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听着青青的话,拿毛巾轻轻拍打掉她肩膀后头的雪。
视线在院子里扫了一圈,开口道:
“我琢磨着,等了望台那边建起来,咱们的院子也得再设计一番。
这冬日漫长,夜夜值守,实在耗费精力。
倒不如,在院子的三面院墙下,都设上一些陷阱。
要是真有人半夜翻进来,这陷阱不仅能阻拦一下,也能提前预警。”
他这么一说,陆青青也想起之前用过的那些陷阱。
当即眼前一亮,应了下来。
庄老头和孙月见两人自顾自商量起来,听了几句,就觉得头痛。
他们的性子,更适合研究研究医书,治病救人。
至于这种打打杀杀的事,实在不适合他们。
师徒二人默默进屋,往洗手盆里舀上热水。
又从锅里端了菜出来,这才到门口喊二人吃饭。
陆青青和秦朗进屋洗了手,一人一边坐在炕沿。
庄老头和孙月在家都是穿的拖鞋,这会直接脱了鞋,盘腿上炕。
今儿的午饭还算丰盛,两个素菜,一个肉菜,另外配一盘子馒头。
这饭是庄老头主厨,孙月打下手做出来的。
原本,按照他们的计划,是要好好歇上两天,先不做饭的。
但架不住,他们不找事,这事来找他们。
庄老头觉得,陆青青和秦朗忙里忙外的跑一天,总不好清汤寡水的吃。
他怕两人熬坏身子,这才爬起来做了三个菜一个粥。
忙活了一上午,陆青青和秦朗也都饿坏了。
当即一人一个白面馒头,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庄老头看两人吃得香,揉揉发酸的腰,觉得值了。
看看旁边只顾着喝粥的孙月,招呼她也多吃些。
孙月摇摇头,上午只清了清院子里的雪。
没怎么活动,这会也不饿。
四人吃完饭,陆青青和秦朗又出了门,两人去西边王老二的院子帮忙。
过去时,那了望台已经建的比人高了。
两人也没磨叽,直接上前帮忙。
一直干到天色快要暗下来,这处的了望台才建好。
为了省砖石,甚至连阶梯都没建。
想要上下,只能靠旁边架着的梯子。
为了这了望台能尽快用上,孙大海在陆青青的提议下。
领着人登上了望台,从上往下倒了不少水。
这种天气下,水没等淌下来,就已经结冰。
除了挡风屋的地面,不论是屋顶还是下边的柱子,都泼了水,最后形成厚厚一层冰。
这冰层加固过后,了望台今晚便能用了。
忙活完这边,孙大海让其余人都回去。
他又跑去东边院子,把这个法子告诉了那边。
天黑前,东边院子的了望台也建好了。
当晚,负责值守的人,便带着厚被子和汤婆子上了了望台。
陆青青和秦朗回到自己小院后,也没停下。
打算趁着天色还没彻底黑下来,按照之前防贼的法子,泼水加高院墙。
而屋里的庄老头和孙月,则成了最强辅助。
一锅锅的雪被烧化,舀到桶里提出来。
又被秦朗提上去,递给站在梯子最上方的陆青青。
随着一瓢瓢的水被浇上墙头,墙体越来越高。
等到天色彻底黑下来,南面的墙体才算完成。
四人收拾好东西回了屋,打算明儿接着干。
这日的晚饭,四人都没怎么折腾。
热了热馒头,配上从杂货铺子买的咸鸭蛋和小咸菜,简单吃了顿。
吃过饭,还要给马儿烧水。
陆青青蹲在灶口烧火,看着火苗一点点窜起来。
想了想,回屋取了几个地瓜和土豆出来,一个个塞进灶膛边缘。
这火势旺得很,再加上还得烧两锅水,不怕烤不熟。
闲着也是闲着,她又将凉馒头切片。
用木头签子穿上,放在灶膛的火上,慢慢烤脆、烤黄。
这种烤馒头片,小的时候外公给她烤过。
每年冬日,放了寒假在家。
她和外公外婆,都要围着炉子烤点东西吃。
有时候是馒头片,有时候是地瓜土豆,还有时候会烤个凉橘子之类的。
总之,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烤热点再吃下肚。
因此,这会看着旺盛的火苗,陆青青心思也动起来。
让秦朗举着馒头片烤着,她又去拿了调料过来。
等馒头片烤好后,往上撒上些盐、辣椒粉、孜然粉,再过一遍火。
如此,香料的味道也被激发出来。
吃起来,脆香中还带着些香辛料味。
在前两串馒头片烤好时,去喂马的庄老头和孙月也回来了。
闻着香味,都眼巴巴凑了过来。
陆青青把馒头片分成四份,一人两个。
四人蹲坐在灶膛旁,啃着干香的馒头片,只觉身上的寒气慢慢消散。
摘了厚帽子和围脖后,舒服地转了转脖子。
听着外头的风雪声越来越大,四人身前却被灶膛的火烤得发烫。
偶尔,灶膛里传出一声木柴燃烧发出的噼啪声。
等四人手里的馒头片吃完,锅里的水也差不多烧开了。
庄老头还有些意犹未尽,可想着晚饭已经吃了两个白面馒头。
刚才又吃了两片烤馒头,而灶膛里还烤着地瓜和土豆。
这才没再让青青再给他烤几个馒头片。
眼见水开了,秦朗起身将水舀到木桶里,放在一边。
又将早就准备好的干净雪块,倒进锅里。
倒满后,继续烧第二锅水,而后是第三锅水。
等三锅水全部烧开时,陆青青估摸着灶膛里闷着的地瓜和土豆,也已经熟了。
她拿烧火棍,将烤好的地瓜、土豆都扒拉出来。
看着烧的皱巴的外皮,便知道差不多了。
这会的地瓜和土豆都烫得很,她想拿起来看看熟没熟,被烫得又放下了。
庄老头闻着这香味,本来也想伸手。
见她被烫到,拿了块厚抹布,捏着个烤地瓜来到门口。
直接将热乎乎的烤地瓜,放到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