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原大理国都城阳苴咩城。武松、关胜、吴玠、方杰、段正严等一众将领都驻扎于此。
此时的武松已收到来自京师武植传来的诏令,他向众将宣读了武植及朝廷的决议。
当段正严听到自己的大理国被划设为大明帝国的大理路时,眼中还是闪过一丝黯然。
这大理国毕竟是自家先祖段思平自唐朝时期便创建的,已存续了数百年之久,其历史较之那中原前朝宋朝要长得多,未曾想在自己手中终结了。
不过段正严转念一想,原本自己虽贵为大理国国主,可大理国实则长期被高氏一族把控,自己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如今失去了大理国国主之位,却获封明朝的侯爵爵位,相较当初做那有名无实的大理国主,可要自在得多,念及于此,他心中才渐渐释然。
武松宣读诏令完毕后,目光望向一旁的吴玠,沉声说道:“吴将军,陛下对你寄予厚望,望你在我等撤军之后,能保这新附于大明三路之地的安稳!”
吴玠拱手抱拳道:“大帅放心,有五万将士与末将在此驻守,末将定不负陛下所托,守好这片新地域!”
此时的吴玠刚至而立之年,正值年轻力壮、意气风发之际。原本他虽贵为东部都督府的右都督,职位看似显赫,然而这都督府仅有练兵、治军之权,并无统兵作战之权。
他身为右都督,若得不到朝廷准许,也无法统兵作战。如今武植任命他统兵五万驻守西南之地,这正中他下怀,给了他大展身手的绝佳机会。
吴阶可没忘记,在朝堂上,武植帝座身后那幅硕大的亚洲地图,西南地区除了大理、交趾、蒲甘王朝外,向外还有真腊、占婆等诸多国家。
到时只要能寻个借口,领兵将这些国家征服,纳入大明版图,那无疑又是一件大功。
西南大军在阳苴咩城休整了三日之后,吴玠率领五万将士向永昌府进发,而关胜也带领着广南西路、梓州路、夔州路等各路驻军开始返程。
等两路大军离开后,武松与方杰、庞万春等一众将领,率领着熊武、天武两支大军,也踏上了班师回朝的路途。
在武松及众将率军返回京师时,众多百姓见自家大明帝国又一次对外征战凯旋,都自发地夹道欢迎。
他们在归来的士兵中寻到了自家亲人。显然,此次攻灭西南三国,大明军队呈碾压之势,己方伤亡极小。
京师百姓望着眼前雄赳赳、气昂昂的明军将士,不禁感叹道:“我大明皇帝陛下,当真是武力非凡之人啊!记得陛下尚未登基前,便常年率军对外征战,从平定西夏开始,直至攻灭辽国、金国等诸多国家,一路可谓攻无不克,当真神武!”
一旁,一位身着儒服的老者听后,点头称是:“是啊,陛下的确神武。”
老者身旁的年轻书生听闻两人的谈论,不禁脱口而出:“当今陛下登基已然三年,至今尚未确立年号。依在下之见,不妨就称陛下为‘神武大帝’,倒也贴切。”
“神武大帝!”老者及身旁的百姓听闻这般称呼,眼中顿时一亮。
“不错,不错,此名号着实贴合当今陛下的所作所为。”老者不禁哈哈大笑。一旁众多百姓听了,也纷纷点头称是。
渐渐地,武植“神武大帝”的名号先是在京师传扬开来,而后逐渐朝着大明帝国广袤的疆土扩散。
皇宫之内,当武植听闻大明百姓尊称自己为“神武大帝”时,脸上不禁浮现出欣慰的笑意。
能得到治下百姓的认可,他觉得自己多年南征北战的种种付出,都算得上物有所值。
随即,在早朝上,武植向群臣宣告将自己的帝号定为“神武”,并以登基那一年作为起始点,开启纪年,定为“神武元年”。
春去秋来,自大明王朝覆灭西南三国,已然过去了一年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大明帝国并未再次对外征战。
只因此时大明帝国的疆域广袤无垠,辖地面积达到了1500多万平方公里。而要掌管如此庞大的帝国,各路信息传递极为不便,传达各种政令都面临重重困难。
于是,早在一年前,武植下令朝廷成立科学院,并将自己前世记忆中的各类工业技术整理成书册,交付科学院进行研究。
在诸多研究项目里,蒸汽机的研发无疑是重中之重。为使这领先时代数百年的蒸汽机械得以问世,武植于大明帝国境内颁布诏令,广纳天下英才,召集了大批能工巧匠。不仅如此,他还时常亲自投身其中。
帝国科学院内,身为皇帝的武植此刻并未忙于处理政务,而是身着便服,专注地指挥着一众工匠调试蒸汽机。
随着武植一声令下,工匠们迅速各司其职,紧张且有序地展开操作。
“轰轰轰”,伴随着一位工匠添入炭火,火势越烧越旺,蒸汽机的活塞开始富有节奏地运动,蒸汽从气孔中呼呼排出,整个机器逐渐顺畅运转起来。
周边的工匠们目睹此景,眼中流露出兴奋之色。他们历经近两年时间精心完善,好不容易才将各个零件组装完毕,今日终于迎来调试时刻。
然而正当众人满怀喜悦之时,武植却突然眉头紧皱。他看到蒸汽机运转速度加快,其各部位竟逐渐发红。
武植神色一凛,立刻高声疾呼:“立刻停止运行,所有人立刻散开!”一众工匠听到武植的命令,面露疑惑之色。
众工匠虽然心有不解,可武植身为帝王,在听到命令后,他们不敢迟疑,纷纷迅速散开,并停止了对蒸汽机的操作,那位负责添火的工匠也赶忙停下添加炭火的动作。
就在众多工匠刚刚走开,“啪”的一声脆响,蒸汽机的一个转轴终究承受不住高温,轰然断裂开来。
断裂的转轴带着巨大的冲击力飞射而出,险些击中附近的一名工匠。众人皆惊出一身冷汗,若不是武植反应迅速,后果不堪设想。
一众工匠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年多的心血,却没能让这蒸汽机成功调试,不禁面露沮丧之色。
武植见此情形,看着众多工匠脸上那难掩的失落,却爽朗地哈哈大笑道:“各位,其实咱们已然成功造出了这蒸汽机,只不过部分材料尚绪改进罢了,诸位又何必如此灰心丧气呢?”
众人听闻武植这番激励的话语,才纷纷重新打起精神。
随后,武植将前世记忆中的冷钢锻造之法,详细地告知了众工匠,指导他们重新打造蒸汽机的各个转轴。终于,在神武六年,第一台蒸汽机成功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