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在这三条计策中,杨玄感只看到了洛阳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政治代表性,完全没有将目光放长远。】
【杨玄感以下策为上计,选择率兵攻打洛阳。】
{杨广不是挺忌惮杨玄感的吗?怎么还愿意把督运粮草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杨玄感来做啊!}
{杨广忌惮杨玄感是一回事,杨玄感的忠心和能力是另一回事。}
{忠心?主播不是刚刚说过,杨玄感都想要谋朝篡位了,这还能忠心?}
{我们要从杨广的角度来看,虽然杨广猜忌杨玄感,但是杨素和杨玄感在外人眼中可一直都是隋朝的大忠臣!}
{也就是说在杨广的角度来看,杨玄感还能算是个忠臣?}
{这个确实啊,杨玄感虽然不喜欢杨广的猜忌,可是这种对于帝王的抱怨,杨玄感这种谨慎的人,是不可能随便说给别人听的。}
{杨玄感想要刺杀杨广的这件事,也就只有他的叔叔杨慎知道,杨慎也绝对不会出卖自己的小侄子。}
{可是杨广都不好好的想想吗?他都这么猜忌杨玄感了,杨玄感怎么可能还会对他忠心耿耿呢?}
{皇帝都是很自信的,再说了,杨广可是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明君来着,在他看来,自己这么圣明,这些大臣们不可能背叛他的。}
{知道杨玄感是忠心的,还是要打压猜忌人家?}
{皇帝们都是这个样子,帝王心术嘛!}
{再说了,杨家的势力确实有点过大了,皇帝忌惮也是很正常的。}
{杨玄感竟然真的在粮草上动手脚啊!}
{杨广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先入为主,在杨广看来,杨玄感是个忠臣啊,再说了,运送粮草的路上确实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杨玄感的里有找的足够充分,足够合理,杨广也是不可能起疑心的吧?}
{可是杨广的疑心明明也很重的!}
{所以杨玄感的这次谋反,一定要快速的掌握主动权才行,杨广那边,他根本就瞒不了多久!}
{李密!}
{李密好像也挺厉害的!}
{不是好像,李密就是挺厉害的!}
{我怎么记得之前看过的电视剧里面,李密是个很没用的人。}
{李密也是出身贵族好不好,自小就被隋炀帝杨广忌惮呢!}
{李密出身谁家啊!}
{他是蒲山公李宽的儿子,李宽也是当初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同样都是开国功臣的儿子,杨玄感就很受重用,可是李密却好像不是很出名。}
{呼叫主播!}
三国时期。
刘备看着天幕挑挑眉,心道:要是比谋天下,他们家的孔明可是不会输给任何人,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对策,也敢于当初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相提并论?
刘备之前就很重视诸葛亮,经过了天幕上讲述的他对于自己家的忠心之后,那更是欢喜的不得了!
哼,天幕之前还夸赞孔明是最好的谋士和丞相,结果现在随便来了个人,就想碰瓷我家的诸葛丞相了吗?
“孔明啊,你看看着三个计策怎么样啊?”刘备慢悠悠的喝了口酒,笑眯眯的问道。
作为刘备身边最受重用的谋士,诸葛亮也看出了自家主公在笑容之下掩藏的不高兴。
诸葛亮暗地里轻笑着摇摇头,唉,自从天幕说过了三国的事情之后,他就像是整个阵营中的团宠一样被所有人供着,现在有人提一提隆中对,主公都要为他打抱不平了。
“主公,亮以为,这几条计策确实是很有效的计策,也是对当时的杨玄感来说,最可行的几条路。”
听见这两人的谈话,帐中所有人都饶有兴趣的停下了说话的声音,等待着诸葛亮发表自己的看法。
虽然经过了这些天的相处,他们都见识到了诸葛亮的厉害,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又愿意承认自己逊色于别人呢?
诸葛亮也没管帐中人竖起的耳朵,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正如天幕上的欣欣小淑女所言,这三条中,北据幽州才是最好的策略,当时的隋朝虽然起义频发,但是隋炀帝毕竟还是正统的皇帝,杨玄感起兵,在伦理道德上首先便站不住。”
诸葛亮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隋炀帝还是隋朝最正统的皇帝,他现在不在京中,才是杨玄感能够有底气起兵的最直接原因,若是隋炀帝回到洛阳,那么这个优势就会大大被削弱,甚至会荡然无存!”
“再说第二策,长安本就是隋朝的故都,又有商业发达的大兴城作为后盾,占据长安,不仅有了根据地,还能凭借潼关之险与隋朝分庭抗礼,可以在隋炀帝回到洛阳安然归位之后,将之前起兵的优势放到最大!”
“至于最后这一策,就要看运气是否站在杨玄感这边了,若是他能够在隋炀帝回来之前占据洛阳,那还有希望,若是隋炀帝及时回转,那么此战必败无疑!”
曹操却有不同的意见:“孔明此言差矣,虽然天幕上并没有透露杨玄感起兵有多少人,但是操以为,不论怎么算,都不可能敌得过杨广带出去的隋朝大军,就算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阵亡了一部分,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操以为,这第三策,是万万没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曹操捋着胡子,眼中满是精光。
曹操可不会将自己的性命与运气挂钩,若是他面对这种情况,他是绝对不会选择第三策的!
在他看来,这种没有把握的事情就是在玩儿命,他可是要保留有用之身,平定天下的!
诸葛亮虽然也不喜欢这种没有十足把握的计策,但是对于当时的杨玄感来说,这三策,确实算得上是取得天下的良策!
若是杨玄感选了第一策或者第二策,隋朝的江山可能从在这个时候开始就要陷入群雄并起的局面了,哪还能再撑上个四五年!
只不过,诸葛亮不是曹操,杨玄感也不是曹操,杨玄感的选择,注定了他的此次起兵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