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君对荆平安很信任,但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所以转眼间,秦燕君又不免担心起来。
虽然说失去的城池不断地被收复,是天大好消息。
但西海府和洛京之间有几千里的距离,战报传递有时间的延迟,毕竟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发生,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如何。
以至于秦燕君越想心里就越不踏实。
毕竟一国的事情太多,也不能只解决西海府的事情,几位大臣又把国内其他的事情汇报一些。
不过秦燕君的心思现在都在西海府的战事上,对其他的也都心不在焉。
只要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就让六部的官员自行处理。
也不知过了多久,秦燕君都有些不耐烦了,毕竟他现在根本就没有心思处理其他的事情。
就在这时,赵洛匆匆地来到御书房,直接无视几个朝中大臣,毕竟上一段时间,他们还想置他于死地,这仇,赵洛一直记在心里。
赵洛看向荆平安,立即跪下汇报道:“陛下,西海府有战报来了。”
秦燕君闻言立即坐直了身体,双目绽放光彩。
其他几位大臣,脸色不禁有些难看,尤其是兵部尚书萧青烈。
作为对战场情况最了解的兵部,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收到最终的战报。
而内卫已经收到了,所以他们对内卫忌惮不是没有原因的。
“战报上说什么?”秦燕君强忍着心中的紧张,沉声问道。
这是他成为皇帝以后,第一次对外战争,如果输,不免产生很多不好影响。
只见赵洛摊开后照着宣读道:“延兴元年四月十五,北武侯,御北军主帅,小王爷秦燕北,率兵围攻贺州城,一战破城,收复贺州城,至此,被西夷攻占的所有的城池全部收复。”
“后洛京侍卫军宁云霆,率领一万骑兵,日夜兼程,绕过西海府,进攻西夷瀚海城,一战破城,占据瀚海城。”
“西夷大将军李明浩率领残余大军五万余人,越过贺山山脉,逃至瀚海城。”
“被洛京侍卫军,西海府大军,御北军,前后夹击西夷大军,李明浩战死,仅剩下四万大军逃回西夷。”
“此战大捷,北华将士共杀,抓捕西夷大军二十万人,致使西夷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目前暂时占据瀚海城,暂作修整。”
听着这份战报,御书房内众人都目瞪口呆,这战报实在是有些太惊人了。
要知道那可是二十万的西夷大军。
仅仅一战,就斩杀了如此多的西夷士兵,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现在北华大军不仅收复失地,还攻占西夷的重城,瀚海城。
几人对视一眼,均难掩心中的惊喜与骇然。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几位尚书大人的起身向秦燕君恭贺。
这反应,让本来想恭贺的周福瞧得一愣一愣。
这拍马屁不是他最擅长的,什么时候被这些大臣抢了去。
然而秦燕君似乎还未反应过来,他俨然被这突然的喜讯惊得有些呆住了。
良久,他这才迟疑地问道:“朕……没听错吧?是大捷?西海府大捷?”
赵洛立即躬身说道:“陛下,非但是大捷,而且还是北华王朝罕见的大捷。”
“现在攻占瀚海城,以后西夷的大门就对我们北华王朝敞开,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威胁到西夷的王城,川西城。”
“这捷报真的没有错?”秦燕君又不相信的问道。
“陛下,没错,经过内卫再三核查,我想兵部应该很快就会收到西海府那边战报。”赵洛立即一脸肯定的说道。
他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拿这件事情开玩笑。
“好,干得好……”秦燕君缓缓闭上眼睛,长长吐了口气。
接着,睁开眼睛,忽然一拍龙案,十分激动兴奋。
秦燕君看向兵部尚书指示道:“萧青烈,速速将这则捷报传遍洛京,洛京急需一场大捷来稳定人心。”
萧青烈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臣保证一个时辰,让整个洛京都知道这个天大好消息。”
“好……”秦燕君连连点头,
很快洛京城内街道上出现了一支队伍,一边敲锣打鼓,一边高兴地大声呐喊。
顿时引来了无数北华百姓好奇。
“是不是又发生什么事了?”一个百姓一脸担忧问道。
“看这些人如此高兴,应该不是什么坏事情……”
队伍中一名官员来到空旷热闹的地方,大声喊道:“西海府大捷,北武侯……”
那官员把捷报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周围围观的百姓听到这捷报,无一不是目瞪口呆,比秦燕君和几位大臣还要严重。
要知道今年三月的时候,西夷大军来势汹汹,短短月余便一连占据了西海府一半以上的城池。
可如今,仅仅只过了一个多月,北华大军不仅收复了所有失地,还反攻进入西夷。
形势快速急转,让人一时间接受不了。
“消息属实么?莫不是朝廷放出来糊弄咱们的消息吧?”
有些人忍不住问道。
“放屁,肯定是真的,连北武侯都出马了,这捷报定然错不了。”
“要知道北武侯可是马踏草原,覆灭北戎王庭部落的大英雄,这小小的西夷,还不是手到擒来。”其他人立即反驳道。
只见那名官员大笑道:“说得不错,此次正是北武侯率领众将士不畏生死,奋勇杀敌,才取得如此大捷。”
“太好了……”
周围的百姓大声欢呼,兴奋万分。
他们简直难以相信,那位年轻的北武侯,竟然再一次的创造了奇迹。
帅兵收复失地,并且反攻西夷,占领瀚海城,这对于北华王朝来说可是开疆拓土之功。
这份功绩,可足以超过很多成名多年的名将。
“好了,捷报已经读完,大家可以告诉你们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安心,北华王朝有如此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士兵,你们可以安心的生活。”
“陛下万岁。”那官员接着高声喊道。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百姓的高呼声,一次超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