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海死死盯着周志高,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周志高已经不知死了多少次。
自从周志高进入体制内后,不知拿下了多少腐败分子,从来不会对腐败分子心慈手软,干脆又果断。
腐败分子对周志高深恶痛绝,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默默的接受这一切,然后他们看到身边人和自己一个接一个锒铛入狱,周志高却步步高升。
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也没法追赶上周志高。
“你会有报应的,你这辈子得罪了太多太多人,今天是我,明天是他。”孙德海沉声说道。
“也许在你看来,你做的事情是对人民群众有益,可是当你真的倒下的那一天,你以为你守护的人民群众,会为了你而和我们这些人作对吗?”
“不可能的,他们只能接受你对他们的好,当真正遇到事情时,他们会躲在远处看着你生机一点点失去,最后成为一具尸体。”
“最后也许还会在你死后,称赞你的付出,是一个好官等等。”
“你什么也得不到,只能得到死后的名声,可那有什么用,还不如生前好好享受,死后什么也不知道!”
周志高冷笑连连,他看着孙德海说道,“如果你做什么,都抱着目的性的去做,那么,你永远不可能有活着的真正意义。”
“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不过是我本性使然,就如曾经的青天大老爷,他宁可冒着杀头的风险,也要斩驸马查狸猫换太子案等等。”
“他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还天下公道?”
“不要把每个人,都想得和你一样下作,并非这世上的人都是如此,明白了吗?”
“带走吧,一个不可能改变初衷的腐败分子,和他说这么多,已经浪费了我不少时间。”
孙德海被带走了,不过他在被带上警车时,还在不停的叫嚣,像极了一只无病呻吟的野鸡。
这也就是换成了现在,要是放在古代某个朝代时,他犯下的那些事情,足够株连九族!
现在只给他一人判刑,已经属于天大的幸福。
接下来,周志高得继续深查龙国银行的猫腻,将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一点点挖出来,将他们清理掉!
孙德海被带走后,总行大楼的空气仿佛都清新了几分。
周志高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辆,突然想起初到京城时,林老对他说的话:“银行这潭水,清完一层还有一层,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毅力和胆魄。”
正想着,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
是林昊打来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志高,从吴明办公室搜出的账本里,又牵扯出三个分行行长!”
“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一个境外账户,里面的资金往来记录,和三年前那起震惊全国的‘青山高速烂尾案’能对上!”
周志高的瞳孔微微收缩。
青山高速项目,他再熟悉不过——本该连接三个贫困县的致富路,却因为贪污腐败成了烂尾工程,无数百姓的心血打了水漂。
“立刻把所有资料整理好,”他沉声道,“我要亲自去趟专案组。”
刚走出办公室,就看到走廊里围了一群员工,正对着墙上新贴的公告议论纷纷。
周志高走近一看,是他昨夜连夜拟定的《龙国银行信贷审批新规程》,其中最醒目的一条规定:所有超过千万的贷款项目,必须经过至少五人联合审批,且审批全程录像存档。
“周行长,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一个年轻员工怯生生地开口,“以前都是副行长一句话的事……”
“麻烦点好。”周志高环视众人,目光坚定,“麻烦是为了堵住漏洞,是为了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我知道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但你们想想,当偏远山区的孩子因为助学贷款被卡而失学,当小企业主因为贷不到款而破产,这些‘麻烦’还重要吗?”
人群渐渐散去,周志高的手机突然震动。
是刘晓雅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周洛汐的照片:小女孩穿着漂亮的连衣裙,站在学校的领奖台上,手里捧着“三好学生”的奖状。
“囡囡说,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刘晓雅的文字后面,跟着一个骄傲的表情。
看着照片,周志高的嘴角不自觉上扬。
可还没等他回复,手机又弹出一条新闻推送:《龙国银行高层震荡,原监事长孙德海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评论区里,有拍手称快的,也有阴阳怪气说“官场内斗”的,更有甚者,开始编造各种谣言,试图抹黑这次调查。
“周行长,舆情有些失控。”李固匆匆赶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网上出现了大量水军,带节奏说我们是在搞‘权力洗牌’。”
周志高冷笑一声:“意料之中,去联系宣传部,准备召开发布会,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们查的不是权力,而是公道!”
发布会当天,会场挤满了记者。
周志高站在台上,身后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吴明办公室搜出的账本照片、境外账户的资金流水,还有青山高速烂尾工程的现场画面。
“有人说我们在搞内斗,”他举起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这里面的每一个名字,每一笔款项,都关系着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利益。”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震惊的记者,继续说道:“青山高速本该是贫困县的希望之路,可因为某些人的贪欲,成了百姓的伤心路。”
“现在,我要让这条路重新修起来!不仅如此,龙国银行所有因为腐败而停滞的民生项目,都将重新启动!”
发布会结束后,周志高收到了无数群众发来的感谢信。
有位老人在信中写道:“周行长,我儿子创业失败,走投无路时,是您新推出的‘普惠贷款’救了我们全家,您是我们老百姓的大恩人啊!”
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时,新的危机悄然而至。
一天深夜,周志高正在办公室加班,突然接到一个匿名电话。
电话那头,是变声器处理过的声音:“周志高,识相的就见好就收。不然,你女儿上学的那条路……”
握着电话的手青筋暴起,周志高强压下怒火:“有什么冲我来!如果敢动我家人,我保证让你们付出代价!”
挂了电话,他立刻联系林昊,安排加强对家人的保护。
第二天,周志高照常送周洛汐上学。
看着女儿蹦蹦跳跳走进校门的背影,他在心里默默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危险,都不能让这些蛀虫得逞。
回到办公室,他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一份新的计划——针对银行内部员工的“廉洁档案”制度。
“周行长,这会不会引起恐慌?”冰冰抱着文件进来,自从孙德海倒台后,她主动申请调回做一些基础工作,人也变得踏实起来。
“不是恐慌,是警醒。”周志高接过文件,目光坚定,“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将被记录在案,这既是约束,也是保护。”
“我要让龙国银行的每一个员工都明白:干净做事,才能安心做人。”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腐败分子被揪出。
但周志高清楚,这场战斗远没有结束。
在清理完表面的“烂账”后,他开始着手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智能风控系统,让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能实时监控。
设立“行长信箱”,直接接收群众的意见和举报;定期组织员工去贫困地区实地考察,让他们亲眼看看每一笔贷款的意义。
有一次,在基层调研时,周志高遇到了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党员。
老人拉着他的手,颤抖着说:“周书记,我活了一辈子,见过清官,也见过贪官。”
“但像你这样,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的,真不多了。”
这句话,让周志高红了眼眶。
他想起孙德海说过的“死后的名声”,此刻却觉得无比可笑。
老百姓的信任和认可,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这比任何财富和地位都珍贵。
夜深了,总行大楼的灯光依旧明亮。
周志高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窗外京城的夜景。
远处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夜风中飘扬。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这份庄严,为了让龙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不求功与名,他只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