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俞泽吓了一大跳,“好好的怎么会咳血,我舅生病了?”
邻居脸色很一般,“俺也不知道,你快去医院看看吧,我家的也得了风寒,不和你说了。”
说完便关上了门。
俞泽让云瑶带着澄澄澈澈在家,自己赶去了县城。
县医院。
舅妈坐在床铺边,眼睛红肿得比核桃还大。
床铺上的舅舅合着双眼,旁边是滴答滴答的吊水瓶,正睡着着。
“舅妈,舅舅咋了?”
舅妈声音里尽是担忧,“医生说没事……可这哪里像没事的样子?!”
“没事怎么又会咳血?”俞泽不理解。
“医生说检查不出什么,要么就去市里再看看,这县医院没什么仪器……
小泽,你说你舅舅是不是采石累着了?”
她感觉心被揪住一样,她不敢去市医院,怕真检查出什么来,她男人身体一直很好的呀。
这大过年的,老天爷这是在和她家开什么玩笑呢!
难不成,是因为挖石头的时候惊动了山神,神仙在报复他们家?
舅妈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在现在是搞迷信,要被人抓起来的。
俞泽看着旁边同样担心的孩子,安慰她,“应该是吧。
舅妈,你别担心了,这快中午了,我去弄点粥来给你们吃。”
大过年的,供销社和饭店也没有开,俞泽用钱票和别的病房里的家属换了一些大米和白菜,去医院的厨房煮粥。
粥里加了不少灵泉水,俞泽心想,他舅舅这病来的蹊跷,可医生都没诊断出来,能是什么病?
希望这能解百毒的灵泉水可以让舅舅转好。
煮好粥回到病房里,舅舅已经醒了,一家人把俞泽煮的粥都吃完了。
“舅舅,你最近都在做什么?”
“都在帮着公社修水渠呢,我主要负责拉那些石头,重的要命。
你们甭担心,我就是累着了,休息休息就没事。”
他是真这么觉得,尤其是喝完粥后,五脏六腑都舒服了。
“那些石头,都是能发光的?”
杨大霖:“是啊,基本上都能,就是外层太阳下都反光呢。”
“除了你,太平庄其他人有没有不舒服?”
“有,我们去搬石头那一批基本都有些什么头疼脑热的,现在隔壁病房里还有咱村的呢。”
俞泽心一沉,“舅舅,你千万别再去碰那些石头了,那些石头很可能有问题,就是你咳血的原因。
家里有没有,有的话赶紧有多远扔多远。”
杨大霖惊讶无比,“啊,石头不是天然的,也能有问题?”
杨大霖一阵后怕,如果俞泽说得是真的,岂不是全村人都有危险?
“小泽,那我们赶快回村去!等把这事儿告诉乡亲们啊。”
俞泽皱起眉,“舅舅,你这才刚来医院,再休息休息。”
杨大霖拒绝,“没什么好休息的,这医生又检查不出来什么名堂,待在这儿也是浪费时间!”
“那好吧,那咱就回村去。
舅,你再喝点水,我刚兑的温的。”
舅舅一家的水壶俞泽都悄悄装了灵泉水,他舅现在说话中气十足,看来是有用的。
这灵泉水他可以肆无忌惮的给舅舅家用,但如果村里其他人因为石头生了什么病,他是不可能贸然使用的。
人这么多,全部用灵泉水不现实。
确实得刻不容缓地回村,告诉大家那石头有问题。
俞泽和舅舅一家马不停蹄地回了村,俞泽直接找到队长,队长此刻还在屋外头安排着村民修水渠,
俞泽向他说明了自己的猜测,“很多矿石都是放射性的,接触了很可能会威胁到生命!
我们得马上把石头拿去送检,叫乡亲们和石头都隔离开来。”
队长听得云里雾里,“压根没听过这种说法啊?
这后山的石头我们都用了几十年了,这发光的只有那么?一小半,其余都是普通的颜色。
……这样吧,你先送去检查,我这都快忙完了,就还有一点!”
太平庄的大队长心里想着优秀村评选,赶着弄好水渠要争第一名。
现在三个村就他们村进度最快,但只快了那么一点点。
一停下来就得被反超,怎么能因为俞泽的“猜测”就功亏一篑呢?
大队长继续指挥着几个汉子挥汗如雨,这年初三就开工的,也就只有他们太平庄了。
公社的主任、书记等干部要是知道了,一定会表扬他们这种勤劳精神的!
