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帮忙的乡亲,院子里渐渐恢复了宁静。只剩下周伟等十几个侄子们还在忙碌地收拾着最后的物品。他们笑呵呵地对柳琦鎏说道:“琦鎏叔,我们把院子收拾收拾吧!”
柳琦鎏点点头,感激地说:“好吧!麻烦你们了,把桌椅板凳安置好,院子收拾干净。”
周伟等人立刻行动起来,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搬桌子,有的收椅子,还有的拿着扫帚清扫地面。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变得整洁有序,仿佛刚才那场热闹的宴席从未发生过。
柳琦鎏看着这些年轻人认真工作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尽管有些亲戚对他持有怀疑和敌意,但还是有许多人在默默地支持着他。为了表达感谢,他从屋里拿出十条石林烟递给周伟:“收拾完了,把这些烟你们弟兄们分了吧!”
周伟接过烟,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谢谢琦鎏叔!”其他几个侄子也纷纷围了过来,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他们迅速将烟分发完毕,然后高高兴兴地拿着烟离开了院子。
看着侄子们离去的背影,柳琦鎏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他知道,虽然这段时间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在大家的帮助下,舅舅的丧事总算顺利进行到了这一步。
接下来,柳琦鎏又找到了周家几个嫂子,让她们帮忙处理剩下的食物。他走到厨房,看到几口大锅里还剩有不少大锅菜和馒头。柳琦鎏对几位嫂子说:“嫂子们,这些饭菜你们帮忙打包一下,分给各家带回去吧。”
几位嫂子欣然答应:“好的,琦鎏,你去休息一下,这里交给我们。”
在几位嫂子的帮助下,大锅菜和馒头被分别打包成小份,分给了前来帮忙的亲戚们。分完后,还剩下满满一锅菜,柳琦鎏决定把这些剩下的饭菜送给邻居们。他亲自端着菜盆,敲开了几家邻居的门,微笑着说:“这是我们今天剩下的饭菜,大家拿一些回去吧。”
邻居们纷纷接过饭菜,感激地说:“谢谢你,琦鎏,真是辛苦你了。”
至此,柳琦鎏舅舅的丧事才算告一段落。夜幕降临,院子里恢复了平静。柳琦鎏站在门口,望着远处的田野,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明天还有复二的事情需要处理。
复二就是出殡后第二天,近门家属上坟,整理坟头,添土圆坟,并打落坟头上直立的幡。这是当地的习俗,也是对逝者的又一次敬意与告别。
柳琦鎏回到屋里,找到母亲商量明天的安排。“妈,明天我们要去给舅舅上坟,整理坟头,添土圆坟。”他轻声说道。
母亲点了点头:“是啊,琦鎏,这些都是必须做的。我们得准备一些工具,铲子、铁锹什么的,还要带上祭品。”
柳琦鎏接着说:“我已经准备好了,明天早上我们就出发。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整的。”
母亲叹了口气:“这几天你也累坏了,早点休息吧,养足精神明天再去。”
柳琦鎏感激地看着母亲:“妈,您也早点休息。有您在身边,我心里踏实多了。”
在这片宁静的夜色中,柳琦鎏感受到了难得的平和。尽管舅舅的离世带来了许多悲伤和忙碌,但看到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帮助的场景,他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他深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亲情和邻里之间的友情都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明天将是新的开始,虽然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但柳琦鎏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一切都会顺利进行。他闭上眼睛,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舅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和祝福。
