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可信之人
“一位少年剑客,有趣。”老者微笑着冲吴少点点头。
“而且此人道行不浅!”老者身后的道人模样的剑客道。
“能得到乌山三剑客一句不浅,你也是相当了不起了。”老者转头笑着对吴少道:“小哥莫怪,方才是我授意他试探你一下,唐突了。不过似小哥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成就,必是老天垂青,非功法、人力可致。”
这老者竟然一语道出了吴少功法的来历,这让吴少钦佩不已。太清宫的那些人,还有万千柏、鸿兴老怪那一帮,始终认为吴少是得了什么功法秘籍才成为剑客,而这老者见面不过数刻时间,所说之话便已接近真相,可见老者的见识比那些人强了何止一点。
“请问老先生可是‘李大官人’?”吴少开口道。
“‘李大官人’?呵呵,想必是那丫头告诉你的,不错,我便是‘李大官人’。”
吴少点点头:“不知青佩姑娘在哪里?请她出来一见,我有东西要奉还。”
老者呵呵一笑:“是不是你要找她送还宝剑?”
吴少有些诧异:“你怎么知道?”
“那丫头先前说过,不久有人会将宝剑送到‘李大官人’家,那人应该就是你吧?不过,她现在到京都去了,过几天才会回来。”
吴少一怔,略一思忖后道:“既然青佩姑娘不在,那我改日再来。”
鹿鸣宝剑是太古神器,天下觊觎之人太多了,眼前之人虽是青佩所说的“李大官人”,但这样的东西还是直接交给青佩本人更令人放心。
吴少说一声告辞,转身欲走,忽听身后有人说话。
“将宝剑留下再走。”
吴少回头看时,一道青色剑气正罩向自己,却是那个头戴一字巾的道人所发。
吴少不敢大意,站定身形,真力迅速鼓荡,也是一道剑气迎了上去。
“且慢!”那老者忽然道。
听到老者发话,那头带一字巾的道人所发的青光一撞吴少的剑气便回,随即收了真气。
老者回头道:“你不是不怕这位小哥不还宝剑?错了,此小哥绝对是个信人。”随即他又对吴少道:“小哥莫着急走,我倒有个主意,这里还有几间空房,粗茶淡饭也算充足,既然那丫头三五日便回,小哥何不住下等上几天?”
吴少摇摇头:“不,我还有其它事情,过几日我会再来,请李大官人告诉青佩姑娘回来后等我一等。”
说完,转身便走。
“主人难道不怕此人去而不回或者神剑在他手上再次丢失?”一见吴少出了大门,那一字巾道人忙道。
老者慢慢道:“此人虽然装束华丽,但满脸风尘,定是赶了不少路才来到这里,可算守信之人。方才你二人也先后出手,据我观察,凭他的实力,想从他那儿抢走宝剑也并不容易。”
一字巾道人低头道:“是。”
老者又道:“这位小哥是天然璞玉,只需略加雕琢,定能一飞冲天,可惜青佩这丫头不在,除此之外我们也无法留下他。”
吴少离开那所房子,在城中并未多停留,一出城便赶往赵遗等人等待的地方。
吴少当然不会同意那老者留下等青佩的建议,这位李大官人的住处虽然极为普通,他本人看上去也不是江湖武林人士,只是个和善的老头,但他的身边竟然伴着两个剑客高手,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那个普通人家也许并不普通,他住在那里恐怕晚上睡觉都不敢闭眼。
吴少也合计好了,青佩不在,他正好先去一趟兴正寺拿回二叔吴西岭留在那儿的东西,回头再到顺昌府,算算时间,大约来回需要五六天,那时青佩也许就回来了。
吴少汇合了赵遗、闻香、八拜便继续赶路,一边走,一边将进入顺昌府的经过说了一遍,闻香、八拜听说有两大剑客高手,均是吃了一惊,赵遗听了却默不作声。
吴少便问赵遗:“你说这老者是不是就是你曾说起的那人?”
