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抵达京城站时,已经是第二天的黄昏了。
沈良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出车站,看着眼前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城市。
1980年的京城,还没有后世那些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政治中心的威严,却让他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找了一家便宜的招待所住下,然后开始按照记忆中的地址,一个个去寻找那些可能帮助他的人。
第一个要找的人叫李建国,沈良记得他在前世是冶金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现在应该还是一个处长。
按照地址,沈良来到了冶金工业部的办公大楼。这是一栋典型的八十年代政府建筑,灰色的墙面,方正的结构,透着一股严肃的气息。
“同志,请问李建国处长在吗?”沈良对门口的传达室工作人员问道。
“你是谁?有预约吗?”传达室的大爷抬起头打量着他。
“我叫沈良,是华夏重工的总经理。我想向李处长汇报一些技术方面的情况。”
“华夏重工?没听说过。”大爷摇摇头,“没有预约不能进去。”
沈良有些着急:“大爷,我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公司研发出了先进的连铸技术,想向国家汇报。”
“连铸技术?”大爷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沈良赶紧从包里拿出一些技术资料,“您看,这些都是我们的技术文档。”
大爷接过资料,虽然看不太懂,但那些图纸和数据确实很专业的样子。
“行吧,你等着,我给李处长打个电话。”
十分钟后,一个中年男子从楼里走了出来。他身材中等,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走路的步伐很快,一看就是那种做事效率很高的干部。
“你就是沈良?”李建国上下打量着他,“听说你有连铸技术?”
“是的,李处长!”沈良赶紧上前,“我们华夏重工自主研发了一套先进的连铸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效果非常好。”
李建国的眼睛亮了:“真的?现在国内的连铸技术还很落后,大部分钢厂还在用传统的模铸工艺。你们的技术达到了什么水平?”
沈良看到李建国的反应,心中一喜。看来这位领导确实是懂技术的人。
“我们的连铸机可以生产120mmx120mm到200mmx200mm的方坯,拉坯速度达到每分钟1.2米,废品率控制在0.5%以内。”
“什么?”李建国大吃一惊,“你说的是真的?这个技术指标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了!”
“李处长,我有详细的技术资料和生产数据,您要不要看看?”
李建国立刻点头:“走,我们到办公室去详细谈谈。”
两人来到李建国的办公室。办公室很简朴,除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桌上放着厚厚的技术资料。
沈良将准备好的技术文档和生产数据都拿了出来。李建国戴上老花镜,认真地看了起来。
越看,李建国的表情越严肃。他不时地拿起计算器进行核算,还在纸上画着各种图表。
“这个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很巧妙…”李建国自言自语着,“结晶器的铜板厚度计算也很精确…”
整整看了两个小时,李建国才放下资料,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
“沈同志,你们这套技术,确实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李建国的语气中充满了赞赏,“但是我有一个疑问,以你们一个小企业的技术实力,怎么可能研发出这么先进的技术?”
沈良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个问题:“李处长,实不相瞒,我虽然年轻,但在技术方面有一些天赋。这套技术是我结合了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经过无数次试验才成功的。”
“天赋?”李建国仔细看着沈良,“你今年多大?”
“二十八岁。”
“二十八岁…”李建国感叹道,“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技术水平,真是难得啊!”
他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沈同志,你今天来找我,应该不只是为了汇报技术吧?”
沈良点点头:“李处长,我们华夏重工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
他把银行要求提前还款,以及背后可能有外国势力施压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听完后,李建国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你是说,德国施密特公司想要收购你们的技术?”
“是的。他们开出了很高的价格,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技术只能他们使用,我们不能再生产相关产品。”
“这简直是技术掠夺!”李建国愤怒地拍了拍桌子,“这些外国人,看到我们有了先进技术,就想方设法要把它据为己有!”
沈良趁机说道:“李处长,我觉得国家应该保护这样的民族技术企业。我们华夏重工的技术,完全可以为国家的钢铁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李建国沉思了一会儿:“沈同志,你说得对。但是具体怎么帮助你们,我需要考虑一下。你先在京城待几天,我去了解一下情况。”
“好的,李处长。”沈良心中燃起了希望,“我相信在您这样有识之士的支持下,我们华夏重工一定能渡过难关。”
“别急着感谢我。”李建国摆摆手,“我只是一个处长,能起的作用有限。不过,我可以帮你引荐一些人。”
“什么人?”
“国家科委的人,还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的负责人。如果你们的技术真的这么先进,他们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沈良激动地握住李建国的手:“李处长,太感谢您了!”
“不用客气。”李建国笑了笑,“为国家的技术进步出力,是我们这些人应该做的。”
第二天上午,李建国就带着沈良来到了国家科委。
国家科委的办公楼比冶金工业部的更加宏伟,里面的工作人员也更多。李建国带着沈良直接来到了技术引进司。
“老王,给你介绍一个人。”李建国拍了拍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的肩膀,“这是华夏重工的沈良,他们公司有一项很先进的连铸技术。”
这个叫老王的人叫王志强,是技术引进司的副司长。听到李建国的介绍,他立刻来了兴趣。
“连铸技术?现在这可是个热门。”王志强说道,“我们正在考虑从日本引进一套连铸设备,预算要两千万美元呢。”
“两千万美元?”沈良吃了一惊,“这么贵?”
“那当然了,这可是最先进的技术。”王志强说道,“而且人家还有很多限制条件,不允许我们改进,不允许我们仿制。”
李建国说道:“老王,你先看看小沈他们的技术资料,我保证你会大吃一惊的。”
王志强接过资料,开始认真查看。作为技术引进司的负责人,他对各种先进技术都很熟悉。看了几页后,他的表情就变得严肃起来。
“这个结晶器的设计…很有创新性啊。”王志强自言自语着,“冷却水的流量控制也很精确…”
看完所有资料后,王志强放下文件,严肃地看着沈良:“小沈,你们这套技术,真的是自己研发的?”
“当然!”沈良坚定地回答,“我们有完整的研发记录和试验数据。”
王志强点点头:“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套技术的价值就太大了。按照我的评估,这套技术至少价值五千万人民币!”
“五千万?”沈良自己都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对!”王志强说道,“如果我们从国外引进类似的技术,至少要花费两千万美元,按现在的汇率,就是一亿多人民币。而且还有很多限制。你们这套技术,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可以自由使用和改进。”
李建国在旁边补充道:“老王,小沈他们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国家的支持。”
沈良把自己的困难又说了一遍。王志强听后,脸色也变得愤怒起来。
“这些外国人,太过分了!”王志强说道,“他们就是看到我们有了好技术,想要强取豪夺!”
“王司长,您看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吗?”沈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