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在2001年以后,国内的电影发行制度,由以前的行政级别的发行制度,改成了国际通行的院线制发行。
但是,那个时候的票房数字,水分仍然很大。
当时各影院瞒报的票房比例很高。
在新世纪初,北美好莱坞的六大公司联合起来对国内的票房数字表示异议,还特地委托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最终审计的结果是,隐瞒票房达到了票房的两成。
对于这个数字,各个影院很痛快的就承认了。
所以那个时候,季宇宁就觉得国内那些影院隐瞒的票房收入,绝不会是两成,他觉得至少是五成以上,甚至更多。
“施姐呀,这次你去京城,和中影签订这次的发行协议。
发行协议里面的票房分成比例是不会变的,但是今年发行的时间,还有首轮上映的城市以及院线等等,还需要双方进行协商。
还有就是,我希望加上这样的条款,比如,我们的电影首次在国内按照分账的形式发行上映,我们希望委托一些中介机构,对票房进行监督和审计,这主要是为了规范国内的院线发行,保障国内第1次采取分账发行好莱坞大片的票房的真实性。”
“现在国内电影改制这个时机,实际上是有点儿晚了,92年的时候,国内的电影观众还能有上百亿人次。但这两年电影观众下降的特别厉害。
这有点儿像北美好莱坞70年代初的时候,但70年代初,那个时候北美好莱坞票房最低的时候,每年的观影人次也能达到8亿以上。不过那个时候,好莱坞的几大公司他们是促成北美搞了一个限制电视台自制节目的法案。
北美好莱坞从70年代初开始,经过80年代,到现在,每年的观影人次是逐步往上走的。
但国内这次我估计够呛,即便今年改制,未来若干年,这个局面恐怕也不会好转,观影人次只会越来越少。”
前世国内电影市场观影人次,到1999年,是降到了不到3亿人次。而到了2003年最低的时候,才仅仅7000多万人次。
“香江今年的票房总额,恐怕也要降到10亿港币以内了,香江电影的好日子,估计也过去了,未来几年也会往下走。
好在好莱坞的票房是往上走的。而我们在好莱坞所占的份额是最高的。”
“不过,施姐啊,未来我判断好莱坞的票房的上涨幅度会是很大的,这个幅度会远远超过80年代增长的幅度,所以我们麒麟电影的板块将会比以前增长的更多,虽然其中的华语片份额会减少。
当然国内的电影未来肯定会好转,而且未来我始终认为,国内的电影市场会相当于好莱坞电影市场,甚至超过它。”
8月19日,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几天时间里,约人到报名点咨询,当时的场景被形容为“万人赶考公务员”。最终,约4400人报考了30多个国家机关的490个公务员名额。
此后,公务员考试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此前的今年6月,人事部下发《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这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
季宇宁在香江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他明白这意味着,未来将会出现一个新词,那就是他前世几乎所有国内的大学毕业生都会念叨的一个词,那就是“考公”。
10月6日,周四。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下午13点,京城时间10月6日下午19点,瑞典文学院宣布了199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是来自华夏的季宇宁。
小季同志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3位华夏人,此前的两位,是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
小季同志同时也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5位华人。
当然,他还是第1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夏人。
前世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只有11位。
瑞典文学院在公布获奖者的名单的同时,也发布了相应的赞词。
赞词是:褒扬这位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在华语文学,英语文学以及法语文学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代表作品包括:诗集《一代人》,《季宇宁小说戏剧作品精选》,《活着》,《英国病人》。
通常诺贝尔奖文学奖获得者的赞词,是针对某几个作品,比如诗歌,小说或者戏剧作品的点评。
但也有针对作者在文学创作生涯中的地位和成就进行褒奖。
季宇宁属于后者。因为他的代表作品太多了。
而所列出来的这四部代表作品,已经算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最多的了。
这四部作品,也是这些年来,季宇宁的麒麟出版社在海外翻译出版他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
所列的四部作品香,有三部是华语文学作品,而只有一部是英语文学作品。
季宇宁此次获奖,还创造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历史上的记录,也就是他成为了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获奖的年龄只有38岁。
此前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英国作家诗人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其在1907年获奖时的年龄为41岁。
小季同志生生的把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通常获奖者都是老头或者老太太的奖项,拉低到了30多岁这个年龄段。
前世获得199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是日本的大江健三郎。
这一次,小季同志算是把这个奖从日本人手里夺过来了。当然1968年如果舒先生没有去世的话,那个奖应当是华夏人的,而不会是日本的川端康成的。
所以小季同志觉得这还是蛮公平的。
在10月6日晚上,国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临近结束的时段,插播了季宇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个新闻。
消息一出,立刻轰动了全国。
毕竟季宇宁算得上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最根正苗红的国内第一人了。
这个消息,同时也轰动了整个世界。
毕竟小季同志本人的知名度,甚至比诺贝尔奖本身还要高。
10月9日,刚刚在京城出席了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会与国际儒学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大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季宇宁同志,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专门安排的现场采访。
“在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颁发的这94年里,正是我们国家白话小说最繁荣的时期。
这就像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先秦文学,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样的文学时期。
在20世纪这已经过去的90多年里,众多的华语文学大师,就如星辰般闪耀在这个世界上。
而我,仅仅是一个华语文学的后来者。那些光彩夺目的名字,都是让我衷心服膺的。
那么,为什么那些前辈大师们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为什么是我这个后学晚辈获得了这个奖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国家真正开始发展起来了。
所以,那些奖也就巴巴的送上来了。
所以,不是我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而是诺贝尔文学奖配得上我的国了,是诺贝尔文学奖,配得上这个新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