俞泽感觉和这个大队长无法沟通,他交易所就能检验出石头成分,但是没有人会信。
县城里没有地质局,只有市里才有,他送去市里,检测出结果,一来一回肯定得要好几天。
俞泽直接去到进步公社赵主任那里,他跟赵主任比较熟。
让赵主任用广播通知大家把家里的这些石头先都拿到屋子外头去,尤其是那些生病了的人家。
赵主任从几年前第一次再在刘康家跟俞泽见面时,就觉得他不简单,在他考上大学后更是觉得。
俞泽的话在赵主任心里是有分量的,他马上就让广播站行动了。
村里的广播站忽然叫乡亲们把石头扔掉,有的担惊受怕马上照做,有的却存在侥幸心理阳奉阴违,比如曹家、王家等。
他们拉了不少石头在家,把家里的猪圈什么的都翻新了。
现在叫他们全拆掉?这让他们从裤兜里翻出钱扔在大街上没什么两样。
赵主任此时已经派人给俞泽买了最近的火车票去市里。
“介绍信开好了,我让咱公社的小张和你一起去,你们两个注意安全!”
……
三天后,大年初六。
太平庄队长家。
这位队长今天喜气洋洋的,他们庄的水渠今天应该就算能彻底完工了。
“爷爷,我也要一起去!”
队长的小孙子缠着他。
“你天天跟着我出去,手都玩出冻疮来了,就乖乖待在家里!”
“不要嘛!我就要去!我就要去!”小孙子贪玩,直接耍起赖来,嚎了两句,忽然就不嚎了。
滴答、滴答……
小孙子稚嫩的面中忽然流出两行温热的鼻血,看了让人心惊肉跳。
全家人吓得齐上阵,让他仰头毛巾堵住,可鼻血就和止不住一样,染红了一张又一张帕子。
“快,快送去公社医院!”
队长还是没往那些石头上联系,只觉得是天气太干燥自家的小孙子上火了。
此刻俞泽和小张已经带着市地质局的专家赶回了进步公社。
俞泽带过去给他们检验的石头已经出了结果,是标准的放射性矿石。
剧毒!
检测机被靠近村里的那些石头以后立刻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地质局的技术员严肃地说,“这些石头发出的辐射是安全值的几百倍,你们村必须要立刻停止使用,已经使用的要尽快处理!”
这些石头用的最多的是太平庄和小河村,槐花村的人基本上没用,尤其是在广播以后,那些信任俞泽的乡亲都把石头扔掉了。
消息跟野火一样在村里蔓延。
村民们聚集在大鼓场上,听着地质专家的讲解,脸上的表情从怀疑变成震惊,最后化为恐惧。
“难怪我这些天浑身没劲……”
“我家小儿子身上全是红疹子……”
“我娘昨晚吐血了……”
有些汉子对石头气愤,从家里拿出斧头就要去砍,地质专家忙拦住,“不能动!越动伤害越大!
这些辐射伤害有些是及时显现的,有些是潜伏多年才爆发,已经出现的症状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只能尽量控制不再恶化。
别担心,你们已经出现症状的妇女儿童都可以立刻接到医院去检查,国家会管的!”
这些石头对国家建设是有重要价值的。
挖出石矿的地方这样的石头并不多,所以全部拉走就可以。
要是多了,整个公社都要搬迁。
已经修好的水渠用了这些石头的,都要全部拆除。
地质局的车来了一趟又一趟,运了好几天才把石头全部拉走。
为了安全万无一失,他们带着仪器在后山上各种检测,确认已经没有这种石头了。
俞泽也看不过去,偷偷在每个村子的水井里都放了些灵泉水。
这也是为了自己家好,如果生病的人传染蔓延起来,以后他的家人在村子里住着也不安全。
村子里经过这遭,人人都心有余悸。
要不是过年俞泽正巧回来,不知道会酿出多大的灾祸来。
那些因为石头影响,出现症状的,都可以获得免费的医疗补贴,但谁想要补贴啊,健健康康的身体是千金都不想换啊!
这么一折腾,很快就到了回帝都的时间。
一开学,俞泽就被叫去了办公室。
老师递给他一张单子,“这是英语竞赛的报名表,这次夏美建交,比赛是全国性的,俞泽,我看好你啊!”
俞泽接过报名表,最下面写着比赛的流程和时间。
这英语竞赛一共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初赛是校内选拔,成绩前10%的选手可以晋级省级复赛;
复赛是省级竞赛,需要综合成绩前5名进入全国决赛;
决赛是全国总决赛,在帝都举行。
这次英语竞赛是面向非英语专业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全国高等学府里英语优秀的人才。
“老师,我会努力的。”
老师又低声道,“这次竞赛名列前茅的,教育那边很大可能会支持公费留学。”
不过这个留学资格比较严苛,大概要前三名才能。
但如果能获得前十十几名,也能够妥妥得到保研资格。
俞泽在平时考试以及广交会上的英语表现得很优秀,所以老师对他抱予厚望。
公费留学?
