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氏将顾鹤有意迎娶盛家姑娘之事道出,王大娘子听闻后,随即在心里就经历了一波三折。
起初是为如兰能嫁入高门而高兴,后续听到这事,竟然还有明兰跟淑兰的份,立马就是变了脸色。
不过,康王氏向来深谙拿捏自己这个妹妹的法子,三言两语间,便将王大娘子哄得转怒为喜。
然后再用王大娘子,反向去劝说盛老太太和如兰,至于淑兰和明兰嘛,一个小妾生的庶女,一个商户家的女儿,从来就不被康王氏放在眼里。
只是王大娘子这人还没到寿安堂,便听闻平宁郡主带着齐衡登门拜访,她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出门相迎。
她还满心以为,平宁郡主此番前来,定是代表襄阳侯府来商议婚事细节,故而表现得格外热情。
而平宁郡主那边,一路上被齐衡劝说,渐渐冷静下来,心里也明白,若完全违背顾鹤的意愿行事,肯定是不行的。
说到底她也是出嫁的姐姐,家中尚有父亲与嫡母,弟弟的婚事自然轮不到她来做主。
所以,面对王大娘子时,平宁郡主还算客气,两人寒暄一番后,平宁郡主便提出要去拜见盛老太太。
王大娘子见平宁郡主迟迟未提婚事,心中不免犯起嘀咕,暗自揣度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待听闻平宁郡主提出要见盛老太太,她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了地,以为是要当着老太太的面说。
她赶忙差人提前前往寿安堂通传,彼时,盛老太太正与明兰在屋内商议此事。
明兰虽已托齐衡从中斡旋,可后续情况究竟如何,她心里实在没个底。
盛老太太得了消息,轻轻拍了拍明兰的手,说道:“平宁郡主来了,看来你托齐衡传的话终究是起了些作用,只是这究竟是福是祸,眼下还难以预料。
等会儿你先避一避,由我来与平宁郡主周旋一番,也好探探顾家的意思。”
明兰满心忐忑,暂且避回内宅,静静等候这场会面的结果。
待平宁郡主与王大娘子一到寿安堂,屋内气氛看似平和,实则暗藏汹涌。
盛老太太端坐于主位之上,神色端庄持重,目光却隐隐透着几分审视之意。
平宁郡主与王大娘子分坐两侧,平宁郡主微微欠身,带着几分歉意道:“今日贸然前来,实是有要事与老夫人相商。
前些日子我那弟弟,让人给贵府递了话来,不知老夫人是怎么想的。”
盛老太太神色从容,缓缓开口:“能与襄阳侯府结亲,自是盛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盛家本该为此大肆欢庆一番。
只是这同时迎娶盛家姐妹入门,实在是有违常理,未免显得离经叛道了些,不知郡主与老侯爷是否事先知晓此事?”
平宁郡主长叹了口气,说道:“老太太,禛远对贵府姑娘一片痴心,只是此前行事太过莽撞,让盛家受了委屈,我家中长辈知晓此事后,也是深感愧疚。
今日我来,便是想说这婚事终究还需从长计议,我和父亲都会再劝劝禛远,不能任由他胡来。
只是也要也要让老太太知晓,我就这么一个弟弟,自小便是千娇万宠地长大,又有官家从小赏识着。
但凡想做的事情,便没有做不到的,这脾气难免执拗了些,还请老太太多多体谅。”
盛老太太听的心头一沉,这话中隐隐透露的意思,威胁意味就很重了。
偏偏王大娘子还听不出来,张口便来附和,还想提前把如兰嫁入襄阳侯府的事情定下。
可盛老太太太了解自家这个大娘子了,见势不好,赶紧打断:“好了,郡主难得来盛家一趟,不如就在府里用午膳吧。
大娘子,你还不赶紧去安排,一定要丰盛周到,切不可怠慢了郡主。”
平宁郡主说完了话,也没打算多待:“不必了,我等会还有事要回府,就不多做叨扰,等下次有机会,再来尝尝盛家庖厨的手艺。”
盛老太太生怕王大娘子再口无遮拦、多说多错,全然不顾平宁郡主的再三阻拦,竟难得地亲自,一路将平宁郡主送出了府门。
待平宁郡主的车马远去,盛老太太转身回到府中,狠狠瞪了王大娘子一眼。
神色严肃地与她言明,明兰的婚事,自有她这个祖母做主,断不许王大娘子私自许诺应承。
等盛老太太再回到寿安堂时,终是长叹一声,心中忧虑重重。
明兰在内宅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了盛老太太身边的丫鬟来传话,让她前往寿安堂。
她心中忐忑,匆匆赶往,一进寿安堂,明兰便看到盛老太太一脸凝重。
明兰心中一紧,忙上前行礼:“祖母。”
盛老太太招手让她坐下,缓缓说道:“明兰,今日平宁郡主前来,明面上是说小侯爷行事胡闹,可这暗地里,又何尝不是在暗暗威胁。
他们虽口口声声说会劝小侯爷,可依我看,这劝说的结果,怕是最后非得让盛家照做不可,否则……”
明兰心中一沉,其实她早有预感,此事不会如此轻易了结,却没想到竟复杂到这般地步。
她咬了咬嘴唇,眼中满是坚定与决绝:“祖母,此事皆因我而起,是我连累了盛家。
若实在无法两全,明兰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哪怕……”
盛老太太心疼地看着她,说道:“傻孩子,这怎能怪你,只是如今这局面,需想个万全之策。”
明兰眼中泛起泪花,说道:“祖母,明兰只愿盛家平安顺遂,若为了明兰的婚事,让盛家陷入危机,明兰宁愿终身不嫁,明兰宁愿终身不嫁,守着盛家,守着祖母。”
盛老太太握住她的手,说道:“莫要说这等傻话,祖母定会想个法子的,如今两位公主的大婚在即,皇后娘娘忙得不可开交。
等大婚过后,我便进宫一趟,请皇后娘娘相助,只是这几日你且安心待在府中,莫要再生事端。”
明兰含泪点头,可心中却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不知这难关究竟该如何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