赵遗点点头:“小小的顺昌府有这样一位大官人,十有八九此人就是那位昌王铁合,我记得他的先祖便被封为‘大官人’的,所谓‘李大官人’,可能只能为了掩人耳目,而且就你说的那人的神态来看,也符合昌王那些传说,听说他最会用人,属下多愿为他卖命,只是他住的地方略有些寒碜,这一点让我不十分肯定。”
吴少又问三人:“你们可听说过乌山三剑客的名头么?”
赵遗、闻香、八拜却都摇了摇头。
吴少一想也明白了,赵遗是皇家之后,不是江湖武林和修道界人士,闻香、八拜出身草莽,勉强算作武林人士,而那乌山三剑客可能是正经修道界人士,赵遗等又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名头?
顺昌古城外是一片绵延小山,吴少四人边走边谈,晚上便在树林边休息,然后再上马赶路,到了第二天傍晚,前面出现两条路,赵遗向三人告别,他的那处庄园正好在另一条路上。
说过几句告别的话,赵遗又特别叮嘱吴少,倘若有时间,可到他的庄园里盘桓几日,吴少很痛快地答应了,说实话,这位赵遗先生举止不俗,见闻广博,吴少倒很愿意与他相处。
赵遗一拱手,拨转马头跑出几步,却忽然停下了,复又拨转马头向吴少三人奔来。
“有人来了,恐怕是冲着我们来的。”赵遗不等三人询问便道出原因。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吴少等人也听见了,八拜笑道:“赵公子胆子忒小,怎么就知道是为了我们来的?”
“这马蹄声有特有的节奏,必定是军中战马,而且前面几骑马上的人轻若无物,必是道行高深的剑客,此处小路并无多少行人,不是为了我们又是为了谁?”
“我倒愿意与你赌三两银子,我说那只是过客。”
八拜话音刚落,便见有五六匹马奔了过来,但是只有三个人,这三个人如风一般一眨眼到了跟前。
一见马上的人,八拜立即傻眼了,他认出来了,其中两个正是在赵遗的居隅酒庄见过的罗门双真,这两个人到来,不是找他们又是找谁?
果然,那罗门双真一见四人,立即指着他们对另一骑上的人道:“就是他们!”
罗门双真中间一骑上的人问道:“你所说的拿剑的是谁?”
罗大湖指指吴少:“葛老,左边那个小子,右边那一男一女是造反的贼寇头领,中间那个就是那个居隅酒楼的老板。”
那被称为“葛老”的人率先跳下马来,罗氏双真也下了马,“葛老”旁若无人地对罗氏双真道:“那两个贼寇和酒楼老板交给你们,我来对付那小子。”
说着话,葛老上前几步,一指吴少:“乖乖将东西交出来,免得我失手伤了你。”
这位“葛老”一眼就看出四人中那青年和那位酒楼老板是剑客,另外两人不过是武林人士,根本不足虑,他相信罗门双真能够缠住酒楼老板,他只要出手拿下那少年,拿到宝剑,就可以转头帮助罗门双真拿下其它三人。
吴少几人先前见过罗门双真,眼见这两人对那位被称为“葛老”的人十分尊敬,便明白这位“葛老”恐怕很不一般。但见这位“葛老”年纪在五十开外,身形高大,一身朝廷官员常穿的绸缎便服,脸若红铜,神情冷漠,举手投足之间,隐隐有气旋流动,显然是道行已至极高境界的真气外露之像。
“阁下要什么?我可不认得你,也不记得拿过你什么东西。”吴少装作不明白的样子问道。其实听他方才说话,吴少已经明白这位“葛老”恐怕是为了太古神器而来。
“嘿嘿,小东西少跟我装傻充愣,我告诉你,一个月来我可是一直在寻找你的下落。”
吴少听说对方追寻他已经好久,不禁问道:“阁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