俞泽想起来了,夏美建交后这一段时间,国内确实从家里跑出去外国不少人才,但是很多并没有回国,而是留在了国外。
公费留学可真是可以帮忙省下很多钱,对于普通学子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要知道就算他现在身上有几万块钱,到了m国也是完全不够花。
“老师,这个公费留学是多久?”
“一般是交换一年的样子!”
俞泽心里有了数,如果留学,也就是大三的样子,那时候国内赚钱也不方便,不如就去国外待一年。
靠着交换,说不定能挣些美金作为他毕业后的创业启动资金。
万一还能骗几个大佬跟他回来就更妙了。
“老师,能再给我一份报名表吗?云瑶同学的英语也很不错。”
老师一副“我都懂”的神情,给俞泽又多拿了一份。
“你是外联部的部长,有适合参加竞赛的学生都可以让他们参与一下。
尽量推举大三大四的啊……
初赛在三月份,有什么不懂的都来问我。”
大一大二学生的英语水平,说实话真不够看,大三大四才是主力军。
这竞赛,可是关乎到帝都大学荣耀的比赛。
“好的老师。”俞泽的表格直接在老师办公室就填好递了上去。
然后他就去找媳妇了。
云瑶有些犹豫,“你要是真拿到名额了,咱孩子怎么办?”
她对丈夫莫名自信,觉得他一定行。
自己的话没什么底,她英语虽然不错,但全国的人才如云,她没有十足的把握。
“媳妇,这个名额要前几名才有可能,我还不一定能拿到呢你担心的太早了。
而且留学不过一年而已,没关系的,咱可以把爸从槐花村喊过来,一起照顾孩子。”
云瑶点点头,有些怅然。
孩子倘若交给她母亲和公公照顾她是放心的,不放心的反而是丈夫俞泽。
若是俞泽真的能得到公派留学的名额,他一个人前往异国,太多意外了。
安全、感情……等等。
二月底开学考试之后,转了月,就是英语竞赛的初试。
初试在帝都大学的教室,全校参加竞赛的选子都在一个考场里,笔试内包括听力、阅读、以及写作。
俞泽拿到卷子,习惯性地先扫了一眼作文。
这是他的考试习惯,这样在做别的题目的时候也能分出心来构思作文。
作文题目是:《青年学生如何为“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试卷题目是各个高校统一的,另一边华清大学的考场内,夏文昌看到题目,唇边勾起了自信的笑容。
听力过后,写完前面的题目,夏文昌洋洋洒洒地用英语开始写作文。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扎根基层岗位,例如边疆等地,努力奉献青春!
一定要报效好祖国……】
现在的大学生人人都背过毛主席语录,那些又红又专的话都在脑子里,换成英语写下来就是。
但俞泽看着作文题目沉思了好一会儿,随即提笔。
【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理应要将青春奉献给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事业……
但,技术革新提高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现代化的进展不单单是盲目投身基层劳动那么简单,更需要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我们应该系统的学习,包括学习他国优秀的工业技术……
在广交会上,某厂因为翻译错误损失外汇……倘若中学开设技术英语课,培养能够读懂机床说明书的人才,那么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损失。
学好专业的技术知识,比单纯的喊口号更加务实……】
俞泽结合了某地区工人,因为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产量作为了论点阐述。
输出完自己的观点后,俞泽结尾也象征性写了几句口号式的话。
批阅初赛试卷的不是本校的老师,而是教育部的工作人员。
俞泽的试卷,不由地让他们都聚集到了一起讨论——
一位阅卷老师道:“这个作文有点特别啊,和其它的都不一样。”
另一位偏保守派的老师扶了扶眼镜,摇摇头,“写得倒是挺好,但是有些精英主义倾向!
缺乏革命热情!”
年轻些的阅卷老师倒是赞同俞泽这篇作文的观点,但是他们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出声。
俞泽初赛的卷子除了作文,其余都是满分。
作文给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综合评定下来晋级了复赛。
夏文昌的父亲在教育部任职,最近恰好负责这次英语竞赛,他在各校晋级名单里,发现了俞泽的名字。
他只是负责人之一,不能堂而皇之地动什么手脚。
他也不想现在动手,一个乡里考上大学的,顶破了天进入复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