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言回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陷入了沉思。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厂里的局势错综复杂,深知多几个自己人总归是好的。
如今自己好不容易坐到了这个位置,若想更好地开展工作,为自己谋得更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拓展人脉。
李大山也没有辜负周言,进入厂里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凭借着在山里打猎练就的敏锐观察力和强壮体魄,迅速适应并融入到保卫科的工作当中。
李大山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自从周言帮他在厂里谋得一份工作,他便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
每天周言上班的时间,他总会提前站在保卫科门口。远远瞧见周言进厂的身影,他那朴实的脸上便会露出憨厚的笑容,直到周言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他才满心欢喜地去巡逻。
下班后,即便他的岗位不在厂门口,李大山也会特意绕到门口,目送周言下班。
他心里清楚,周言是技术研发部门的主任,自己不过是个从农村来的临时工,高攀不上周言。但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一眼周言,他也觉得十分满足。
周言自然也留意到了李大山的举动,心中对这个朴实的男人多了几分好感。明白,李大山的感恩是发自内心的,这种纯粹的情感在这个复杂的厂里显得尤为珍贵。
年底,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又略带期盼的氛围中,周言所在的钢铁厂也不例外。
然而,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厂内的平静。革委会收到一封举报信,信中指控钢铁厂的杨厂长是“走资派”。在那个特殊的敏感年代,这样的罪名一旦坐实,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革委会便展开行动,一群人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钢铁厂。彼时,周言和同事们刚吃完午饭,正在办公室外的阳光下惬意地聊天。
只见一群人神色严肃地冲进厂区,朝杨厂长办公室走去。周言心里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果不其然,他们眼睁睁看着杨厂长被带走,厂内瞬间炸开了锅。
同事们围聚在一起,满脸震惊与疑惑,七嘴八舌地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
杨厂长平日里对她关照有加,在工作上给予诸多指导和支持,是她敬重的领导。
周言不假思索,跟身边同事匆匆打个招呼,“不行,我得去看看情况。” 便立刻骑上自行车,火急火燎地赶往革委会。
到了革委会,周言没瞧见张浩。一打听才知道,张浩去下面乡镇办事了,傍晚才能回来。好在张浩的心腹刘勇认识周言,便安排她在张浩办公室等候。
等了许久,仍不见张浩归来,周言坐不住了,起身在革委会内踱步。正巧碰到刘勇,周言赶忙拉住他,焦急询问杨厂长的状况。
刘勇无奈地叹口气,低声说:“上面给杨厂长扣了个‘走资派’的帽子,现在正调查呢。”
周言眉头紧锁,又问:“你知道是谁举报的吗?” 刘勇摇头,“暂时还不清楚,不过看这架势,来者不善。”
周言接着问张浩何时回来,刘勇告知傍晚才会返回。
周言思索片刻,恳请刘勇:“刘勇,我能不能见见杨厂长?” 刘勇面露难色,但念及周言和张浩的关系,犹豫后还是答应了。
周言走进关押杨厂长的房间,看到平日意气风发的杨厂长此刻满脸疲惫,原本梳得整齐的头发也略显凌乱,中眼神透露出疲惫与无奈。轻声问:“杨厂长,您知道是什么人举报您吗?怎么会突然这样?”
杨厂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苦笑,缓缓说道:“言丫头,我真的是一头雾水啊。我一心为了厂里的发展,为了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努力争取资源,推动生产。平日里自认为行事公正,从未想过会有人给我扣上这么一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