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黎听了想笑,他这是在变相夸周篆有能力吧。
温黎扬眉,唇上荡起一抹笑,笃定地说:“我始终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跟你玩到一起的人,人品能坏到哪里去?”
何况,她早就听程虞说过周篆这个人,虽然每天混迹夜店场所,往他身上沾的女人也不少,但他从来都不让她们靠近。
大学毕业后,周篆连个恋爱都没谈过,如果不是洁身自好的男人,一天换一个女人,也是有的。
温黎的这番话,听在沈岸耳朵里很是受用,这哪是信得过周篆,这是信得过他。
“那你的顾虑是什么?”沈岸觉得只要人品没问题,其他问题都好解决。
温黎开诚布公地说:“我觉得周家对儿媳妇的人选有一定的要求,当年周家连王家都看不上,周家大哥跪了三天三夜才得到了父母的同意。现在又怎么会看得上余音,我怕她和周篆真走到那一步,余音会因此受委屈。”
她的妹妹从小就像个小太阳一样,她不想她受半点委屈,哪怕被人给予一个白眼,她可能都受不了。
沈岸听了沉默了半晌,他说:“你是不是忘了,她还有我这个姐夫?有我给她撑腰,周家想要给她委屈受,也要掂量掂量。”
温黎摇头:“那不一样的,娘家给予的底气,和姐夫给的底气怎么能一样。”
沈岸听了有些不高兴地说:“什么意思,我不是她娘家人?”
看到他不像假生气,温黎讨好地说:“你明白我的意思的。”
沈岸也见不得温黎为此忧心,他说:“那就要看以后周篆想娶余音的心有多坚定了。”
如果够坚定,父母也阻拦不了。周大哥能跪三天三夜,他不能跪六天六夜?
“何况你忘了?前不久周篆是怎么逼迫他父母和他大哥签下股份转让协议的?”沈岸提醒温黎,周篆也并不是好说话的主儿。
温黎这才想起来,前不久周篆用最快的速度解决了他们周家的内部纠纷,逼得他父母和大哥妥协。
“如果他连想娶哪个姑娘都做不了主,那算我高看他了。”沈岸变相地给周篆做了个保,他跟周篆认识这么多年,他就没有一件事是听父母安排的。
“何况以周篆的私产来看,他完全可以跟周家利益切割,完全不需要受父母的摆布。”沈岸帮温黎逐一分析。
最后,沈岸劝解道:“你现在想这么多也是徒劳,目前的情况属于郎有情、妾无意,周篆最后能不能追到音音都不一定呢。”
温黎一听豁然开朗:“也是,余音还没开窍呢。”
“如果周篆够该余音,谁也欺负不了她。”沈岸笃定地说。
“有村民来问诊,他们的事回头再说吧。”温黎急冲冲挂了电话。
是一个老年人,做农活的时候摔倒在田地里,温黎初步判断是骨折。
老人的儿子急得满头是汗,他问:“温医生,要不要紧啊?”
“这种情况应该去镇上医院拍个片子确定一下。”温黎给出建议。
老人的儿子觉得去镇上很麻烦,又觉得温黎在夸大病情,他问:“这么严重的吗?在家里休养不行吗?”
温黎耐心地解释:“老年人骨密度没有年轻人结实,摔一下就容易骨折。而且村里的医疗设备也不行,骨头是有自我修复功能,但如果折的位置不好,即便骨头长上了也容易落下残疾。”
说到这里,温黎想到了周瑞尧口中的那个小朋友,那个孩子应该就是家长疏忽造成,觉得不就是摔断了腿吗,骨头养一养就能长好了。
殊不知骨头的情况有几百种,断裂的情况也不一样。
看老人实在疼得厉害,老人的儿子决定带父亲去市区的医院,并请求温黎跟着一起去。
“温医生麻烦您跟我们去一趟吧,我们很少进城里,到大医院里医生说什么,我们也不懂,您跟着我们能放心些。”老人的儿子再三请求。
温黎听得出他的意思,他就是怕被医生骗。说实话,听着让人心里挺不舒服的,但现在的大环境也确实如此,医患关系很难建立信任。
最后温黎同意跟他们跑一趟,她说:“好,我打个电话,我带我弟弟一起去。”
周瑞尧胳膊上的石膏也差不多该拆了,要不她过几天也打算带他去躺市区医院呢。
温黎知道周瑞尧跟他那位小朋友在一起割草,她提议让周瑞尧带着他的小朋友一起去市区医院,拍个片子,看看伤情到底如何,她要看骨头长成了什么样子,才能确定到底有没有治愈的可能。
可最后周瑞尧还是一个人回来的,他有些失落地说:“他不去,他说他爸妈不让他出村子。”
温黎更加疑惑,不让上学,不让出村子,摔断了腿也不去医院,这对吗?
村里安排了车带他们去市区医院,路上温黎多了个心眼,她想办法跟老人的儿子闲聊,打听周瑞尧那位小朋友家的情况。
“啊你说王老四家啊?那家人怪得很,我们村虽然不富裕,但没有不让孩子上学的,他家娃都12了还一天学没上过呢,听说去年还是前年,腿也摔伤了,不是很清楚,很少看到那家孩子。”老人的儿子摇摇头,表示不是很清楚。
老人疼得直咧嘴,但也在听他们讲话,突然插话说自己的儿子:“你常年在外面打工,你不知道,那孩子没户口,上什么学。”
温黎眼中闪过一瞬震惊,她将头瞥向窗外,不想被人看出她反应过度。
山区里的孩子,12岁了没有户口,不上学,生病不治,不让出村子,除了割猪草不让在外逗留太长时间,以上每一条好像都符合她的猜测。
那孩子是被拐的孩子?!
到了医院陪老人看了病,确定了确实是骨折,老人的儿子才相信了温黎的话,办理了住院手续准备做手术。
温黎独自带着周瑞尧去拆石膏,她这才找到机会跟周瑞尧说悄悄话:“晚上我们回村里,明天你想办法让我去见下你那位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