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棠惊讶地看向江夏:“还能捡到白银?”
这是平时淹没在水里的海滩,江夏弯腰捡起一只白贝扔桶里:“那时候比较幸运。”
田采花也看见了一只白贝,捡了起来:“岂止是比较幸运?是非常幸运!三天两头就捡到好东西。”
于是田采花绘声绘色的讲起江夏在海里到底捡到了多少好东西!
“……他们两口子这么快能买大船,就是因为幸运。”
阮棠听了也觉得江夏特别幸运,笑道:“没想到大海里这么多宝贝!以后我得多来海岛这边赶海。”
田采花摇头:“大海的宝贝多着呢!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捡到而已!你多来也没用,得看运气!我在海边住了三十几年,几乎天天都和大海打交道,都没有小夏在海边住了三十几个月捡到的东西多。别说金银了,我一分钱也没捡过。这倒霉悲催的!”
阮棠失笑。
江夏弯腰捡起一只珍珠贝,这珍珠贝个头不大,到时候放到海里养着,开玩笑道:“所以大嫂咱们还是抓紧时间捡东西吧!你只顾着说,好东西都错过了!你看海水都要被大嫂你的口水浇灌得涨上来了!”
阮棠暗笑。
田采花也笑了,也捡了只白沙螺扔桶里:“我有那么厉害就好了!我有那么厉害,我立马把海水吸光,咱们到海底捡宝贝!可是我没那本事,也没那运气,只能蹭你的运气,捡些小鱼小虾赚点小钱。二弟妹,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跟着小夏运气都能变好,以后小夏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就对了!一般人我都不告诉她的!”
阮棠只觉田采花在开玩笑,笑着附和:“真的吗?”
田采花点头:“当然真的!我亲自验证过许多次了!她太好运了,我们蹭点也能变幸运!”
阮棠就笑着伸手在江夏胳膊上蹭了蹭:“蹭点财运!让我也捡到金子,银子,珍珠,玉石。”
江夏笑道:“蹭吧!蹭一蹭发大财!”
江夏话音一落,阮棠就踩到了硬物。
她低头一看,沙子里,一块银色边缘的东西露了出来。
阮棠还以为踩到铝饭盒了,开玩笑道:“看来是真的,我捡到银子了。”
阮棠蹲下去,拿铲子去挖。
沙子一挖开,底下的银色露了一大块出来。
咦?好像不是铝饭?
田采花和江夏看了一眼。
江夏:“……”
感觉和她之前捡到的那个银盘很像。
田采花立马冲了过去!
“不是吧?银子?连你也捡到了银子?”
早知道就不告诉阮棠了!
阮棠还在挖,田采花嫌弃她动作慢,直接用双手使劲将沙子扒拉开。
很快,一个实心的像盘子形状和大小的银色物体露了出来。
田采花捧起那实心银盘,手都抖了:“小夏,你之前捡到的银盘是不是这样的?”
江夏蹲了下去,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嗯,形状差不多是一样的。大小不一样。”
她那个比较厚一点,阮棠这个小一点。
阮棠掩不住惊讶了:“真的是白银?”
江夏接过来,掂量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八九不离十,应该有七斤多差不多八斤。”
田采花:“……”
不是?
大家都是周家的儿媳妇!
为啥她们都能捡到银盘,自己没有?
阮棠有点不明白:“可是为什么是这形状的?”
不应该是银条、银元之类的?
江夏解释道:“这应该是从废弃电子产品,胶片里冶炼出来的白银。然后提纯的时候装在盘里,所以它就成了这种形状。”
阮棠知道一些电子产品和影像胶片都是有银的,她接过来,“不知道这能卖多少钱?我好像听说去年开始银价一直在跌?”
江夏点头:“对,从去年开始一直在跌,而且还会跌,明年跌得更厉害,所以如果你想卖,就尽快卖。不卖,就暂时收起来吧,等以后涨了再卖。”
江夏记得书里说明年白银跌破开采成本,后年又会升回来一点,但是下一年又开始跌。
田采花眼巴巴的看着阮棠手中的银盘:“就算再跌,也是银子啊!这里也值几千块吧?”
江夏点头又道:“那当然,金银都保值,如果不缺钱,以后再卖吧!估计后年会升回一点点。”
江夏是前年卖的,那时候是银价最高的时候,没多久就开始跌了,跌到现在八毛一克,明年还会跌,甚至跌到六毛每克,有人囤银,转手就获利300%。
“快收起来吧!”江夏提醒阮棠。
阮棠赶紧塞进蛇皮袋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田采花听了这话,立马像刚才阮棠那样,伸手搓了搓江夏的手臂:“你们都捡到了银盘,怎么也轮到我了吧?小夏,你赶紧说点什么。”
江夏好笑道:“大嫂必定发大财!”
田采花满意了,开始低头认真的找金盘,银盘!
