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学民这话说得诚恳,也确实是他能做到的极限。
李仕山闻言,缓缓转过头,脸上已经恢复了那副人畜无害的温和笑容,仿佛刚才片刻的沉寂从未发生过。
他没有接袁学民关于未来调整的话茬,而是问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袁部长,顾书记有没有说,这个人事安排,什么时候上常委会讨论?”
袁学民愣了一下,没想到他关心的是这个,下意识答道:“按照日程,下次常委会应该在一个多礼拜之后。”
“一个多礼拜……”李仕山轻声重复了一遍,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边缘摩挲着,眼神再次投向窗外,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片刻后,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袁学民听,“那……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
“还来得及?”袁学民心里猛地一咯噔,瞳孔微缩,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到了这个地步,人事安排几乎已是板上钉钉,只等走最后的上会流程。
他李仕山,竟然还有后手?!
袁学民瞬间意识到,自己之前还是低估了李仕山。
这个年轻人的布局,远比他看到的要深远。
那看似已经达到顶峰的“燕京造势”,或许……仅仅只是他整个计划的第一步。
他手中竟然还有筹码。
眼前的李仕山,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甚至端起茶杯,悠闲地品了一口。
但袁学民却从他平静的眼眸深处,闪过一抹转瞬即逝的锐利光芒。
这一次,他没再多问,只是深深地看着李仕山,心中已然明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其能量和野心,也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市委常委所能满足的。
接下来的一个多礼拜,注定不会平静了。
五日后,汉南省迎来了一支高规格的考察团。
※※院参事、经济学界泰斗黄齐兴老先生亲率团队从燕京抵达。
顾常青在省委亲自接待了黄老一行,场面隆重而热情。
双方进行了简短而友好的会谈,顾常青书记介绍了汉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尤其重点提及了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的探索。
黄老则笑容和蔼,言语中却带着学者特有的审慎,表示此行就是要多看、多听、多学。
随后,考察团正式开始了在汉南的行程。
刚送走黄老一行人,顾常青并没有停歇,因为他还有在接待另一行人,而这一行人,更需要得他的重视。
那便是新任的省纪委书记富时来了。
这位富时书记此前在北方某省担任政法委书记,以作风硬朗、原则性强着称。
他的到来,可是着着实实能影响汉南的格局的人。
三日后,谷山县。
黄老考察的车队行驶在谷山县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上,窗外是连片的现代化农业大棚、井然有序的工业园区和洋溢着自信笑容的百姓。
黄老看着窗外的景象,不时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李仕山坐在黄老身侧,从容不迫地介绍着谷山这几年的规划思路、产业布局和治理心得,如数家珍,尤其是影视城项目。
在参观一个由村集体兴办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车间时,趁着考察间隙,黄老和李仕山走到车间外的一棵大树下暂歇。
“老师,这次……真的谢谢您。”李仕山看着眼前精神矍铄的老人,语气真诚。
黄老摆了摆手,慈祥的目光中带着一抹维护之意,“你是我看好的学生,谷山的成绩摆在这里,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我下来看看,名正言顺。”
他话锋一转,关切地问道:“顾常青那边,最后给你定了什么位置?”
李仕山平静地回答:“安江市委常委、副市长。”
“只是个常委?”黄老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脸上浮现出不悦。
“这个顾常青,格局还是小了点!上面的话,他是听进去了,但也没全听进去!”
老先生显然有些动气,他看了一眼自己这位得意门生,直接说道:“仕山,既然这里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干脆就不要在汉南蹚这浑水了。”
“跟我回燕京,我在政策研究室还有些影响力,打个招呼,调你过去,你跟着我专心做研究,远离这些官场的是是非非,岂不更好?”
这番话带着长辈对晚辈的真切关怀,是一种纯粹的“舐犊之情”。
李仕山心中暖流涌动,恭敬地欠了欠身:“老师,谢谢您的好意。只是……学生还是想留在地方,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他在抬起头,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而且,我最终会在什么位置,差不多应该快有结果了。”
黄老何等人物,看到学生这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立刻明白了什么。
他眼中的不悦随即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倒是有些期待。
他不再多劝,只是轻轻拍了拍李仕山的肩膀:“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镜头转向汉南省委大院。
下午即将召开新一届班子基本配齐后的第一次例行常委会。
而上午,则是更为关键的“五人小组”书记办公会。
会议室气氛严肃。
省委书记顾常青、副书记兼省长周恒祥、副书记王正则、组织部长袁学民,以及新到任的纪委书记富时围桌而坐。
今天的重头戏,便是敲定此前已有定调的几个重要人事安排,其中就包括李仕山的职务。
前面的几个议题进展顺利,当讨论到李仕山拟任安江市委常委、副市长时,袁学民照例介绍了相关情况和考察意见。
就在这时,此前一直沉默寡言,只是静静聆听的纪委书记富时,突然开口了。
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落在眼前的茶杯上,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关于李仕山同志的任命,我谈点个人看法。”他顿了顿,仿佛在组织语言,但说出来的话却锋芒毕露。
“我对李仕山同志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他主政谷山期间的成绩,有目共睹,获得了最高层面的公开表扬,这充分证明他在抓经济、谋发展上,是一把难得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