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十五年冬,河南汝宁府。

目光所及之处,草木萧瑟,田地干裂,建筑倾颓,整个世界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毫无生机。

在汝宁通往德安的官道上,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正在向南逶迤前行。

骑马走在队伍前方的朱琳泽忍不住向后回望,那是汝宁府城的方向。

崇祯十五年十一月,闯曹联军想要乘胜追击进剿孙传庭的秦军。

重兵把守的汝宁城成了起义军的眼中钉,以李自成、罗汝才、革左五营为首的起义军决定先拔掉汝宁城这颗钉子,解决完后顾之忧后再寻找秦军决战。

这个时候李自成这个大明藩王收割机应该已经攻进汝宁府城。

汝宁府城一破,以崇王为首的汝宁宗藩肯定是要落入李自成之手,李自成要是效率再高一点,搞不好这时候总督杨文岳的炮决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唯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

这都是老朱家造的孽,中州地半汝藩府,仅仅河南一省之地就封了七个藩王,这些藩王跨府越县,大肆侵吞良田,个个都是坐拥万顷良田的大地主,还一个比一个抠门。中州百姓不跟着李自成反,那才是见鬼了。

崇王人不坏,至少对于他朱琳泽而言崇王朱由樻并不坏。去年李自成攻占南阳,杀了他老爹唐王朱聿镆,朱琳泽侥幸逃了出来,到汝宁投奔崇王朱由樻,朱由樻很大方地接纳了他。

一个月前他夺舍来到这个时空,得知这是崇祯十五年的时候他是绝望的。不过他很快接受了这个身份,当天就带着旧时唐王府的班底收拾行李钱财离开汝宁城。

临走之前还劝崇王和他一起走,也算是报答了崇王这一年对他的恩情。只是朱由樻舍不下汝宁的家业,更怕擅离藩地被崇祯问罪下狱凤阳高墙。

毕竟他大伯,上一任唐王朱聿键就是前车之鉴。

前世朱琳泽研究生所攻读的专业就是历史,明清两代的历史就是他主攻的课题之一,因此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他还是清楚的。

这时候洪承畴已经兵败松锦,大明朝廷唯一堪用的军队就只剩下孙传庭的秦军了,这支大明最后的精锐很快就要覆灭汝州,孙传庭本人也将战死在潼关。

他现在救不了大明朝,也救不了孙传庭,只能先救他自己。

河南不能待,现在河南除了黄河以北的彰德、怀庆、卫辉三府尚在明军的控制之下,其余地区已经全部被李自成、罗汝才联军占领,千里中州即将全部易手。

荆襄地区也不能待,接下来的时间,张献忠,李自成,左良玉三方人马会在荆襄地区进进出出。

现在比较安全的地方只有南直隶,朱琳泽打算先到武昌,在武昌买些船直接顺江而下先到南京,然后再做打算。

“世子爷真是神机妙算啊。”

唐王府长史陆闻达非常庆幸选择跟随朱琳泽一起离开汝宁城。

他们前脚刚走,流寇就包围了汝宁城,这让陆闻达对这个平日里不学无术的藩王刮目相看,当然也为自己捡了条性命而庆幸。

“世子爷神机妙算!”

周围的府兵们也纷纷附和道,昔日他大伯朱聿键时大力整顿唐王府的军备,唐王府的王府兵人数一度高达一千五百多人,但经过多年的战争消耗,曾经上千唐王府劲旅到朱琳泽这里只剩下寥寥三百余人。

“只要跟着我少不了你们的好处,等到了南京,每人赏银十两!”

朱琳泽划起了大饼,乱世之秋,这些人是他现在唯一的依靠,他必须将这些人笼络住。

听到到了南京每个人可以拿到十两银子的赏钱,府兵们无不是欢呼雀跃。唐王府的库大使尹旷却是一脸愁容——去年从南阳带出来的银两已经所剩不多了。

“世子爷!有官军骑兵!”

放出去侦查警戒的哨骑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

府兵们感到非常困惑,官兵又不是流寇,有什么好怕的。

但是哨骑的下一句话,让所有人的心沉到了谷底。

“这些官兵是乱兵!咱们的两个弟兄,被他们射杀了!”

