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镇根据地这几天呈现出一片繁华而忙碌的景象。
随着六个工厂的正式开工,红山村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些未能进入工厂工作的老百姓也有各自的任务安排,如种田、开荒等,
总之,整个根据地都处于一种充实的忙碌状态。
此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正在进行中,那就是建设红山机场。
自上次任务完成后,战斗机林枫到现在还没有兑换出来呢。
而红山机场作为特种团的第一个机场,
同时也是这个平行时空的八路军的第一个军用机场。
按照林枫的规划。
红山机场的第一期工程将包括两条跑道和一个简易指挥塔。
未来根据需要再逐步扩大规模。
特种团根据地目前拥有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建设一个机场并非难事。
而且,由于当前的飞机发动机主要以螺旋桨为主,对机场的要求相对较低。
在平原地带,只要地面平整,有时甚至可以在没有跑道的情况下让飞机起飞降落。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喷气机时代将对机场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特种团决定采用水泥跑道来建设红山机场,以确保其永久性和实用性。
幸运的是,红山镇已经拥有了一个水泥工厂,已经开始生产水泥,
但目前产量还不大,所以在建设红山机场的这几天里。
特种团的后勤部队投入了大量人力。
他们不辞辛劳地寻找砂石进行辅助铺设,先在关键区域使用上了水泥。
随着后面水泥生产的逐渐推进,机场再全部升级成水泥材料。
于是,经过五、六天的高效建设。
在特种团后勤部强大的执行力和老百姓们的大力支持下。
红山机场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处于最后的收尾阶段。
今天,陈怡特意来向林枫报告这一喜讯。
她对林枫说道:“团长,红山机场已经建设完毕,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工作。
预计再经过三、四天的调试和人员熟练训练,机场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说完后,陈怡又好奇地问:“团长啊,我也很想看看我们特种团的战斗机啊!”
林枫听后非常高兴,对机场的建设速度表示满意,并笑道:
“放心,陈怡,等机场完全建好后,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二人聊了会天,陈怡就走出去了。
不久,萧雅抱着一个文件夹走进了林枫的办公室。
她对林枫报告:“团长,最近前来投奔红山镇的老百姓和难民数量有所减少。
但每天仍然有不少老百姓加入我们红山镇根据地。
今天早上经过统计,我们红山镇根据地的老百姓人口已经突破了十万大关了呢。”
肖雅说完后,又不禁感叹一声,继续说道:
“团长,我真的不敢想象,
我们红山镇根据地从一个小村庄,
前段时间人口增长到5万,现在又飙升到了10万。
这老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啊。”
林枫一听红山镇根据地人口已经突破了10万,也是大吃一惊,心中感慨万千。
他没想到,自从红山村保卫战以来,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
红山镇的人口就从当初的2万增加到了现在的10万。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2500多老百姓涌入红山镇根据地。
特别是在十几天前。
每天前来投奔的人数更是达到了高峰,有四五千人之多,拖家带口,其中更多的是难民。
而现在,每天前来投奔的人数已经减少到了几十个甚至十几个。
说明红山镇根据地的人口增长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10万人口,这已经相当于一个大城镇的规模了。
在这个年代,甚至可以算是一个县城级别。
红山镇根据地附近的阳泉县或其他县城,人口最多也不过几万或十来万。
而特种团的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老百姓前来谋生。
一方面是因为其战功赫赫的威名。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根据地建设得繁荣昌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林枫现在深感成就感满满。
来到这个平行时空,还是在抗战时代。
他肩负着多重责任:首要的是抗击日寇,保卫国家。
其次,他一直在推动文化和弘扬汉文化,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更为直接的是,他保护了很多爱苦的老百姓,确保他们的安全。
如今,他的根据地吸引了这么多老百姓前来。
这不仅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领导下的特种团保护能力的认可。
这让林枫感到无比自豪。
他明白,在抗战时期,无数老百姓因战乱而遭受苦难,流离失所,甚至失去生命。
因此,随着特种团的日益壮大,林枫心中涌起了一个强烈的愿望。
他要进一步扩大根据地的范围,护佑更多的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此时这种愿望在他心中前所未有地强烈。
就在这时,林枫脑海中的系统声音响起:
“叮咚!恭喜宿主,红山镇根据地老百姓人口已突破10万。
特奖励宿主特级棉花种子若干。
备注:特级棉花种子产量是一般棉花产量的5倍。
但仅在红山镇根据地范围内种植才能达到此产量。”
“此外,奖励2套中型一千千瓦柴油发动机及使用手册。
以及一套五十千瓦功率的广播电台和1套扩音喇叭,附带使用手册1套。”
林枫听到系统发出的奖励提示后,真是大吃一惊,心中充满了惊喜!
他没想到红山镇根据地人口达到10万后,竟然再次触发了系统的奖励机制。
回想起上一次人口达到5万时获得的奖励。
那是6套工厂设备,为根据地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而这一次的奖励,更是别出心裁,让林枫倍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