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纬示意后面的人,那边从刚开始的震惊已经恢复到常态,新国起家大家都是知道的,一股三不管势力借助西夏拿下大辽,后又打下西夏驱逐西夏王。
现在若说这长公主之子出身大宋汴京,那这就有意思了。
顾廷烨看着人走进去心中出现了一个想法,他好像又可以立大功了,大新说来人是大新长公主的孩子,不管这孩子是收养还是亲生,只要是他弟弟那他就能谋划一二。
当天顾廷烨和桓王皇帝谋划良久,第二日他们为顾廷纬单独设宴,后面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一样,顾廷纬带着出使团从头到尾都没提他们之前定好的新要求。
只剩一天时间时几个使臣商量了一下,第二天顾廷纬重病,由新人顶上,送别宴的时候顾廷烨看到顾廷纬不在的时候就知道不对,刚打算去问两句,结果新国使团开口。
“来之前我皇曾言一岁换一岁,宋国新皇登基那今年的岁币便要重新送来,前任仁宗皇帝仁德,我皇审视感念,特为仁宗皇帝减免一成岁币。”
“今新皇登基减免取消,如今需按原本的数目送来,话已送到,因使团中的顾大人突发急症,如今需尽早回国,还请大宋皇帝见谅。”
使臣不卑不亢的说完,赵宗全差点没忍住,这都不是看不起他了,这是当面侮辱他。
顾廷烨脸也掉下来的,刚办好一件事还以为他的侯爵之位就要到手了,“大宋就这一个怎么能因皇权交接而改变岁币,更何况减免之事我们之前从未听说。”
“哈哈哈,顾大人说笑了,这寻常家族继承财产都要分嫡庶,嫡子承爵,若是庶子则降爵一等,若这人真是仁宗血脉我们也有几分香火情。”
“如今如何若是贵国不愿意那自有人来相商,只是我们顾大人身份尊贵实在是拖不得,若是回去晚了长公主定是不肯罢休,还请大宋新帝海涵。”
“....”宴席上的官员们低头的低头,瞪眼的瞪眼,这算是第一次见到史书中使臣的样子。
“....”皇帝一行人瞪着眼半天,他们都知道这一回去再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只不过前前后后他们想了很久还是不敢将人扣下来。
皇帝现在连玉玺都没在手里,这侮辱他要么咽了要么就打,可现在国内并未收心,他看向下首那些人不知道有多少心不在大宋。
最后他又看向桓王,“桓王代朕送送。”
皇帝说到这已经是非常给面子了,使臣们也都向前行礼,他们给顾廷纬下毒的时候就已经做好赴死的准备了,如今回去也要面临新一轮的问题。
只是来之前皇帝说过,这次的钱是军费是私塾,他们不能就这么抹了,一个个挺胸抬头离开后回到驿站面面相觑。
最后都叹了口气,这都什么事啊,皇族就那么几个人还有人反叛,你回去拉拢新国的将军想办法篡了女皇的位都比跟宋国人合作来的靠谱吧。
顾廷纬是被抬回新国皇宫的,南墙见了人只是挑了挑眉,还真是..“事无巨细的告诉姑母,另除顾廷纬皇族身份。”
“同出使四人英勇果决善于维护大新利益,今特晋封两级,另封子爵之位。”南墙说完就去看秦父秦母,这边两人也刚知道情况。
只是两人一个比一个震惊,“可有误会?你表弟自四岁起就由我们照顾,这怎么会呢?”
“皇家无亲情,更何况那边的是人家亲哥哥,事情已经发生,理由什么还是免了,只是这次的事情从头到尾都有人盯着。”
“若非朕派去的人反应快如今就是两国开战了,爹娘,此事不管从哪个角度说朕都不会原谅,还请爹娘谅解。”
南墙跟父母吃了一顿饭之后就走了,他知道小秦氏肯定会进宫求情,但是任何涉及原则的问题都不会被原谅。
他早就知道顾廷烨在赵宗全身边,不管是天命的吸引还是什么,好像顾廷烨注定成为赵宗全麾下的大将一样。
在顾廷纬来到新国之后南墙就考虑过要不要用这个表弟,先不说两国重臣是亲兄弟这个会导致什么结果,实在是顾廷纬没有丝毫可用之处。
但他的身份可以出席一些比较合适的场所,可这就需要绝对的忠心,平心而论他不信这个没见过几面的表弟,所以一次试探...就这样了。
南墙有时候都佩服自己,该怀疑的一个不落,该动手的一个都不想动,主打一个脑子动但别让他身体动。
走出门长叹一口气,他的钱,他的钱,他还是很爱大宋的,他的钱。
果然,刚登基的赵宗全忍了,不仅如此他跟皇后还开始跪舔太后,孝顺的名头都传到新国了,南墙拿着刚到手的钱开始大刀阔斧。
甲胄什么的都要用新工艺准备几万套,兵器也是,私塾扩建,之前是每个县要有四个,现在还是那四个私塾,但是不管是地方还是桌椅都要换更好的。
时间一晃又三年,南墙听说宋朝那边又乱起来了,听说是皇帝疯了还是怎么,只是她看着自家的国土,这边人们普遍幸福度偏高,所以每户人家基本最多就三个孩子。
所以也不存在什么资源问题,唯一不好的就是,当初商税定太高了,还是没人愿意经商,最离谱的是除了商业竟然到了百花齐放的地步。
南墙无奈,早知道先将商人骗进来再说,现在这个版图,要么每年等大宋的救济粮填充国库,要么就去打大宋,强行将那边的商人划进来。
其实他想过卖些东西的,只是所有东西算下来没一个能卖的,卖甲胄?疯了,卖种子?疯了,卖粮食?因为大新没粮税,所以家家户户种粮,只不过也是因此大家吃的也多。
换着花样的吃,再加上屯粮,其实也没多少能卖的,卖衣服?因为工艺问题卖去他国就比较贵,所以只有达官贵族会买,只能挣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