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图纸,一张是木质的钻床,分为横钻和竖钻,竖钻可以用来给木板钻孔,而横钻,就可以给一根长一些的木料进行钻孔,比如制作算盘珠子的圆木。
这种钻床结构简单,脚踏板通过几根皮带,连接着钻床上面的一块圆板,而圆板上固定着金属钻头,踩动脚踏板,圆板快速转动,带动钻头,就可以一点点地在木头上进行打孔——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孔径的要求,更换不同尺寸的钻头。
第二张是用于木料切削的车床,同样使用脚踏踏板带来的动力,不同的是,转动的不是钻头,而是等待切削的木料。
这种车床使用前,将木料固定在转盘上,脚踏板踩动时,转盘带动木料旋转,而切削的刀具就放在木料的一侧,操作的族人可以将这些刀具小心地推向木料,就可以完成切削工作。
第三种就是磨床了,依然使用脚踏动力,磨床最明显的是有两个圆盘,一大一小,脚踏板带动大圆盘,大圆盘上面用皮带连接着小圆盘,小圆盘则是一块表面粗糙的石头,转动时,可以将需要打磨的石料、金属或者木头进行磨制,达到想要的效果。
另外,那种桶状的大量打磨的器械,也被设计了出来。
熊木看着成了“熊猫眼”但精神亢奋的族长,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自己昨晚也没有怎么睡得着,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这些器械的事情,还没有什么眉目呢,族长就一下拿了三张图纸过来。
这让熊木不得不感慨,努力在天赋面前,真的一颗粟米也不值。
不过不管怎么说,熊洪族长提供的图纸虽然有些地方看起来并不像靠谱的样子,但大体的思路和原理却是非常清晰的,只要略微修改一下,就能立马制作出来。
木工坊和锻打坊(冶炼坊)同时行动起来,熊木和熊山亲自制作,两天的时间,这几种器械便经过调整、测试,制作了出来。
熊洪看着眼前正在演示的工匠,不由点头称赞。
“真不错,有了这些器械,我们很多耗费时间的东西,就能大大加快制作速度了,”熊洪不吝赞美,狠狠地夸了木工坊和锻打坊的匠人们,“现在,先做一个算盘出来,看一看速度。”
一截直径三厘米、长四十厘米的细木棍,被固定在钻床上,皮带先转动了一下,确定了这根木棍的圆心,并在圆心处点了一个点;随后,操作的匠人缓缓踩动踏板,带动钻头旋转,并接触木棍一端,沿着圆心往里面钻去。
“这种钻法,钻头越长,制作的难度也就越大,我们现在最长只能将钻头伸出二十厘米多一点,再长,钻头就不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了,”熊木的话语伴随着钻木头的“吱吱”声,传到熊洪耳中,“我们这段时间再对这些器械进行改进,看一看能不能钻的更长更深。”
熊洪点点头,这种钻床毕竟是新出现的事物,就算出点问题,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这根木棍两头便被钻穿,钻头的直径正好比穿珠子的柱子要大一点,也就省去了对钻孔打磨的步骤。
木棍钻好后,就放到车床上,这次车床上有四个刀头,一次性可以再木棍上切削出四个木珠。不过并不是一下将木棍切断的,而是留一点,这样就不用对木棍进行调整,可以连续作业。
切削下来的木棍,由于刀头是个箭头的形状,所以相邻珠子之间并不是圆柱状,而是类似于鼓的那种形状,轻轻一掰,这些珠子便掉了下来,随后收集起来,送到磨桶里进行打磨。
而经过抛光、上油、组装之后的算盘,才最终由熊洪交给了熊巫。很快,随着熊巫的推广,这种算盘也成为了部落木工坊,春耕之后的第一件批量生产的工具。
……
凌河两岸的风景在眼前飞速地后退,熊洪感受着甲板上的暖风,心情也是愉悦了起来。
不用操心部落各种工坊的任务进展,也不需教这些族人学会珠算,这些细碎的活,都交给熊巫去办吧。而熊洪这次探索,可谓是一场带着目的的“旅行”。
决定部落的发展方向、保卫部落安全、让族人衣食充足地生活在部落里,这是一个族长应该干的事情,况且现在的熊部落,除了一些很专业的事情,他需要先进行示范,剩下具体的工作,就不用他亲力亲为,底下自然有人去干。
所以他可以带着探索队四处探索,为部落未来的发展拓展更加丰富的资源和空间,而部落的稳定,则是由部落这些一丝不苟的队长们在具体执行着。
