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君凌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切成细条,落在摊开的 “专项组进度报告” 上,却没驱散空气里的凝重。
李娜站在办公桌前,手里捏着刚整理好的 “陈默行动复盘”,以及医院安保升级后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完毕。
君凌没立刻说话,手指轻轻敲击着报告上 “洪家派人硬闯医院” 的字样,眉头拧成了川字。
他早料到洪家会为了李威动手 —— 毕竟李威握着空壳公司和海外资金的关键线索,是指向洪晓的核心证人。
可让他诧异的是,洪家的手段竟然这么 “简单粗暴”。
洪家在龙国扎根几十年,能做到横跨政商两界的大家族,靠的从来不是 “雇佣兵硬闯” 这种容易留下痕迹的方式。
按常理,他们更该用隐蔽手段,比如买通医院的后勤人员、篡改李威的用药记录,甚至制造 “医疗意外”,既能灭口,又能撇清关系。
可现在,他们接连派陈默这种 “外人” 正面突破,反而像慌了手脚,连基本的风险控制都顾不上了。
第一次派陈默伪装清洁工试探,第二次直接让陈默带枪硬闯,两次行动间隔短、漏洞多,连最基本的 “信息同步” 都没做好。
陈默甚至不知道李威的病房是假的。
这不像魏琴那种 “步步为营” 的风格,反而更像洪晓在 “瞎指挥”,说明洪家内部要么是意见不统一,要么是魏琴有别的目的,只能任由洪晓用这种 “笨办法” 冒险。
“太急了,也太蠢了。”
君凌低声自语,指尖从报告上移开,看向窗外。
Y 市的天际线清晰可见,可他眼里的担忧却没减少。
洪家的 “简单粗暴” 虽然容易应对,却也意味着他们已经没了耐心,接下来可能会用更极端的方式,毕竟 “狗急了会跳墙”,洪晓要是真被逼到绝路,说不定会做出更失控的事。
更让他揪心的是李威的状态。
李威依旧昏迷不醒。
医生说他的肺部创伤在恢复,但什么时候能醒、醒了之后能不能完整供述,都是未知数。
专项组手里虽然有王强的证词、刀哥阿力的口供,但这些证据并不能直接指向洪家,还需要李威的证词来串联。
李威昏迷得越久,洪家就越有时间想办法 “补刀”。
哪怕医院安保再严,也架不住洪家持续试探,万一哪天出现疏漏,比如被人混进医护队伍,后果不堪设想。
李娜看着君凌紧锁的眉头,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却没主动开口。
她跟着君凌办案多年,清楚他思考时不喜欢被打断,只需要等他拿定主意。
过了大概五分钟,君凌终于收回目光,看向李娜,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沉稳:
“继续加强防备。”
“明白!”
李娜立刻点头,
“另外,让技术科把李威手机里的数据再梳理一遍,尤其是他跟海外账户的聊天记录,说不定能找到比证词更直接的证据。”
君凌补充道,“还有王强,他刚醒没多久,让民警多跟他聊聊,看看能不能想起更多洪家的细节,比如空壳公司的注册地址、对接人的名字,这些都能跟现有证据对上。”
李娜应下后,转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君凌突然又开口:
“告诉医院,快让李威醒过来。我们等不起,洪家也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是!”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安静,君凌拿起桌上的茶杯,却没喝。
他知道,现在的防备只是 “被动应对”,要想真正掌握主动权,还是得等李威醒过来。
而洪家的 “简单粗暴”,虽然暂时暴露了弱点,却也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炸开。
傍晚的 Y 市街头,下班人流还没散去,自行车铃声、小贩叫卖声混在一起,透着烟火气。
杨墨走在人行道上,手里捏着刚买的蔬菜,脑子里还在回想上次陈严找他谈心的内容。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在他拐进小区旁的窄巷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轻响。
杨墨心里一紧,刚要回头,就见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男人从斜后方快步走来,嘴角挂着冷笑,动作快得像阵风。
“小心!”
杨墨的本能比思维快,他猛地向右侧身,手里的蔬菜袋 “哗啦” 掉在地上,西红柿滚了一地。
几乎同时,男人手里的小刀划过他的衣角,刀刃在夕阳下闪了一下冷光,扎进旁边的墙里,留下一个浅坑。
杨墨的后背瞬间冒了层冷汗,他盯着男人,刚要喊人,对方却没再动手,只是用刀尖指了指他,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威胁:
“杨秘书,给你带句话,再好好想想,别给自个儿找不痛快。”
说完,男人拔下墙上的小刀,转身就往巷口跑,动作利落得不像普通混混。
他没往人流多的主街跑,反而钻进了旁边更窄的岔路,显然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
杨墨站在原地,心跳得飞快,手里还攥着刚才掉落的胡萝卜,直到巷口传来脚步声,他才回过神。
其实,从杨墨走出单位大门开始,就有两名便衣一直跟在他身后。
这是李娜特意安排的。
上次陈严找杨墨谈心后,李娜就意识到,杨墨很可能成为洪家的 “威胁目标”,所以专门派了人暗中保护。
刚才男人动手时,两名便衣就在巷口的报刊亭后。
男人转身逃跑,其中一名便衣立刻跟了上去,另一名则快步走到杨墨身边,亮出证件:
“杨秘书,别担心,我们是警察,已经有人跟上去了。您没事吧?”
杨墨看着证件上的 “警察” 字样,紧绷的神经才稍微放松,他摇了摇头,声音还有点发颤:
“我没事…… ”
“您先回家,后续需要您回忆下男人的特征 —— 身高、声音,还有他说的每一句话。”
便衣捡起蔬菜递给他,语气沉稳。
另一边,追击的便衣正贴着老旧居民楼的墙根,快速追进岔路。
岔路里堆满了废弃家具,光线昏暗,他能看到前方黑色连帽衫的影子在杂物间穿梭,对方跑起来不慌不忙,还时不时回头观察,显然有反追踪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