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川带着几分调侃自嘲,可语气确实特别诚恳。
也不知道沈川是真的这么想,还是故意说给女帝听的。
但女帝闻言,却不怒反笑,笑得花枝乱摇,
“英国公,你这粉雕玉砌、傲骨英风、翩翩少年十二个字,傲骨英风倒是当得,可粉雕玉砌、翩翩少年也差的太远了吧。”
或许是沈川语带真诚,却说出了调侃自己的话,女帝似乎心情不错。
沈川哈哈一笑,说道:
“陛下,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尚未娶妻,不宜与陛下过于暧昧。”
沈川说道此处,语气更显郑重,面上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仿佛是在向女帝阐述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
女帝看着沈川那认真的表情,心中不禁暗自思量,这位年轻的修仙者,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然而,女帝并未再多言,而是乐乐呵呵地走进了一家七层楼的铺子。
这家铺子装修得古色古香,透露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
女帝一进铺子,就有一名漂亮的女掌柜迎了过来,躬身一礼,态度恭敬而热情。
“准备传送阵,朕和英国公要离开瞾元城。”
女帝淡淡一句,就径直往后堂走去,仿佛这在她看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沈川见状,也不说话,紧跟女帝一路闯过后堂。
出了这七层建筑后,又沿着连廊进了后面一处不小的院落,
院落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接连穿过一片亭台楼阁后,他们终于进了一间大厅。
这时候,已经有人把大厅中间传送阵上的灵石摆放好,闪烁着淡淡的光芒。
沈川看着这座传送阵,心中不禁暗自惊叹,这女帝的手段,果然非同一般。
就这样,女帝带着沈川一同传送离开了瞾元城。
当二人身形再次显现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一座高山山顶平台。
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群山层峦叠嶂,更有奇石林立,数不清的青山翠柏,山川瀑布,还有数条大江大河或汹涌澎湃,或缓缓流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此地天地元气竟比灵界普通地方浓郁一倍不止,显然是一处难得的灵地。
沈川感受着周围浓郁的天地元气,心中不禁暗自赞叹,这的确是一个修炼的好去处。
“朕以后准备在这里进阶大乘。
英国公以为如何?”
女帝望向远方,眼神中竟有些迷惘,仿佛是在对未来的路感到一丝迷茫。
沈川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回答道:“嗯,此地的确是进阶大乘的首选之地,陛下倒是选了一处宝地。”
沈川倒是真觉得这里不错,语气坦诚,显然也是对这片灵地极为满意。
同时,他心中也暗自惊讶,女帝竟然将如此绝密的事情告诉自己,这不禁让他对女帝对自己的信任感到一丝意外和感动。
“英国公,朕若奉你为帝师,以此地为答谢,请你教我如何度过眼前困局,如何?”
女帝看向沈川,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真诚。
她的凤眸似有秋波流转,紧紧盯着沈川,仿佛在等待对方的回答。
沈川也盯着女帝的凤眸看了半晌,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
然而,他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美人美矣。”
这句话没头没脑,让女帝一时之间有些不解。
女帝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疑问。
就在这时,沈川又补充了一句:“仅此而已。”
这句话更是让女帝感到困惑,她不明白沈川为何会如此回答。
然而,女帝并未表现出失望,她的眼神中依旧充满了对沈川的期待。
这位年轻的修仙者并非池中之物,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蕴含着深意。
“陛下,帝师什么的就不必了,”
沈川笑了笑,才正式回答女帝,
“进阶大乘之地我也早已经选好了。
不过,关于陛下眼前的困局,我倒是可以说上两句。”
女帝闻言,精神一振,她知道沈川接下来的话可能会为她指明方向。
“陛下,眼前困局无非是世家门阀趁陛下下界万年,把持了朝堂和地方大半官职,”
沈川缓缓说道,
“世家门阀势力看似根深蒂固,实则却是无根浮萍。陛下只是当局者迷而已。”
说到这里,沈川不再盯着女帝的眼睛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远处的群山。
他的眼神深邃而悠远,仿佛能穿透层层迷雾,看到未来的景象。
“古人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沈川继续说道,
“陛下刚刚返回上界之时,可曾想过杨怀英三子进阶合体,封英国公?
而英国公后来又行事乖张,恶名鹊起,”
女帝摇了摇头,眉头紧锁,
“这个自然没有,莫说是我,恐怕四圣也不会料到如今的情况。”
沈川一笑,说道:“陛下,杨家三郎或许是偶然有些机缘,造了些时事。
但陛下,您可以多造一些杨家三郎啊。”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玩味,仿佛在引导女帝思考一个全新的方向。
“多造一些杨家三郎?”
女帝听了沈川的话,喃喃自语,显然有些不解其意。
沈川见状,进一步解释道:
“陛下可以在包括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以及都水监的五监中,虽然这些机构都被门阀把控近半,门阀子弟多半在太学和国子监。
但是,我朝并没有极负盛名的书院,这正好是一个突破口。
陛下可以暗中开几家书院,从昆元山请一些隐修之士过来到书院任教,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不受门阀世家的控制。
书院可以在民间录取有识之士,以及一些中小型宗门弟子,给予他们平等的教育机会。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出一批批有才华的人才,还能够打破门阀世家对教育的垄断。”
说到这里,沈川顿了顿,观察着女帝的反应。只见女帝眉头微皱,似乎在认真思考沈川的提议。
沈川继续说道:
“等这些人参加科举,陛下只要暗中在考官、殿试上做文章,何愁不出一些天子门生?
这些天子门生对陛下忠诚耿耿,自然能够成为陛下在朝堂上的得力助手。
另外,陛下可以多开几次恩科,多储备一些人才。
长此以往,自然能够形成一股与门阀世家在朝堂之上抗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