“族长,航行了一个上午,是否需要通知后方的船只,让大家停下来休息片刻,吃过午饭后继续前进?”水鱼来到船首,找到正在看着岸边风景的熊洪,“快到正午了,族长也到船舱里吃点东西吧。”
“好,看了一个上午,肚子也有些饿了,”熊洪收回目光,看着眼前这个一年多就被晒的黑黝黝的族人,“通知后方船只下锚,注意船只之间的距离,不要碰上了。”
水鱼转身领命而去,他先是给桅杆上的了望哨传去消息,收到消息的了望哨,连忙打出旗语,重复三遍,紧跟在后面的船只,收到下锚的命令后,也以旗语予以回应。
不一会儿,熊洪便感觉到船身轻微地摇动了一下,他知道这是船只下锚停泊在河流中央,便向船尾走去,去观察一下凌河的流速。
虽然有着顺流而下的便利,但大半天的航行,还是让船底十六名划桨的族人感觉到一些疲惫。毕竟凌河的速度很慢,要不是有这么多族人在划船桨,光靠顺流而下的速度,半天时间,根本行驶不了多远。
船上严禁生火,中午又没有时间靠岸,那就只能将船上储存的肉干、鱼干还有一起提前做熟的其他食物来作为午餐。要想吃的更好,只能等到晚上,靠岸休息的时候,再犒劳一下自己的肚子。
“两岸的空地应该还有不少,光是从部落往石村的这一小段路程,我们就从南岸发现十来处能够开发成耕地的荒野,”水鱼显得很是高兴,半年没有乘船出来,整天只能待在造船坊里,现在好不容易跟随族长外出探索,而且又是乘着自己最喜欢的船只,心情自然很好。
“等这次探索回来,是不是就可以准备对南岸进行更远距离的探索了?”
“没错,今年主要的任务就是这两个,探索南方和凌河下游,而最难最不好预估危险的,只有对南边的探索。”
南岸跟北岸的情况相似,甚至比北岸的树木还要茂密,而且熊洪估计,越往南,植被的覆盖率可能就越高,这就意味着南方到处都有着茂密的森林,凶猛的野兽也会更多,再加上不明的地形,前往南方探索的危险性就很难掌握。
熊洪从船舱旁边的食盒里,掏出一份黍米糕和咸鸭蛋,打开包裹着的麻布,捻起一块就放到嘴中慢慢品尝着,这些黍米糕是昨晚才蒸好的,趁着软糯的时候,用木棍舂捣,再撒上一些盐,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份“美食”。
“口感真差,不过味道还算不错”,熊洪在脑海里默默地说了一句,这种黍米糕尝起来就有点硬了,没有昨晚刚刚蒸好的时候那么软糯,但配合上咸鸭蛋,再加上一小块肉干,也足以填饱肚皮,让自己不觉得饿。
“探索南方啊,我能跟族长一起行动吗?”
对于未知的地方,水鱼也充满了好奇,只不过当初在水部落的时候,能够探索的范围就那么大,而到了熊部落,周围的地方都给探索过了,更远的地方,可能并不适合船只的前往。
“南方的河流情况,现在还没有任何头绪,而且你的船只还需要担负凌河、白河的航运任务,如果真去南方探索,今年我们是没有带船的打算。”
虽然知道这样会很伤水鱼的积极性,但事实就是如此,去南方探索,面对未知的情况,使用对河流、水域依赖性极大的船只,并不算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明白,船只是个大问题,”水鱼摇头苦笑,知道熊洪跟他说的什么意思,要是他跟着族长一起去探索,那船队怎么办?运输怎么办?所以熊洪即便是知道水鱼想要去更远的地方,他也只能先稳住他,让他这段时间先待在部落,等时机成熟,再带他们一起去探索。
而且关于探索,熊洪也有自己的规划。现在不同于以往,探索的目的也大为不同。放在以往,探索就是去陌生的地方捕猎、寻找更多的食物采集点,最终的目的只是带回食物而已。
可对现在的熊部落来说,物资已经非常丰富,食物基本上是不缺的,就算现在一点粮食也不种,但依靠去年的收成,也能再撑到年底,不用担心大家饿肚子的情况,探索的条件也就具备了。
这个阶段不断探索的原因,一个是为了部落有更广阔的安全领地用于族人活动,另一个就是能够发现更多可以在现在或者未来用的上的资源:土地、森林、矿产、河流等。
随着部落的规模越来越大,领地也会越来越辽阔,对自己领地的了解,也会促使族人去进行探索。所以这个阶段,就需要组建多支探索队伍——而这,就是熊洪今年接下来要做的工作,组建更多支探索队伍,构建领地的安全基础,并且收集部落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