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巷子里
大娘热情道:“两位感觉怎么样,我这小院是不是很漂亮,这两进的小院才三千块钱可划算了。”
“一大家子都能住得下,而且生活很方便啊,出门走几步就是学校,对面就是供销社买东西方便……”
位置上是没问题的,靠路边的院子确实贵一点,而且距离纺织厂,供销社学校都很近,这要是买下来的话以后是方便。
姜衡想到刚才进院子后,那有些不踏实的感觉,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目光紧锁着有些心虚的人,想到后世那些卖房子套路,随口说了句:“大娘,你这个院子确实不错,不过为什么便宜了好几百。”
“我之前看了一个,跟你这个差不多,要三千六七呢,你这个是便宜了大几百,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司念不由得看了他一眼,这是他们看的第一个院子,他为什么说之前看到过,之前应该没看到过才对。
老妇人面上一紧,眼神躲闪着不敢看他们。
姜衡看在眼里,心里瞬间有了数,这院子怕是有猫腻,有猫腻的房子,就是再便宜也是不能买下来的。
“大娘,我们还是再看看吧。”
“诶等等,你们既然发现了,那我就跟你们说实话,其实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就是去年来这里租房子的小夫妻吵架了。”
“女的就上吊死了,后来这房子就不好租出去,我就想着便宜点卖掉算了,没想到你会看出来,不过谁家房子下面不死人啊。”
老妇人振振有词道:“那以前打仗的时候,到处都是死人啊,这些房子下面都有的,其实买下来有了人气就好了。”
“我看你这个后生阳气就足,住在这里肯定能镇得住。”
姜衡差点要气笑了,上吊死人的房子是大凶,这是买房最大忌讳,他怎么可能去冒险,这人当他是个傻子不成。
脸不由得沉下来,拉着媳妇转身就走,声音传过来:“不用了,我买了是要一家子住,不是为了多个闹鬼的玩意。”
老妇人忙追了上来,面露着急道:“等等后生,价钱我们再好好商量商量,实在不成的话,你看两千五成不。”
“不用了,这院子我们不要。”
姜衡直接拒绝了,去供销社买了点糖果瓜子,跟媳妇叮嘱了几句,让她去巷子口大树下,找个理由跟那些大爷大妈聊聊。
要买房子的话,自然是直接找街里街坊打听,有些事能瞒得住外人,可瞒不住一个巷子的人,这样一来买房子更稳当。
司念明白他的意思了,两人白天就到处溜达打听,晚上就去旅社凑合住着。
三天过去,还真让他们找到个合适的,价钱合适位置也可以,院子里还能种果树和菜家里吃,最重要的是有水井很方便。
姜衡怕那口井不安全,让人改造了下,封上井口改成拿着压水井,这样糯糯来了调皮也不会危险。
院子是两进的小院子,前院厨房厢房柴房都有,院内是一棵杏子树一棵李子树,卫生间是在后院,后院主要是菜地……
司念也很喜欢,他们以后做生意的话,完全可以在前院做,不会吵到后院休息的人,虽然是在巷子里,但少见的有厕所是她最喜欢的。
镇子上比农村干净,但不方便的是巷子里没厕所,只能每天跑出来上,实在是不方便得很。
现在这家修好了厕所,在院子里就成,不用折腾跑出来更安全方便点。
最后谈下来的价格是三千二,七天内一次付清,双方签好合同付钱后,姜衡办完手续拿到钥匙一颗心踏实了。
他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独属于他们的家,以后孩子上学就来镇上,不用怕下雨天走泥泞的泥巴路多好啊。
两人站在属于他们的院子里,司念眼神还有些恍惚:“姜衡,我们真得……有房子了嘛,下雨天不会踩一脚泥巴的房子。”
“不用来镇上一趟,就要早早起来,想买什么随时就能买到是嘛。”
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有些做梦一样的不真实,他们居然也能在镇上买得起房子,真好真好啊。
姜衡将人抱在怀里,轻声说:“是,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没有人说三道四,我们只要把门关起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
“镇上方便很多,以后不用怕买不着东西,不用怕下雨出不来,更不用担心孩子上学路上不安全。”
离得近,他们可以每天送去上下学。
司念扑到他怀里哭了起来,在乡下虽然也还好,可到底那些不方便很让人苦恼,现在解决了,她心里的石头也算落了地。
吸了吸鼻子仰起头高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买菜回家庆祝下,以后有机会带糯糯来看看。”
“对了,这房子的事不可能一直瞒着,要是爹娘发现的话,你打算怎么跟他们说。”
姜衡平静道:“如实说,这本来就是我自己赚的钱,为我的小家买个房子,以后糯糯在镇上上学多正常的事。”
“家里弟弟妹妹不小了,我只是当大哥的,不是当爹的,他们要过什么日子自己赚去,没道理我赚钱给他们买房子吧。”
“我们小家才是第一位,其他的饿不死他们就成,以后能走到哪一步,能赚多少钱过什么日子,都是靠他们自己。”
司念窝在他怀里,只觉得很安心。
“好,我明白了,以后二弟三弟小妹有事的话,我们多搭把手就是。”
姜衡没吭声,实际上他不想去理那三个坑货,现在能让他们干活给工资,已经很对得起他们了,以后的事他们自己折腾去。
两人没闲着,又去置办烤炉之类的东西。
家里老房东留下些东西,桌椅板凳也能用,碗筷锅子之类的都要重新买,里里外外灰尘大也要全部收拾一遍。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好几天时间没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回到家,司念去家里忙活着,姜衡直接拉着板车去镇上送菜,顺道又去了家属楼外面卖菜。
这次不用他吆喝,看到他来了,一窝蜂人都围上来要卖菜,一板车的菜不到一小时就卖完了,有其他心思活络的也跟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