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照,西疆大营已是一片肃杀之气。
厉寒川站在辕门外,看着小晴缓步而来。
今日她梳着双鬟髻,发间簪着两朵小巧的银丝绢花,一袭藕荷色对襟袄裙,外罩月白比甲,腰间系着绣杏花的汗巾子。
虽不似寻常京城贵女那般满头珠翠,却也精致得体。
她伸手摸了摸头上的两朵银丝绢花。
其实她还是更喜欢自己的白玉小花头饰,但出门的时候把它留在了国公府。
江小雪跟在她身后,背着个锦缎包袱,还撑了一把油纸伞给她遮挡早晨的阳光,见厉寒川目光扫来,微微颔首致意。
“御史大人,请。”厉寒川侧身引路,没有多问一句她为何突然要巡营。
小晴点点头,安静地跟在他身后。
校场上,步兵方阵正在操练。
“我们西疆守军防线极长,依托周边城墙、碉堡、角楼、望楼等建筑拉开防线据守,遥相呼应。”
“因为拉开的防线太长,几十万大军不可能一直跟随我们指挥部,所以今天带御史大人看到的,只是跟随我们指挥部负责保卫、传令、以及这一小片地方警戒防御的其中一军。”厉寒川给小晴解释道。
(这里关于“指挥部”的说法,其实青柠查到的关于古代军中指挥部,又叫“牙帐”、也有叫“幕府”、“行辕”的,众说纷纭,为了更好理解,这里就直接用指挥部的说法了。)
小晴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并未打算搭话。
但是,冥冥之中,似乎有那么一瞬,她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来的一句话就非常符合当下场景的,她小眯眼笑着就说了出来。
“小晴此次是来做学生的,只带来了耳朵和眼睛。”
厉寒川走在前头,给她介绍着各营、分队的情况。
现在正值晨练,军中军士多在校场操练。
“这是刀盾营。”厉寒川声音低沉。“每营五百人,分五哨,每哨又分十队。”
士兵们齐声呼喝,刀光如雪。小晴仰头看着,发间的绢花随动作轻轻摇晃。
厉寒川继续道。
“西疆多山地,刀盾手最重耐力。每日晨起先跑十里,再练两个时辰刀法。”
小晴点点头,没说话。
一个年轻士兵动作稍慢,被教头用藤条抽在小腿上。小晴眉头轻轻皱了一下,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
“严师出高徒。”厉寒川像是看穿她的心思。“战场上慢一步,丢的就是命。”
小晴又点点头,这次幅度大了些,发髻上的银丝绢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我懂……”她转过头去,不再看那边。“只是觉得会很痛而已……”
“下意识就会想,若是打在我身上,该多难受……”
厉寒川笑了笑,脚步未停,很快就走到了下一片区域。
骑兵营尘土飞扬。
战马嘶鸣中,厉寒川指着正在练习冲锋的骑队。
“轻骑主侦察袭扰,重骑主破阵。”
他弯腰从地上拾起一块马蹄铁,递给小晴看。
“西疆多砂石,马蹄磨损快,半月就得换一次。”
小晴接过那块弯弯的铁片,指尖在上面轻轻摩挲,袖口露出的一截皓腕上没有带镯子,只是系了两根简单的红绳。
“很贵?”她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被马蹄声淹没。
厉寒川笑了。
“一副马蹄铁,抵得上寻常庄户人家半月用度。”
小晴点了点头,军队烧钱她是知道的,但具体烧在哪里,之前她并未有一个实际的概念,只会想到粮草吃喝、刀剑装甲,这马蹄铁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这的确是她没想到的。
由此看来,利用这个机会到一线军队看一眼,的确是有必要的。
走过几个营区后,小晴忽然停下脚步。
“厉将军。”她仰起小脸,杏眼里闪着好奇的光。“西疆军……可有火器营?”
厉寒川一怔,随即笑道。
“御史大人竟知道火器?确实有,不过……”
他犹豫片刻,还是实话实说。
“火枪装填繁琐,雨天难用,精准又差,战场上难堪大用。是以火器营平日只作城防守备之用。”
小晴眼睛一亮。
“能带我去看看吗?”
火器营设在军营西北角,与其他营区隔着一段距离。
还未走近,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硝烟味。
小晴皱了皱眉,反而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火器营校尉是个满脸烟灰的粗豪汉子,见厉寒川亲至,连忙行礼。
“末将参见将军!”
“这位是御史大人。”厉寒川介绍道。“立刻组织进行一次火器操演,让御史大人观摩一下。”
校尉面露难色。
“这个……火器危险……”
“无妨。”厉寒川摆手。“按平日操练来便是。”
校尉得令,立刻呼喝起来。
二十余名火铳手迅速列队,每人身旁还站着个持火把的助手。
“请御史大人退后些。”厉寒川护着小晴站到安全处,解释道。
“这火枪,需从枪口装填火药和弹丸,再用通条压实。”
随着校尉令旗挥下,火铳手们动作麻利地从腰间皮囊中取出火药倒入枪口,再塞入铅弹,用通条反复压实。
“点火!”
助手们立即将火把凑近枪管后部的火门。
“轰——”
一阵震耳欲聋的爆响,远处五十步外的木靶上顿时出现十几个孔洞,但还有近半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小晴捂着耳朵,一双亮闪闪的杏眼也难掩失望神色。
远处的靶子大半分毫未损。
这命中率实在是太感人了,她也算是真正理解了刚才厉寒川挡在前面护着她退到远处的动作。
主要是这火枪开枪后,子弹往哪飞真就是看运气的事情。
校尉尴尬地解释。
“这……今日有风……”
厉寒川摇头。
“平日也差不多。火器准头差,装填又慢,一轮齐射后至少要半刻钟才能再次射击。”
他指着火铳手腰间。
“每人还配把腰刀,就是为防近战。”
小晴凑近观察一支刚发射完的火铳。
乌黑的枪管还冒着青烟,散发着刺鼻的硫磺味。
她好像记得,在另一个世界,这种需要两人配合发射点火的枪,就是叫做“火门枪”。
她小心地摸了摸枪身,突然问道。
“这火铳……多重?”
“约莫十斤。”校尉答道。“加上火药袋、通条等,一个火铳手要负重近二十斤。”
小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指着枪管后部那个小孔。
“这里是点火的地方?”
“御史大人好眼力。”校尉夸赞了一句。“这叫火门,需用明火点燃。”
说着他演示起来,先从枪口装入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压实,然后在火门处倒入少许引火药,最后让一侧的卫兵用火把点燃,朝着远处的木靶又开了一枪。
当然,一声巨响后,远处的木靶丝毫未损。
“下雨天怎么办?”小晴突然问。
小晴看到那敞开的火门,很快就意识到了雨天潮湿的问题。
校尉和厉寒川相视苦笑。
“所以雨天火器营只能当步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