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看着薛宝钗还真是端庄稳重,不愧是这封建社会下熏陶出来的典范。
“老太太谬赞了,我还没到京城就听说老太太四个孙女还有外孙女养的都极好。以后让她们多在一起玩一玩,也好让宝钗和府上的姑娘多学一学。”
薛姨妈听自己的女儿被夸奖脸上的笑是藏也藏不住,不过该客气的话还是要客气几句。
“我哪会养什么孩子,我那四个孙女都是品性纯良之人,不用太过费心教导,都是让人省心的。至于我那外孙女我就更不敢居功了,人家四代列侯之家,父亲又是探花郎,书香门第里长大,哪里用我多操心!”
贾母这话多多少少就有点凡尔赛,客气的话说着但却把家里的孩子都夸了一遍。
薛宝钗年龄虽小人却聪明,这一会儿已经把话听明白了。看样子以后在这贾府之中,自己行事也要小心一些,毕竟这贾府中的女儿不是公府贵女,就是官宦人家的女儿。
虽然她的外家也是官宦之家,但是薛家到底只是皇商,说的难听点不过是个商人。
贾母又和薛姨妈互相不走心的客气了几句,两个人也都算完成了任务,今天的见面就此结束。
“以前我就听说府上的老夫人是个爱热闹的,今天怎么没看到家里的姑娘们陪老夫人说话聊天?”
薛姨妈出了荣庆堂之后,和王夫人聊天时无意间的问了起来。
王夫人听到这话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以前是个爱热闹的不假,可自从姑太太也就是老太太的女儿过世,老太太就不怎么喜欢热闹了。脾气也不像从前那样,在府中发了几次脾气,孙子辈不用说,就连两个儿子都当众挨了打。”
“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太太心里苦,做儿孙的只能小心侍奉些!”薛姨妈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在这件事情上她也不好发生什么言论,只能这样劝着王夫人。
“这是自然,家里无论儿子孙子都十分孝顺。只是老太太如今脾气难以琢磨,大老爷和二老爷都那把年纪了,挨两板子就要养上好多天。”
王夫人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把自己的无奈真是展现的淋漓尽致,不知道的还当贾母是多难伺候的婆婆呢!
薛姨妈不了解真相,不过就算了解真相,现在在王夫人面前她也会按王夫人想听的说下去。
不过到底是在贾府之中,就算说也只是劝慰两句。“这世间有许多做父母的难伺候,那做子女的受些委屈也是正常的。”
“就像你说的除了小心侍奉也没有别的办法。不说这件事了,我让人收拾出来院子,你们许久不来京城,一定要在这里陪陪我,千万不要推辞。”
王夫人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一句两句的让别人知道老太太难伺候就好,说多了反倒是她这个做儿媳妇的不孝。
“我也正有此意,这一家初到京城,就算买宅子也得好好看看重新规制,不如就先在姐姐这里打扰几日。”他们薛家想在京城之中买个宅子是很简单的事情,只不过薛姨妈还有别的想法,目前住在贾府是最好的选择。
薛家就这样在贾家住了下来,住的还是梨香院,薛姨妈也带着宝钗经常往贾府这边来说话。
“老太太,老祖宗,你就心疼心疼孙儿吧!您看孙儿这一双手,今日打完明日打,再这样下去恐怕不知道哪一天孙儿就被打死了。”
宝玉在荣庆堂里拉着贾母哭,这每天跟着老子读书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今日贾政有事不在府内,看两个儿子平日读书也算态度端正,所以给他们两个今日放了一日的假。
宝玉在二门上让人递话说要来给贾母请安,虽然贾母不让他没事往后院跑,但这荣庆堂到底是不一样的,儿孙来请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贾母看贾宝玉依旧没有消肿的双手,感觉这孩子还真有些可怜。不过可怜之人自有可恨之处,到现在还不想着好好读书,每天就想着在自己院中瞎胡闹。
“我听你父亲说了,你聪明劲是有,但就不肯把这劲用在读书上。你父亲现在管教你也是为了你好,就算以后不参加科举,也是要读书的。连你后院的姐妹们都读书,更何况你一个未来需要养家糊口的男子。”
贾母对这个孙子还真是苦口婆心,没办法谁让原主娇惯的太厉害,现在自己来了一下子掰不过来这性子。
怎么说也是亲生的,又是主角,不可能一下子打死吧!
贾宝玉知道现在老太太不像以前那么好说话了,自己这也不是第一次来求了。心情好的时候还能和自己这样说说,心情不好有时候直接骂一顿甚至还动手。
不过不死心的他还想要求一求,毕竟老太太可比老爷那里好说话。
“老太太,您做主让我和珏兄弟还有兰儿去一处读书吧!我那日和珏兄弟谈论了一下诗书,真是受益匪浅,我和他们在一处读书,一定会多有进益的。”
贾母听到贾宝玉这话差点乐出声,果然无论是谁底线只会越来越低。
前几次贾宝玉来闹还想着搬回荣庆堂住呢!这次来闹只不过是想换个地方读书,这贾宝玉的克星就是他老子。
“不是我不答应你,而是李先生的课堂教的是科举知识,你不是最讨厌参加科举吗?去了那里对你也没有什么用,反倒怕你会坏了珏儿和兰儿读书的氛围。”
“不会的老祖宗,我去一定会好好读书,绝不会做让先生和您生气的事情。”贾宝玉现在是只要能不在他父亲那里读书,什么都能答应。
“你父亲如今正在兴头上,如果我直接说了反倒会让他生气,说不定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怎么打你呢!不如这样明年你下场试一下,如果能成为童生我就和你父亲说让你去李先生的课上读书。”
贾母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一个个都卷起来,没事多读读书少玩几天,省的走到抄家流放哪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