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九寨山谷黑龙潭畔,将潭水映照得,绚丽多彩。
上千名学生,身着统一的月白色校服,整齐地,站在水潭边,不时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微风拂过,潭面泛起粼粼波光,水色由浅及深,呈现出翠绿、宝蓝、琥珀黄等,层层叠叠的色彩。
朵朵姐身着,藏青色九寨景区制服,手持扩音器,站在刻有\"黑龙潭\"字样的石碑旁。
\"同学们请看,\"她清亮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这潭水的神奇色彩,源于湖底特殊的,钙华沉积物和藻类植物。
阳光照射下,不同深度的水体,对光线的折射和散射,就形成了我们眼前,这幅绝美画卷。\"
朵朵姐边说,边指向潭水边缘:\"大家注意到,水底的枯木了吗?这些是百年前,自然倒塌的古树,在富含矿物质的水中,形成了永不腐烂的'水中森林'。\"
几个戴着眼镜的学生,立即举起相机,镜头对准那些在水波中,若隐若现的枝干,它们如同被施了魔法的艺术品,覆盖着乳白色的碳酸钙结晶。
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几只蓝马鸡,从林间掠过,在潭面投下,转瞬即逝的影子。
朵朵姐适时,补充道:\"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希望大家不要向潭中,投掷任何物品。\"
她弯腰拾起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这个细微的动作,引得前排几个女生,纷纷点头。
朵朵姐看了看腕表,微笑着说:\"接下来,我们要前往五峰村,不过在离开前,谁能告诉我,黑龙潭最深处,有多少米?\"
这个问题,立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几十双手同时,举向蔚蓝的天空,惊飞了栖息在附近,紫竹林上的一群山雀。
讲解结束后,队伍沿着新修的生态步道,继续前行。步道两旁是,茂密的原始次生林,不时能看到,松鼠在林间跳跃。
约莫二十分钟后,他们来到了五峰村的入口处。这个传统山寨,经过精心改造,既保留了,古朴的碉楼建筑风格,又融入了,现代化的旅游设施。
村口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幢崭新的三层木楼,采用传统榫卯工艺建造,外墙上装饰着,精美的彩绘。
木楼门前,挂着\"九寨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的鎏金牌匾,几位工作人员,正在门口等着迎接学生。
据朵朵姐介绍,这栋建筑完全采用,当地优质冷杉木建造,既环保又耐用,将成为九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地标。
九寨文旅,作为当地重点打造的文旅平台,由知名文化企业古村演艺和九寨投资,共同出资成立。
其中:古村演艺,注资上亿元,用于文创产品开发和数字文旅建设;而九寨投资,则以九寨山谷内,各村集体共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入股,包括黑龙潭、大瀑布等景点。
这种\"资本+资源\"的合作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可持续的收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