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我的小祖宗哟~”顾大妈赶紧搂住丫丫,把瓜拿到手里:“奶奶给你切开再吃。”
李老头好奇的问:“这什么瓜?”
李文华微微一笑:“没见识了吧,这是南方的菜瓜,炒着了当菜吃,也能当水果生吃。”
李老头难得捧了句:“还是你小子能耐。”
见顾大妈带丫丫去厨房切瓜了,李文华神色认真道:“老头,世道要变了,家里金银古董都藏起来吧,店铺份子交了吧,在家低调养老。”
说着他又从挎包里拿出两本语录:“这个最好背下来,以后或许用得着。”
李老头脸色一变:“发生什么事了?”
李文华摇头:“别问,你应该也猜得到,我上面有身份不一般的人,只要知道接下来谨言慎行,尽量低调就行。”
李老头闻言陷入沉默,狠吸口烟:“好,我知道了。”
当晚,他将家里很多东西藏进小地窖,并将小地窖彻底封死。
这小地窖与储存冬菜的地窖不同,本来就是用来放比较贵重物品的,如今封死,只要不是满院掘地三尺,几乎不会被发现。
隔天还主动把店铺分红断了,彻底和铺子没了关系,也不再去店铺上班。
和李老头透露后,李文华又去了姥爷家。
对自家姥爷,他没遮遮掩掩,直言道:“姥爷,我去见了陈爷爷,接下来可能会大乱……”
他详细说了接下来什么是不利的言行,什么是有利的,以分析和猜测的语气说出。
周老爷子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只听了大概情况便说出连李文华都没想到的可能。
爷孙俩聊了一个多小时,李文华无比感叹的回家。
都说人老精,马老滑,他算有体会到了。
时间很快进入腊月,张立军结婚的日子到了,没有热闹的接亲,没有酒席,甚至没通知亲朋好友,只简简单单登记,领了一张如奖状般的结婚证。
李文华空着手上门,如去朋友家玩一般,给了个红包,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过年的气氛依旧浓郁,大家喜气洋洋,买年货、做吃食。
只是有一部分人却心事重重,怎么也欢喜不起来。
李家在年三十这天一起回村扫墓,因为李文华说,这可能是近些年最后一次。
周秀芬蹲在师父和老先生的墓前:“师父先生,接下来有段时间或许不能来看你们了,希望你们不要怪小芬……”
她说了很多,有这一年来的琐碎,也报了喜事,说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当奶奶了。
李文华陪着老娘待了很久,回到村里后,他去村尾那两土坯房看了看。
虽然只是土坯房,但该有的都有,锅灶、柴火已经提前准备好。
大铁锅还是他弄来的,一共两个,以后住进来的人得像两个大家庭,一起做饭吃饭。
处不来就错开做饭时间,这些他并不操心。
相比天天被拉去批斗,最后住牛棚,能住在这已经是大幸,这点不方便都不能接受,那就去住牛棚吧。
李文华是想力所能及的帮一些人,不是求别人。
牛棚因为天冷,暂时还没收拾,他之前就说开春前弄好就行,所以三爷没急着动。
在三爷家吃了午饭,一家子带上两只母鸡和几斤猪肉,坐着村里的牛车回城。
母鸡才半大,让奶奶非让带上,猪肉是交完任务猪后奖励的。
这两年交任务猪,三爷一直都是选择要肉,为的就是分一半给他们。
今年只有几斤,是因为老爷子把三爷骂了一顿。
毕竟李大江已经结婚,同样住在城里,有肉没理由少了他的。
知道不久的将来就要发生各种变故,晚饭李家人吃的都有些没滋没味。
尽管李文华说和自己等人没什么关系,可那种不踏实的感觉还是让众人心里揣着事,高兴不起来。
所以有时候提前知道虽然能有所准备,但也会添加烦恼。
不是说不用担心就不担心的,和让自己早点睡,偏偏睡不着一样。
大年初一,李文华带上初意去拜年,收了一堆红包,衣服裤子几个兜全塞的鼓鼓的才回家。
陈远带着一帮兄弟来了,去年有了工作,这次给初意红包李文华没拒绝。
李文华突然问了句:“陈远,你们一共有多少人?”
每次来都是最初那十来人,但陈远总说兄弟多,他想知道有多少。
听老大终于问起这个,陈远声音提高了几分:“两百七十三人,只要老大一句话,我们立马到位。”
李文华有些惊讶,之前只以为了不起百八十人,不想竟有两百七十多人。
他想了想,这么多人,或许还真能帮到自己。
照例给十来人发了红包,“行了,没事早点回去。”
现在一切还早,将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用不用的上还两说。
正月初十,李文斌结婚,与张立军比,李家倒不用那么小心谨慎,不过也没像李文华结婚时那样,而是只摆了三桌。
李文斌的媳妇叫付雨,是他师父老付的侄女。
果然如当初说的那样,是个屁股大,好不好生养得以后才能知道。
但李文华知道这个弟媳是个有想法的,可能听老二说过一些,婚后第二天就问:
“大哥,我想买份工作,不知道大哥有没有门路,需要多少钱。”
要是仗着结婚了都是一家人,直接要工作,李文华肯定不爽,且不会搭理。
但说买,做为大哥,能帮他倒是不介意。
不过他没急着说帮不帮,而是说:“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像轧钢厂这种大厂,一份工作大概七八百左右。”
他可是知道,老二这些年手上并没存下多少钱,大部分都交给了老娘。
七八百不是小钱,老二最多能拿出两三百,除非付雨有四五百,否则只能让老二找老娘要钱。
他想看看付雨是真有四五百块钱,还是让老二要钱,又或者空口白牙要一份工作。
付雨低着头,不好意思轻声道:“大哥,我们手上只有三百多,能不能和您借一些,我和斌子每个月还一部分。”
似乎怕李文华误会,又连忙补充道:“该交给爹娘的我们会照交的。”
其实周秀芬并没有要求交钱,无论是李文华,还是李文斌,只要结婚成了家,都没打算要他们交多少钱,连生活费也打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