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英国的土地资本从15世纪就开始向商业资本转化,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是廉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做产业资本家呢?
这确实不失为一个答案,但还不足以让在座的各位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
诶!
“破虏之要,火器为先;火器之利,西洋为最。”
这话可是徐光启说的!
既然登莱镇和东江镇都不惜重金来雅兰城订购战船和火器,说明他们认可我们的军事工业。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从火器入手,向他们阐明工业化的力量呢……
想到这里,李国助组织了一会语言,终于开口说道:
“我想起来了!是我的老师引导并鼓励我投资手工业生产的。”
徐光启一怔,赶忙喝茶帮助咽下了口中未嚼烂的食物,尽量平静地道:
“敢问尊师是何方高人?”
“我有两位授业恩师。”
李国助说着,侧身抱拳,遥敬恩师,
“一位是许仪后,我的医术就是跟他学的。”
“万历援朝之时,他曾向朝廷提供过日本的军事情报。”
“估计各位大人都听说过他吧?”
“想不到小友的授业恩师竟是这位义士!”
沈有容突然激动地道,
“难怪小友不走私、不抢劫,宁愿来这苦寒之地垦荒呢。”
“看来是许义士不想让你成为祸害大明沿海的海寇呀!”
“呃……呵呵……”
李国助不得不佩服沈有容的脑补能力,
“许老师的确反对我做走私贸易,更不希望我成为海盗。”
“但这还不足以给我来这苦寒之地垦荒的动力。”
“实际上,引导并鼓励我来这里垦荒的,是另一位老师。”
“哦,这位老师又是何方高人?”徐光启忙问道。
“敢问玄扈先生知道欧罗巴有个叫英格兰的国家吗?”李国助反问。
徐光启皱眉回想了片刻,摇头道:“好像没听说过……小友能否给个提示?”
“它是一个岛国,与欧罗巴的大陆部分隔海相望,地理关系可以类比大明与日本。”
徐光启不知道英国,让李国助感到有点意外,但他并未纠结此事。
“哦……好像《坤舆万国全图》上是有一个岛国,叫谙厄利亚,莫非就是你说的英格兰?”
徐光启若有所悟地道。
“没错。”李国助含笑颔首。
“这么说,你的这位恩师,是英格兰人?”徐光启马上就猜到了。
“是的,他原本是一位舟师,因为海难漂泊到了日本。”
李国助介绍起了廉司南旅居日本的前因后果,
“是德川家康救了他的性命,还封他做了武士。”
“我因为仰慕西洋的船坚炮利,请求家父帮我聘请他为老师。”
“但实际上,他教会我的东西远不止造船和铸炮。”
“所以他是怎样引导并鼓励你来这里垦荒的?”徐光启饶有兴趣地问道。
李国助莞尔一笑,终于上道了啊,于是开始循循善诱:
“15世纪,英格兰与大明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现象。”
“英格兰地主兼并土地是为了养羊,为毛纺织业提供原料,追求羊毛利润。”
“大明地主兼并土地有的是为了种桑养蚕,为丝织业提供原料,追求生丝利润。”
“有的是为了扩大棉花种植,为棉纺织业提供原料,追求棉花利润。”
“这类地主基本都集中在沿海省份,”
“内陆省份的地主兼并土地主要还是为了收更多的地租。”
“英格兰的土地兼并和大明的土地兼并都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
“大明的失地农民成了佃农、短工、长工、机工、流民。”
“英格兰的失地农民也成了佃农、短工、长工、机工、流民。”
“然而经过将近两百年的发展,到如今英格兰的这五类人群与大明却有了本质的区别。”
“大明的佃农对地主依附性强,可被地主随意夺佃。”
“英格兰却有《反驱逐法案》保护佃农利益。”
“大明的地租高达五至七成,且以实物地租为主。”
“英格兰的地租只有两三成,且以货币地租为主。”
“大明的佃农交租求生,剩余极少。”
“英格兰的佃农却在追求商业利益,有的积累了财富,开始成为农场主。”
“大明的短工只是被小农零散雇佣,英格兰的短工却被农场大量雇佣。”
“大明的短工被户籍束缚,难以跨区流动,英格兰的短工却可以自由迁徙。”
“大明短工的薪酬以实物为主,英格兰的短工却以货币工资为主。”
“大明的短工难以摆脱贫困,英格兰的短工则开始进入城市,成为机工。”
“大明的长工世代为主家服役,子女常沦为奴仆。”
“英格兰的长工却是自由雇佣,受法律保护。”
“大明的长工重复传统耕作,英格兰的长工却在改进农业技术。”
“大明的长工几乎没有任何上升通道。”
“英格兰的长工却可以积累财富,成为租地农场主。”
“大明的机工不是家庭作坊的雇工,便是官营匠户。”
“英格兰的机工多是手工工场的雇工。”
“大明的生产技术近乎停滞,英格兰机工却在积极改良生产技术。”
“大明的机工为匠籍世袭,被强制服役,英格兰的机工却可自由流动,受行会保护。”
“大明的流民规模越来越大,一旦出现叛乱,就会天下大乱。”
“英格兰的流民规模不大,有叛乱也容易镇压下去。”
“大明对流民只知镇压,英格兰却有《济贫法》强制流民劳动或迁移殖民地。”
“大明的流民没有活路,最后只能加入反贼。”
“英格兰的流民却有多种活路,主要流向城市的手工工场,成为机户,推动工业化。”
“玄扈先生以为这是为什么呢?”
徐光启接触西学,自然知道西洋历法,所以李国助跟他说“15世纪”也不怕他听不懂。
不过李国助还是不经意间说了一些现代词语,比如“农场”“殖民地”“手工工场”“工业化”等。
“呃……这个问题我一时还没有头绪,不过有几个词语,我倒是想请教小友,或许能帮助我想通其中关窍。”
果然李国助无意间说的几个现代词语还是困扰了徐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