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墓园是四五年抗战胜利时建立的,而那群娃娃兵的塑像群,则是在壹叁年的时候才有人捐献的,这个时间还没有呢。
后来很多人都去惦念他们,这群娃娃兵们的口袋中,被人们装满了糖果,……
既然都走到这里了,反正也是顺路的事,因此,唐伟东也想借机去祭奠一下这群,“未长大已永存”的少年英烈们。
以及那些,“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的远征军前辈英烈们!
听到唐伟东想去国殇墓园看看,滇村随行的官员,貌似还挺高兴,立马就帮他安排了一下。
他们虽然不知道唐伟东的真正身份,但只要看看唐老板的出行阵仗,再加上北海能源和花石油的人,对待他的态度,就是瞎子也能看得出来,唐老板的身份绝对是不同凡响了。
这样的人,不管是有权力背景,还是有金钱后盾,都必须要伺候好。
万一唐老板一高兴,当地的好处那不就来了嘛!
按照当地官员的安排,唐伟东一行先去腾冲,然后再去龙陵,看过墓园之后,再到去光复乡隔江相望的瑞丽。
——国殇墓园在腾冲,松山战役娃娃兵墓园在龙陵。
唐伟东自然是无可无不可,客随主便的由着他们安排了。
四二年五月,腾冲沦陷,两年后,也就是四四年五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发动了收复腾冲的战斗。
是役,第二十集团军全歼倭军,收复腾冲,但己方也有9168位官兵壮烈殉国,还有19位参战的盟军官兵阵亡。
会战结束,腾冲光复后,在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的倡议下,开始兴建这座国殇墓园,来纪念是役殉国牺牲的将士,以及这场惨烈的战斗。
墓园从四四年冬动工,于四五年七月七日落成,并对外开放。
墓园大门上,是李根源所书的“国殇墓园”四个字。
忠烈祠门前的石台上,刻着“常校长”所题的四个大字“碧血千秋”,忠烈祠的正殿门檐下悬挂着,同样是“常校长”所题的“河岳英灵”牌匾。
忠烈祠内的两侧墙壁上,镶嵌着第二十集团军攻击腾冲时,所有阵亡将士的提名碑石。
小团坡上的墓地,被分为六等份,每一份代表着一个师,墓碑以纪念塔为中心,呈辐射状纵队排列,且墓碑严格按照军衔排列。
最上层是殉国的高级军官,中层是牺牲的中下级军官,下部分是普通阵亡的士兵。
墓碑中间的纪念塔正面,同样是由李根源题写的“民族英雄”四个字,其他三面则是腾冲会战概要。
在阵亡将士的墓碑对面,还有一处“倭冢”,里面埋着的是一些,是役中被干掉的鬼子军官。
这处“倭冢”面对小团坡的花家阵亡将士碑林,常年行跪拜谢罪状,……
唐伟东进入墓园后,一路走一路看,期间还有专人像“导游”一样,帮他介绍着墓园的情况。
——国殇墓园在九六年就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小团坡的碑林前,面对着这上万的殉国将士,唐伟东恭恭敬敬的向先烈们,行了三鞠躬。
“虽素未谋面,但却深受其恩”
这就是唐伟东此时心里的想法,没有这些先辈们的浴血拼杀,哪有现在的盛世华章,……
正当唐伟东面对着,这一眼望不尽的碑林,陷入无限感怀时,却突然听到远处好像有人在喊自己。
“唐总,……”
唐伟东扭头望去,仔细瞅了两眼,咳,你还别说,在哪里都能遇到熟人。
“唐总,还真是您啊,我们还以为认错人了呢,这个世界看来真的是小啊,……”
远处有四个人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安保人员看到他们确实跟唐伟东认识,唐伟东也没有要阻止的意思,所以也就没有阻止他们靠近。
唐伟东摇头叹息了一声,轻笑着说道:“唉,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康导、小龙,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碰到你们!”
过来的四个人中,唐伟东认识两个,就是之前拍过士兵突击的康红雷和兰小龙。
康导和小龙上前跟唐伟东握了握手,笑着说道:“谁说不是呢,我们也没想到啊,刚才小龙说像你,我还质疑他认错人了呢。”
随即,康导就看着环绕着唐伟东的一群人,疑惑的问道:“唐总,您这是,……”
“噢,我到滇村过来看个项目,正好路过这里,就顺便就过来国殇墓园看看了”,唐伟东随口应付了一句,接着就转换话题问道:“倒是你们,你们过来这里干啥?”
康导他们也没隐瞒,直接回答道:“起先我们是过来这边采风(旅游)来着,在得知这处墓园背后的故事后,我就有一个想把他们拍出来的冲动,所以小龙就写了一个本子。”
“我们这次过来,是想到处转转,寻找一些合适的拍摄基地的,哦,对了,我们已经去向红星传娱做过融资介绍了,只是还没得到回复。”
“唐总,您不是跟那边关系匪浅嘛,有机会的话,您可要帮忙说句好话啊,哈哈,……”
跑这里来采风?寻找拍摄场景?
唐伟东脑中灵光一闪,瞬间就想起来了一部,后来无出其右的经典电视剧。
于是就哂笑着问道:“哦,康导要拍新戏了吗?什么题材的?”
“噢,是一部关于远征军抗战题材的,……”
果然是这部电视剧,唐伟东又问道:“小龙,本子带了吗?”
“带了,带了”,兰小龙伸手从包里摸出来一沓稿纸,递给唐伟东说道:“刚写出来没多久,还没有整理好,唐总您看看。”
唐伟东也没客气,接过来翻捡着扫了几眼,他没猜错,兰小龙写的、康导要拍的,果然是“团长”这部戏。
往后翻了翻,唐伟东一脸意味深长的笑道:“本子创意还可以,不过,后面的内容,能拍吗?拍出来能上映吗?”
兰小龙尴尬的笑了笑道:“拍前边的吧,后面的暂时就不拍了,后面的内容我准备出书,现在就是拍了,像您说的,估计也不会过审的,……”
唐伟东点点头,看来兰小龙和康红雷还是心里有数的嘛。
看着唐伟东貌似挺有兴趣的样子,康导趁机说道:“唐总,您觉得这部戏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掺和’一下?”
以往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基本都是以“我”为主,血战台儿庄那是特例,统战用的。
可以说,“团长”这部戏,是第一部以远征军,和国民革命军为题材的电视剧,包括康导在内,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是没底的。
主要是担心,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