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赢无忧和吕雉也来到了城门口。她们乔装打扮,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考生,赢无忧心中满是欣慰。
“吕姐姐,你看这些年轻人,他们就是大秦的未来。”赢无忧轻声说道。
“公主所言极是,只是不知这些人中,能有多少真正成为大秦的栋梁。”吕雉眼中透着期待。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原来是一位考生因为没有带足身份证明,被守城士兵阻拦。赢无忧走上前去,轻声询问情况,然后对士兵说道:“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让他先进城吧,后续再补齐证明即可。”
士兵见这位女子气质不凡,虽心中疑惑,但还是听从了她的话。那考生感激不已,连忙道谢。赢无忧望着他的背影,对吕雉说道:“这入学考试,考的不仅是学识,更是人心。”
回到宫中,赢无忧又开始忙碌起来。她要确保学院的一切准备工作都万无一失。
暮色中的李斯府邸传来瓷器碎裂声。李许一脚踢翻青铜灯架,火星溅上东墙悬挂的《秦律疏议》帛书。
\"父亲当真要送妹妹去当王室的玩物?\"青年愤怒的推翻了了案几,\"扶苏公子向来主张宽刑缓政,与我们法家理念背道而驰!\"
李斯用玉尺挑起燃烧的帛书,看火舌将法家箴言吞没成灰。\"你以为为父在卖女求荣?\"他突然将玉尺重重敲在案几上。
“扶苏公子仁厚,将来必成大器。如今朝堂暗流涌动,我送你妹妹入王室,是为我们李家寻一条后路。”李斯目光冷峻,声音低沉。
李许握紧拳头,满脸不甘,“可这牺牲妹妹的幸福,值得吗?”
李斯长叹一声,缓缓说道:“在这乱世之中,儿女情长又算得了什么。为了家族的兴衰,为了法家的传承,有些牺牲在所难免。”
李许沉默良久,缓缓开口:“父亲,我想入军营。”
“你大哥回来后就能坐上邢律司司长一职,你妹妹也将嫁入王室,你这个时候去军营?”李斯问道。
李斯看着李许,眉头微皱,“你去军营能有什么作为?安稳待在府中,将来也好帮衬你大哥。”
李许挺直脊背,目光坚定,“父亲,我不想只依靠家族庇佑。军营是磨炼人的地方,我想去那里建功立业,为李家增添荣耀。再者,如今朝堂斗争激烈,若我能在军中有所建树,也能为家族多一份保障。”
李斯凝视着李许,许久,缓缓点头,“既然你有此决心,为父便成全你。但你要记住,在军营中切不可冲动行事,一切以大局为重。”
李许拱手行礼,“父亲放心,我定不会让您失望。”于是,李许开始着手准备前往军营之事。
而此时,朝堂上的斗争也愈发激烈。
“大王,如今旧臣势力仍在暗中涌动,若不加以制衡,恐生变故。”冯去疾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王微微点头:“此事寡人已有考量,学院的建立便是为了培养新的人才,打破旧有的格局。只是这过程,还需徐徐图之。”
冯去疾点点头,明白了秦王的用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宫廷内外一片繁忙景象,众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唯有李斯例外。他已休养了整整半个月。
这日,李斯请求进宫面圣。尽管秦王已经解除了李斯廷尉的职务,但他们之间毕竟有着多年的君臣情分。对于李斯的求见,秦王并未直接拒绝,而是决定接见他。
当李斯再次站在秦王面前时,秦王不禁注意到他明显变老了许多。岁月的痕迹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秦王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感慨。然而,秦王并未言语,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李斯开口。
李斯见状,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道:“大王,关于公子扶苏的婚事,您有何看法?”
秦王坐在巍峨的宫殿之上,目光冷峻地看着阶下跪着的李斯。宫廷之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无法驱散这令人窒息的氛围。
“寡人竟不知你何时成了宗藩司的人了?”秦王冰冷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带着丝丝寒意。
李斯伏在地上,额头触上冰冷的金砖,一缕白发垂落下来,显得格外凄凉。他并没有被秦王的质问所吓倒,沉稳地说道:“臣闻殷商傅说举于版筑,周室太公钓于渭滨。今公子年逾弱冠,当择贤良淑女以固国本。”他的声音虽低沉,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秦王的目光紧紧盯着李斯,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出一丝破绽。他太了解眼前这个老臣了,曾经,他们携手共进,为大秦的统一大业出谋划策,彻夜推演《谏逐客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那时的李斯,布衣芒鞋却敢直斥宗室弊政,意气风发,是何等的狂放与自信。而如今,这个被削去廷尉印绶的老狐狸,竟然将主意打到了公子扶苏的婚事上,秦王怎能不警惕。
“微臣的幼女及笄三年,犹在闺中,且一直对公子扶苏心生爱慕。”李斯依旧平静地说着,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秦王听后,脸色愈发阴沉。他站起身来,缓缓走下台阶,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李斯的心上。“李斯,你可知你在说什么?扶苏乃寡人的长子,他的婚事关乎大秦的未来,岂容你随意插手!”秦王的声音中带着怒火。
李斯抬起头,直视着秦王的眼睛,毫不畏惧地说道:“大王,臣对大秦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小女虽无倾国倾城之貌,但知书达理,温柔贤淑,若能与公子扶苏结成连理,必能辅佐公子,为大秦的江山社稷贡献一份力量。”
秦王停下脚步,沉思片刻后说道:“你以为,仅凭你这几句话,就能让寡人答应这门婚事?你别忘了,你如今已不再是廷尉,只是一个文书郎而已。”
李斯再次伏地,恳切地说:“大王,臣虽已失势,但对大秦的忠诚从未改变。臣深知自己犯下过错,如今只希望能为大秦做最后一点贡献。小女与公子扶苏的婚事,并非为了臣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大秦的稳定与繁荣。公子扶苏宅心仁厚,心怀天下,将来必是大秦的明君,小女能陪伴在他身边,定当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