江夏问她:“大嫂,我们去礁石区那边,你去吗?”
田采花摆手:“我不去,我看看能不能捡到银盘。”
老天爷爷开开眼啊!
怎么也轮到她发大财了吧?
于是江夏和阮棠继续往礁石那边走。
两人刚来到礁石堆里,江夏就看见一条黑色的鱼藏在一个水坑的石缝里。
“有鱼!二嫂,你帮我赶它出来,我用网兜在这边等着。”
“好!”
于是两人分工合作,一个拿起铁钳准备驱赶石缝里的鱼,一个用网兜准备捞。
鱼也是很机灵的,拼命的往石缝里钻,硬是不游出来。
阮棠拿铁钳夹它,它才跑了出来。
江夏眼疾手快的将它捞了起来。
阮棠看着这条黑色的鱼:“这什么鱼?黄翅吗?”
“对,黄翅,这条有三斤了,这鱼好吃。”
黄翅就是黄脚立,江夏还是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黄脚立。
江夏往桶里装了点水,然后将鱼放在里面养着。
这个水坑有点大,江夏又拿铁钳去捅捅石缝,看看里面还有没有鱼虾蟹跑出来。
结果就看见一只蟹钳漏了出来。
“还有一个螃蟹,这蟹钳很大!”阮棠也看见了,激动的道。
“就是有点难夹出来。”江夏换了个方向,趴下身体,用铁钳往里面夹,将蟹钳都夹断了,才将它夹了出来。
阮棠笑道:“这青蟹好大,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青蟹。这蟹很老了吧?身上都长了很多藤壶。”
江夏也有点意外,“这蟹有三斤多差不多四斤,长到这么大估计长了许多年。”
江夏听周承磊说青蟹能活二十年。
这青蟹估计没有二十岁也有十岁了,这体形感觉像青蟹老祖了!
她将蟹扔进桶里。
两人继续往前走。
然后江夏又在礁石堆的水沟里发现了一堆扇贝还有两条鱼在水沟里游着。
阮棠激动的道:“好多扇贝!”
这些扇贝在海水里都张开了口。
两人赶紧放下工具,蹲下去,用网兜和铁钳配合着去捞。
江夏赶海工具齐全,大网兜,小网兜都有。
都是周承磊专门为她做的,方便她赶海用。
大网兜捞大鱼,小网兜就可以像现在这样在石缝里捞这些扇贝了。
这些扇贝没有足丝,铁钳和网兜一起配合着,捡得很快。
江夏比阮棠熟练多了,一下子就扒拉了一网兜倒到蛇皮袋里。
两人在这里捞扇贝捞得不亦乐乎。
将水沟里个头大点的扇贝捞完,就装了半个蛇皮袋。
江夏拎起来掂量了一下笑道:“有三四十斤了。”
阮棠第一次赶海一下子捡到这么多东西,特别满足:“今天算是大丰收,咱们继续往前走。”
江夏:“蛇皮袋就留着这里吧!太重了不好提。”
整个海岛就只有他们几个人,不怕被偷了。
于是两人只提着空桶和赶海工具继续往前走。
江夏提醒阮棠:“小心点,别摔了。”
礁石常年藏在水底,有点湿滑,而且有些礁石缝上长满了藤壶。
两人走了好一会儿又遇到了一个小水坑,这个水坑比较浅,但这个水坑边上的石壁有许多辣螺和藤壶。
密密麻麻的长满了辣螺和藤壶
两人又将个头大的辣螺都捡了。
辣螺都有十几斤。
阮棠:“在海岛赶海,比在家里那片海滩赶海收获更多。”
江夏:“这里离岸上远,没有什么人来,那边的礁石壁上还有许多生蚝,平时家里吃的生蚝,都是在这里撬的。不过现在天气热,生蚝不肥了。”
他们这边的海域,冬天和春天才是生蚝最肥美的时候。
辣螺捡完了,两人继续往前走,在一个小水沟里看见了两只石头蟹。
石头蟹不好吃,江夏也不爱吃,两人就放过了它。
两人继续往前走,江夏发现了一片佛手螺,也就是鹅颈藤壶。
江夏蹲了下去,撬了一只来确认是不是佛手螺,确实是。
“这种藤壶听说很好吃。”
阮棠看了一眼感觉那螺肉就像爪子一样:“能吃吗?这样子看着就不敢吃。”
“能,在国外卖得很贵。”
“那我们要不要撬点回去?”
江夏摇头:“算了,我也不敢吃。”
然后两人都笑了。
继续往前就发现了石壁上爬满了黑色的螺。
阮棠:“这种是什么螺?怎么和河边里的石螺长得有点像。”
? ?这一章字数有点多,补了昨晚的。
?
今晚只有一章,大家不用等啦~
?
今天闺蜜从另一个城市过来找我玩,所以只有一章了。
?
另外书也接近尾声啦~
?
大家还有什么想看的情节是我忘了交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