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荒,冒出来一个有本事的商贾,姓周,名全。
此人在北荒出生,因年少时,天气寒冷,家中贫苦没钱烧炭,双亲冻得生了重病,最后一命呜呼,撒手人寰。
而周全,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孤儿。
后来,周全不知何时就在北荒城消失了。
这人丢了多久,谁也不清楚。
毕竟冬日的时候,北荒人最喜欢窝在家中,都不爱出门。
有人说,看到周全拿着碗要饭,半大的孩子,穿着单薄的外衣,还在街上晃悠,最后估计冻死在哪个雪垛子里了。
有人说,周全因为太饿,自己想办法去湖面砸冰捞鱼,最后鱼没弄上来,人反倒掉进冰窟窿里淹死了。
还有人说,看见周全悄悄出了城,他应该是受不住北荒的苦寒,随流民南下去了。
每一种说法都有人信,毕竟,在北荒无缘无故消失的人,大多都是这几种:
不是掉冰窟里,就是冰雪消融时,成为一具尸体;
要么就是受不住北荒的恶劣,直接逃了。
总之,小时候的周全,本地人有些印象,但对于他更多的事,就没人记住了。
毕竟,死了多少年的人,还是个孩子,在北荒也没亲眷,按照老人讲:
那都是断了根的人家,谁还留意?
但就是这样一个已经被北荒遗忘的人,年前一月,忽然回了北荒!
且这次周全,可谓是衣锦还乡。
他身边带着十几名家丁护卫,全都是那种手脚利落,且佩刀的好手。
光养这些人手,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周全回北荒之后,先是去拜访了县令大人,接连几日又分别带着礼物去了当地有头有脸的权贵之家登门。
他将北荒“地头蛇”全都拜过一遍,然后靠着重礼和“接下来带大家一起赚钱”的暗示,迅速在北荒站稳了脚跟。
而当年冻死周家父母的宅子,早就荒废,他将周边的地一并买下,宣称要建他周家祖宅。
不过,周全没有急着动工,如今是冬日,要等明年开春土地解冻后才正式建房。
但周全已经在城内订购了大量的木材和砖瓦,皆是上等货,可见其财力雄厚,以及对方想留在北地安家的决心。
而周全在北荒最繁华的那条街旁侧,直接搭出了两个巨大的棚子。
一个售卖炭火!
一个则卖米粮!
这两个棚子,虽然外观简陋,位于寒风之中,没有像样的铺面,但并不影响他迅速被城内人注意。
因为,那摆在外边堆积如山的炭火和一袋袋粮食,瞬间震撼了北荒城内的所有商贾!
太多了!
实在是太多了!
别说自家库房里的粮食没有周全的多,便是北荒好几家仓库加一起,数量都无法超过周家!
要说,北荒忽然冒出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人,当地商贾肯定要着急。
但周全果然如最开始像他们保证的那般,只贵不贱!
周家炭火,全北荒最多最好,但也最贵!
周家的粮食,同样如此!
且周家的货品,真真切切全看得到,的确量大管饱,只要你有钱,这个冬日绝对饿不着,冻不死!
可最关键的是,你得有钱。
普通百姓听闻有新铺子开业,全都跑过去瞧热闹。
以为能有些实惠或者便宜啥的,但打听明白怎么回事后,大家伙的兴致全都没了。
东西的确是好东西,但那价格也太吓人了!
北荒城内的炭火和粮食本来就不便宜,结果,周家一来,没有叫嚷着最低价,竟然还往上翻倍卖?
这谁卖得起?
普通百姓摇摇头,看个热闹就撤了。
北荒的商贾也觉得周全是个大傻子,真不知道这家伙在外头是怎么做生意的!
不过,既然人家东西卖得贵,彼此就能相安无事,且他们也想看看,这个周全到底要怎么带着众人一起发财?
原以为,周全的东西卖不出,定然要急得喝西北风了。
结果,第一日晚,同行派出去盯梢的人纷纷禀报:
“东家,周家炭火今日卖出去的银两数,相当于咱们七日的收入啊!”
“东家!周家的粮食那么贵,也有人买!”
消息纷纷传开,看戏的商贾全都懵了,
“怎么回事?”
“咱们北荒老百姓,啥时候如此有钱了?”
“对啊!我那新粮的价格都比周全的米便宜一半,陈粮就更不必说了,白日都没有几个客人上门,怎么他那天价米,竟然有人要?”
“快去查查,是不是那周全故意找人来当托儿?我就不信,那么贵的东西,还有人买?”
若是在繁华的都城,周全高价的炭火和米粮,还可以卖得出去!
可在北荒,这穷苦之地,怎么可能呢?
就这样,周家的顾客全都被盯上了。
但很快,几日后,各家商贾打探出了实情。
而且,还有一个让这些人揪心的消息传来:
“东家,买东西的人不是周全安排的!起初是权贵家的娇小姐,还有县令的纨绔公子,他们好奇,让面生的下人去买,东西也没买多少,可能就是图个新鲜,听说是好东西,那自然要试试。”
“结果,炭火和粮食拿回去之后没几日,各家的管事们就都跑去周家订炭火跟粮食啦!”
“那几家还传来话给咱,说以后都要吃周家的米粮,他家的东西好,贵一些也无妨!”
“县令家也传话了,说日后县衙和县令家中的炭火,全订周家的,不用普通煤炭了,嫌咱们得呛鼻子!”
“啥?不是!这些大老爷们怎么有钱没地儿花了吗?”
刚得知此事的时候,有人质疑出声。
但很快,说话的人就闭嘴了。
还别较真,北荒其他人没钱,可那几大人家,哪个差钱?
吃最好的,喝最好的,简直就是北荒本地权贵们的标配啊!
好些个同行商贾受了影响,气得直拍大腿!
这些权贵都是北荒最值钱的固定主顾,要是跑了,他们手中的米粮生意可咋办?
靠街上吃一顿,顶三天的普通百姓吗?
至于炭火,也是大户人家才买的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