一起 举行“水仪式”的时候,现场工作人员都感受到一丝神圣的压迫感,明知道是电影场景,但在现场音乐的烘托渲染的气氛之中,仿佛就是现实中的宗教仪式。
演员们穿着蒸馏服道具,能够清晰看到水分在透明管道中的流动,这种视觉细节强化技术的可信度。
值得注意的是,蒸馏服并非完全密封,其颈部、手腕和脚踝处有可调节的通风口,这种设计平衡保水与散热的需求,体现弗雷曼人对沙漠环境的深刻理解。
身着蒸馏服,也有一道复杂程序:先穿内衬衣,再连接各部位管道,最后系紧外绑带。
这种仪式感将实用技术提升为文化实践,暗示着弗雷曼人将生存技能神圣化的倾向。
不同角色的蒸馏服也有差异,领袖人物的服装装饰有蓝色线条,象征其地位,普通战士的则更为朴素,而女性在腰部有特殊剪裁,兼顾功能性与审美需求。
除蒸馏服外,弗雷曼人在户外活动时必穿的长袍同样具有多重功能,这些长袍采用宽大剪裁,并非为美观,而是创造微气候层,袍内空气流通可以降低体表温度,同时外层布料能够阻挡沙尘和强烈日照。
服装设计师特特别选用粗纹理面料,在特写镜头中能看到织物复杂的编织结构,这种质感暗示弗雷曼人手工纺织的传统。
作为“沙漠居民”头巾的包裹必不可少,但与阿拉伯地区的传统头巾不同,弗雷曼人的头巾包裹技术更加复杂,往往覆盖整个面部,只露出眼睛。
古旋风展现多种包裹样式,战斗时紧密包裹以防沙尘,集会时稍微放松显示身份,哀悼时则完全覆盖。
头巾还有固定的\"沙虫别针\",这些金属装饰物既是实用配件,也象征着与沙虫的神秘联系,别针形状模仿沙虫牙齿,暗示着弗雷曼人对这种神圣生物的敬畏。
其中女性的头巾,常在前额处形成特定褶皱,暗示其未婚身份,而已婚女性的头巾则完全覆盖头发,并装饰有家族符号。
还有更小的细节,弗雷曼女性佩戴的金属鼻环,这些环状物实际上是微型水分计量器,通过氧化程度显示穿戴者的水储备状况。
服装色彩选择上,弗雷曼的装束以沙漠色调为主,但并非简单的土黄色,包含多种层次的棕、赭、灰绿色调,这种复杂性来自他们使用的天然染料,岩石矿物、沙漠植物甚至某些昆虫。
古旋风通过不同光线条件展现这些微妙色彩变化,正午时呈现中性色调,日落时则显现出意外的暖红色调,这种视觉处理强化服装与环境的光学互动。
宗教领袖的装束则更具仪式感,基本结构仍是蒸馏服和外袍,但材质更为精细,装饰有象征生态循环的蛇形图案,额外披上的透明纱巾上绣有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图案,这种科学符号的宗教化使用巧妙暗示弗雷曼文化中理性与信仰的独特融合。
儿童装束的设计同样富含文化信息,年幼弗雷曼儿童的蒸馏服是\"成长型\"设计,有可调节的接缝和扩展部分。
青少年则开始穿着简化版成人服装,但缺少某些功能组件,直到通过成年仪式才会获得完整装备。
服装设计师都快崩溃之前,询问自己老板为何要如此“较真”,一套服装而已,没必要搞这么复杂吧。
古旋风一句话回答:“什么是艺术追求,就是你现在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