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穿着一件时髦呢子大衣的陈雪茹就从屋里走了出来。
她看到徐建国,眼睛一亮,脸上立刻绽放出明媚的笑容。
“建国,你来啦。”
她很自然地走上前,伸手挽住了徐建国的胳膊,姿态亲昵。
然后,她才看向一旁的徐慧珍,笑着说:
“慧珍姐,你看,我就说建国肯定会来吧。”
徐慧珍看着他们俩这亲密的样子,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就掩饰过去了,只是笑着点点头。
“是啊,还是雪茹你了解建国。”
陈雪茹拉着徐建国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问:
“事情办完了?”
“办完了。”
徐建国点点头。
“怎么样?顺利吗?”
陈雪茹又问。
“还行。”
徐建国言简意赅。
他不想在徐慧珍面前谈论太多关于生意上的事。
进了屋,一股暖气扑面而来。
两个小家伙,徐一鸣和陈忆萱,正坐在地毯上玩积木。
徐一鸣像个小哥哥一样,把自己搭好的小房子推到妹妹面前,奶声奶气地说:
“妹妹,看,房子。”
陈忆萱则咿咿呀呀地拍着小手,一把就把小房子给推倒了,然后咯咯地笑了起来。
徐一鸣也不生气,又耐心地重新搭起来。
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徐建国的心一下子就软了。
所有的疲惫和算计,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他走过去,把两个孩子都抱了起来,一边一个,在他们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徐慧珍看着这一幕,眼里满是羡慕。
她由衷地感叹道:
“雪茹,你这日子过得可真是舒坦。”
“再看看建国,多有本事,什么事到了他手里,都跟玩儿似的。就说这奶粉的事,我愁得好几天没睡好觉,他一句话就给解决了。”
她看着徐建国,越看越觉得这个男人不一般。
以前在四合院的时候,只觉得他比院里其他人能干点,会来事儿。
现在跳出那个环境再看,才发现,这何止是能干,简直就是手眼通天了。
陈雪茹听到徐慧珍夸徐建国,脸上也露出了与有荣焉的得意笑容。
她瞟了一眼徐建国,嘴角上扬,语气里带着几分炫耀。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男人。”
这话一出口,屋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微妙。
徐慧珍的表情僵了一下,干笑了两声,没接话。
徐建国则是有些无奈地看了陈雪茹一眼。
这个女人,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宣示主权。
陈雪茹却不以为意,她拉着徐慧珍在沙发上坐下,热情地给她倒了杯茶。
“慧珍姐,你别光羡慕我,你也该对自己好点。”
她开始以一个成功女性的姿态,给徐慧珍传授起了人生经验。
徐建国对她们女人的话题不感兴趣,他陪着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眼看天色不早了,便准备带徐一鸣回家。
他跟陈雪茹打了声招呼,陈雪茹还有些意犹未尽,想留他吃饭。
“这才几点就走啊,吃完饭再走吧,我让刘妈多做几个菜。”
“不了,还得回去呢。”
徐建国说道,
“今天从你这儿拿了这么多衣服,我得赶紧给一鸣穿上,回去让他妈也高兴高兴。”
他故意这么说,也是为了提醒一下陈雪茹。
陈雪茹果然撇了撇嘴,有些不高兴,但也没再强留。
徐建国抱着徐一鸣,又跟徐慧珍告了别,这才走出了小院。
临走前,他对徐慧珍说:
“嫂子,奶粉的事你别操心了,我心里有数。”
“哎,好,好!”
徐慧珍连连点头,心里对徐建国充满了感激。
看着徐建国骑车远去的背影,徐慧珍心里感慨万千。
人跟人,真是不能比啊。
徐建国带着儿子一走,屋子里顿时就清静了不少。
陈雪茹送走了徐建国,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一些,重新回到沙发上坐下。
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对面若有所思的徐慧珍,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
“慧珍姐,你是不是觉得我刚才说话太直接了?”
徐慧珍回过神来,连忙摆手。
“没有没有,雪茹你别误会,我就是……”
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陈雪茹却是一副“我早就看透你了”的表情。
她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很认真地看着徐慧珍。
“慧珍姐,咱们俩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就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你啊,就是活得太累了。”
徐慧珍愣了一下,随即苦笑了一声。
“累?谁不想活得轻松点?可我这情况,能不累吗?”
她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
“我跟你不一样,你是有家底的人,就算什么都不干,也饿不着。我不行啊,我跟全无,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手停口就停。现在又添了个孩子,花钱的地方更多了,我们不拼命干,拿什么养家糊口?”
陈雪茹听了,却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家底?那都是老黄历了。”
她指了指自己,
“我现在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我自己挣来的。我跟你说,女人啊,不能总想着依靠男人,得有自己的事业,得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看我,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多自在。”
她看着徐慧珍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布衣,微微皱了皱眉。
“慧珍姐,不是我说你,你也该拾掇拾掇自己了。你看看你,天天守着那个小酒馆,操心这操心那,把自己熬得跟个黄脸婆似的,图什么呢?”
“再说了,你家那个蔡全无,我看他就是个闷葫芦,锯嘴的锯子,一天到晚说不了三句话。你跟他在一起,不觉得闷得慌吗?”
陈雪茹的话,说得又直接又尖锐,一点情面都没留。
徐慧珍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承认陈雪茹说得有道理,她也羡慕陈雪茹这种光鲜亮丽、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是,羡慕归羡慕,她做不到。
她的骨子里,还是个传统的女人。
她觉得,女人就该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为家里操劳,为丈夫分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至于打扮自己,享受生活,那是等日子过好了以后才考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