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井命一这次过来就是希望能和陈知文处好关系,一个师团在外面,如果还不能和伙伴处理好关系,将会遇到很多的麻烦。
大阪师团的人虽然爱钱,但是他们同样的爱惜生命,所以更愿意为自己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条件。
“我们在得知这里的环境很差之后,明白必须要和您这样的顶级医生处理好关系,所以我们愿意帮您在这里建立起一家医院,同时也希望您可以为我们培养出一些优秀的医生。”
果然如此,每到一地,首先想的就是如何获得利润。
不过陈知文倒也有这样的意思。
东南亚地区的人和此时中国国内的百姓相比要富裕的多。
有一句话说的好,温暖的地方孕育不出强国。
因为自然条件优渥,热带的地区较为富饶,繁衍后代更加容易,可以形成人口大国。
但是这些国家的百姓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较为慵懒的性格,更希望通过劳作来获取食物,骨子里就没有那种武勇。
没有血性,自然也不会有进步,在文明进步上当然也会更加缓慢一点。
这里的人似乎天然的就喜欢去当顺民,法国人被赶跑了,日本人来了,他们就像奶牛一样非常的温和,没有任何的反抗。
陈知文这些天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个本地人带着瓜果蔬菜来到码头售卖,他们会特意向到来的日本海军售卖。
双方不像是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来到这里的海军高层们对于这里的条件是相当的满意。
比起之前费尽心思夺取的那些土地,显然还是这里要更好。
不过也有不好的地方,蚊虫和毒物实在是太多了。
一队海军陆战队驻扎在距离港口不远的村庄里,结果一个星期的时间三人被咬伤,十几人患上痢疾,非战斗减员是相当的严重。
关键是热带多毒蛇,全都是各种眼镜蛇,虽然现在血清制作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多为实验室小批量制作,成本高昂,根本就不可能给普通的士兵使用。
况且这种血清对保存温度有严格的要求,战场环境根本就无法达成,所以在遇到毒蛇咬伤的时候,士兵只能等死。
海军陆战队方面也曾希望传染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陈知文也是爱莫能助,现在包括以后的血清制作其实都只有一种方式,通过对马注射毒液进行反应然后提取血清,需要使用一个完整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同时还要有大量的实验材料。
关键是制作过程至少需要两三天,等到将血清制作出来了,人都已经臭了。
所以想要预防也是困难重重。
关键是这样的事件似乎还有愈演愈烈的现象。
法国人走之前并不是那样的干脆,而是给自己留下了不少的手段。
首先就是资助当地的华人游击队。
当地的土着人对于被日本人统治没有什么反应。,因为日本人还没有怎么显现出自己作为侵略者残暴的一面。
但是当地的华人知道这些侵略者在自己的家乡做出的一切事情,明白面对日本人的侵略需要做出最为顽强的反抗。
同样的撤离的自由法国军队也不想就此放弃自己的殖民地,双方一拍即合,当即联合在一起。
华人游击队得到了武器弹药等一系列支持,他们的处境应该就要比同胞们要好一些。
这些华人游击队在进行游击作战的同时,明白自己的战斗力终究是弱小的,所以采取了其他的方式。
他们将一些毒蛇抓来,然后放到日军的营地周围,特别是在厕所这样的场合,当即造成了很大的骚乱。
一个星期的时间报告的各类毒蛇咬伤事件就有好几次,关键是伤亡率很高。
但是海军方面并不在意,只是要求下面的这些士兵们能多坚持坚持,要考虑到上面的不容易。
于是下面的这些士兵当然就惨了。
最苦恼的是这里全都是旱厕,下面和后面的粪坑是相连的,毒蛇很容易从下面钻进来,从屁股上给士兵来上一口。
所以每次上厕所,士兵们都是小心翼翼的,如果是晚上,那就更加紧张了,硬憋也要等到白天能看到的时候再去上厕所,因为晚上是真的会有蛇。
当然了,毒蛇给士兵们带来的危险其实倒也算是比较可控的,如果说有什么是不可控的,那当然就是痢疾了。
拉肚子,这应该算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了,可是拉肚子同样也是可以要了人命的。
食物不洁,粪便污染,身处热带环境,似乎不得这种疾病才算不正常。
当地人其实也没有适应,每年因为痢疾死亡的人数能超过十万,只不过当地也没有什么卫生医疗统计部门,只能说是大略的进行统计。
这些日本士兵本俩家就不是什么讲卫生的人,所以现在当然是更加的完蛋,症状比较轻的就是拉肚子,严重一点的能直接虚脱。
想要缓解治疗只能是给病人注射生理盐水进行调和,但是要注意到生理盐水这东西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药品,制造条件同样是相当的严格。
海军这次出行虽然带来了一些,但是根本不够这些病人去使用的。
所以因为痢疾导致的非战斗减员情况也是相当的严重,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战斗力。
大阪师团中有聪明人就看到了这里的商机。
上面的意思应该是要大阪师团在这里多驻扎一段时间,因为被派遣到中国的四个方面军都已经知道了大阪师团的底细,不愿意接受,所以他们大概率是要驻扎在这里,考虑到当地的情况,或许建立一家医院当然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就想着和陈知文进行联合,也不要陈知文去投入多少,他只需要在医院的建立初期进行指导,派遣医生过来或者是在大阪师团内部进行培养,到时候大阪师团会给陈知文三成的利润。
松井命一对自己的邀请非常的自信,果然当得知他的企图之后,陈知文没有太多思考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