忙碌了好几天,柳琦鎏原本以为复二可能也就只有自己一家人参加。舅舅的堂兄弟们和他们的子侄大概不会再来了,因为周庆三兄弟没有提到复二的事,周伟等侄子们也没有说要去复二。所以柳琦鎏在计划中就没有安排这些人的参与。
然而,第二天早晨八点,当柳琦鎏来到舅舅家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院子里已经站满了舅舅近门的侄子们和侄媳妇们,大家带着烧纸祭品,脸上洋溢着庄重而肃穆的表情。很快,柳琦鎏四个姨姨家的孩子们也陆续赶到,他们带着铁锹等工具,准备一同前往坟地。
“琦鎏叔,我们都在这儿呢!”周伟热情地招呼道。
柳琦鎏心中既惊讶又感动:“没想到你们都来了,谢谢大家。”
一行人一路放着炮仗,浩浩荡荡地步行前往坟地。田野里的玉米杆随风轻摆,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为逝者送行。天空湛蓝,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宁静与祥和。
到达坟地后,大家开始祭奠仪式。香烛点燃,供品摆放整齐,柳琦鎏和母亲跪在坟前,口中念念有词,祈求舅舅的灵魂得到安息。祭奠完毕后,周伟等人纷纷离开,只剩下柳琦鎏和他的几个表兄弟。
“来吧,咱们把坟头整理一下。”柳琦鎏对表兄弟们说道。
大家齐心协力,用铁锹铲去杂草,平整土地,再用铲子将新土一层层铺在坟头上,使坟头更加坚固。最后,柳琦鎏拿起一根木棍,轻轻地打落坟头上直立的幡,完成了最后的仪式。
回到舅舅家,柳琦鎏发现周庆三兄弟端坐在屋门前,表情严肃。柳琦鎏立刻意识到,这是要喝复二酒。
“大哥,你们这是……”柳琦鎏试探性地问道。
周庆点了点头:“是啊,复二酒总得喝一杯。”
柳琦鎏迅速安排周伟等人布置桌椅,采购酒菜,并让几位嫂子准备中午饭。大家立刻行动起来,不一会儿,酒席便准备妥当。
三桌酒席间,大家谈论着不同的话题。嫂子们一桌谈论着柳琦鎏顺利办完了舅舅的丧事,语气中充满了欣慰和支持。
“琦鎏这孩子真是不容易啊,这几天为了舅舅的事情忙前忙后,累得不成样子。”一位嫂子感叹道。
另一桌的侄子们则在低声议论着柳琦鎏的不合作,导致周庆三兄弟主导了家族事务,又一次占了上风。
“要是柳琦鎏能听我们的,事情就不会这么复杂了。”一个侄子抱怨道。
周庆三兄弟等几个堂兄弟则在谈论柳琦鎏继承舅舅遗产的事。很快,话题变得越来越尖锐,气氛也逐渐紧张起来。
周庆和周芬两个人吵得脸红脖子粗。周庆指着院子哭泣着说:“要不是你不配合,我就会联合柳琦鎏的二姨用两万拿下柳琦鎏舅舅的遗产。”
周芬不甘示弱:“你要是听我的,花三万元也会把柳琦鎏舅舅的遗产抢过来。”
两人越说越激动,情绪几乎失控。周庆用手指点着这块宅基地,声音颤抖:“这片院子明天就不姓周了,改姓柳了。”
周芬更是愤怒,抓起一辆自行车狠狠地扔了出去,吓得那些侄子们和嫂子们纷纷鸟兽散。
柳琦鎏静静地伫立在房间的一隅,犹如一尊冷漠的雕像。他的眼神犀利而冷峻,仿佛能穿透眼前这场荒谬至极的闹剧,将一切虚伪与丑陋尽收眼底。周庆和周芬的争吵声此起彼伏,那尖锐刺耳的声音如同狂暴的雷鸣,不断冲击着他的耳膜,令他感到一阵阵厌恶。可他却宛若置身于另一个宁静的世界,内心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早就预料到,舅舅的遗产会成为家族内部矛盾的导火索。这些堂侄们,平日里看似和和气气,亲如一家,可一旦涉及到利益,那伪善的面具便瞬间脱落,立刻就露出了贪婪的真面目。周庆和周芬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仿佛那笔遗产是他们天经地义应得的,仿佛柳琦鎏这个真正的继承人根本不存在一样。他们激烈地争吵着,互相指责对方的贪婪和无耻,却从未想过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可笑和丑陋。