大明朝的官兵军纪不能单纯地说好,也不能单纯的说坏,要看是谁麾下的官兵。

军纪好的官兵比如卢象升的天雄军,能做到与民秋毫无犯,可惜天雄军已经没了。孙传庭的秦军在最后一次出关之前军纪也不错,不过现在秦军已经退入关内,而明年就是秦军最后一次出潼关......

朱琳泽思索着哪支官军在这附近活动,很快他便有了答案,操!是左良玉的军队!

那军纪可是差到姥姥家了!

“将车马辎重围成一个圆!准备迎敌!”

朱琳泽立马做出反应,准备应敌。

他们附近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地,无险可守,只能就地用车辆辎重先构筑起一道简要的工事。

这些府兵曾经都是朱聿键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朱聿键当初锐意进取,整顿王府兵备,在这些王府兵身上下了大本钱,一度使得唐藩府兵冠绝诸藩,现在便宜他朱琳泽了。

“一百多匹战马,一百多辆车辆辎重,这可是送到嘴边的肥肉。”

射杀两名哨骑后,明军千总王虎臣贪婪地看向朱琳渊的队伍。

“懂得放出哨骑,懂得在野地就地结阵,这不是一般人家的家丁,怕是块硬骨头。”

副千总金胜还保持着一丝理智,前面这伙人的表现不像一般地主家的家丁。

“又不是辽东将门的家丁,何惧之有!”王虎臣不以为然,“左帅给咱们的时间不多,再凑不齐兵马,只怕你我都要当步军把总了。”

王虎臣对这一百多匹战马垂涎三尺。连年的战争消耗,马匹早已经成了稀缺的战略资源,好的战马更是有价无市。

半年前朱仙镇一役,飞将军左良玉未卜先知,早已经料定官军必败,逃跑前疯狂抢夺友军的骡马,也才只抢了七千多骡马,能做战马的只有两千多匹。

王虎臣的骑兵是左良玉麾下的精锐,自然也是转进如风,在朱仙镇得以全身而退。可恨的是闯贼不讲武德,半路掘壕沟偷袭。杀的王虎臣的一千精骑只剩下三百多骑。

虽然经过近半年的抓壮丁,但王虎臣也只是勾补齐了兵额。至于马匹,他将整个襄阳府的地皮都刮了一遍也只刮到一百多匹马,多数还是劣马和骡马,只有二十多匹马勉强能当战马用。

眼前的这一百多匹雄健的战马,怎能让他不眼馋?

金胜只是副千总,王虎臣才是这支军队的主官,既然王虎臣坚持要打金胜也只能执行命令。

王虎臣让身边的亲兵吹响集合的号角,集结待命。

这些明军骑兵都是经历过阵仗的老兵,集结速度很快,但是步卒的表现就让他十分糟心了。

这些步卒都是刚抓来不久的青壮,没有经过训练,更没有经历过大战,拖拖拉拉半天才集结完毕。

全军集结完毕,王虎臣并没有马上进攻。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他首先派出十几名骑兵上前喊话劝降。

朱琳泽的那些家丁他还真没放在眼里,他又不是没抢过那些大户豪绅。

那些大户人家的家丁,平常看家护院还行,真要打起仗来,遇上他这些久经沙场,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卒还不是一触即溃?

注:崇祯九年唐王朱聿键,也就是后来南明的隆武帝因为勤王,擅自离开南阳藩地被下狱凤阳高墙。

其弟朱聿镆(鏼)袭封唐王,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破南阳府城,俘杀朱聿镆(鏼)于唐王府的麒麟阁内。

朱聿镆(鏼)的世子朱琳X,也就是我们本书的主角后来辗转流落的到襄阳府,其名字和后事均未留于史籍。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霸仙绝杀红缎军的征途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奸臣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明贼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官居一品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穿越宁采臣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烟火大唐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秦时实践家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我在大唐位极人臣指南剑疯狂爆兵:我在大宋杀疯了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汉末之王道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唐之极品皇帝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