可柳琦鎏心里清楚得很,舅舅的遗产早就名花有主了。经过六七天的坚持,四个姨姨已经和自己签订了协议,遗产已经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也算是对他多年来无私付出的回报。他为舅舅操持了那么多的事务,在舅舅生病期间,更是悉心照料,不离不弃。而这些堂侄们,却只会在舅舅健康的时候前来献殷勤,一旦舅舅倒下,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柳琦鎏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这些舅舅的堂侄们,以为闹一闹就能改变什么吗?他们太天真了。舅舅的遗产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这是既成事实,任凭他们怎么吵闹,都改变不了。周庆和周芬的争吵在他看来,不过是无意义的表演罢了,他们就像两只跳梁小丑,在舞台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愚蠢。
他双手抱胸,眼神中透着一丝冷漠。他不想去劝架,也不会去表态。他知道,这些堂侄们迟早会意识到,他们的争吵毫无意义。舅舅的遗产已经定了归属,他们再怎么挣扎,也改变不了什么。而他,只需要冷眼旁观,看着他们在这场闹剧中逐渐清醒过来。
柳琦鎏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有些无奈。他并不想看到家族内部闹成这样,他一直渴望家族成员之间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可他知道,这是人性的弱点,是利益面前的丑陋。在金钱和遗产面前,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往往会被掩盖,取而代之的是贪婪和自私。他只能选择沉默,选择冷眼旁观。因为他知道,任何的劝解和表态,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多余的。他只需要等待,等待这场闹剧结束,然后继续他自己的生活。
他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那些试图通过争吵和闹事来获取遗产的人,最终会一无所获。而他,会用自己的方式,纪念舅舅的恩情,并将舅舅的遗愿传承下去。他不会让舅舅失望,也不会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得逞。
周庆的几个堂兄弟发泄了一通后,将一本记录丧事花费的混乱账目交给了柳琦鎏,随后便各自回家了。柳琦鎏接过这本烂账,仔细翻看起来,发现账目中的漏洞实在太多,甚至有许多重复支出的项目,粗略估算下来,竟有多达两三万元的不合理花费。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叹:“这可真是乱七八糟,算了,既然已经如此,就随它去吧。”
没过多久,周芬去而复返,找到了柳琦鎏,告诉他坟头不小心损坏了别人家的玉米地,需要给主人家一些赔偿。“琦鎏,这事儿还得麻烦你跑一趟。”周芬有些尴尬地说道。柳琦鎏点头应允,随后便与周芬一同前往那位老乡家,经过一番交涉,最终赔给了人家二十多元钱。
回到家后,柳琦鎏正忙于收拾院子,突然接到周芬儿子的电话,说他父亲正在家发脾气。柳琦鎏心中一紧,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匆匆赶到周芬家。一进门,只见周芬躺在床上,满脸怒气,家里一片狼藉,门窗玻璃都被打碎,桌椅也乱七八糟地倒在地上。周家嫂子在一旁唉声叹气,满脸焦急。“琦鎏,他从你家回来就开始发脾气,怎么劝都不听。”周家嫂子无奈地说道。
柳琦鎏回想起周芬在酒席前抓起自行车扔出去的场景,再联想到周芬与周庆之间的争吵,心里大致明白了原因。他暗自觉得好笑,但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老兄,您别生气了,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值当了。”柳琦鎏轻声安抚道。
周芬长叹一声,坐起身来:“我知道,但这件事真的让我很生气。周家这一帮人真是太不争气了,唉,简直没法说!气死人了,老弟,让你看笑话了。”柳琦鎏轻轻拍了拍周芬的肩膀:“呵呵!我明白,老哥,真的让你们费心了。不过,老哥,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就认命吧!再生气也没用,倒不如放宽心,好好休息。”周芬点了点头,但脸上的怒气依旧未消。柳琦鎏见状,又继续劝慰了几句,这才离开周芬家。回家的路上,他心中不禁感慨,这周家的事儿真是让人头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