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萧锦月就带着族人去河边挖土,然后晒干敲碎,再细筛过滤一下,去掉里面的小石子还有草根杂物。
在黏土里加上水,黏土就会变软,当软度合适后这才停了下来。
接着就是制作陶坯了,先把泥搓成细长条,螺旋盘绕成罐子的形状,然后细心的用指腹和手掌把内外都给抹平,不留任何缝隙。
另外碗和杯子也不能少,萧锦月早就受够天天抱着大石碗吃饭了,实在太重,冬天抱着还会冷手。
在萧锦月的示范下,大家也都跟着捏起了碗和杯。
只是平时他们用过的石碗更像是个石盆,石杯也好不了多少,只是石块里挖了个洞能装物罢了,在造型上是与精巧不沾边的。
他们没有见过真正的碗和杯,对于形状也没有多少概念,一开始真是做的令人捧腹,丑的不忍直视。
但是在萧锦月拿着自己的碗说出其细节后,大家也都照着去改了,改啊改的,慢慢就有了该有的模样。
百余名族人一起蹲在地上做手工的场面还是很有趣的,有些路过的族人都不由驻足看了起来。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呀?族长手好巧哦。”
“据说是制作陶器呢,有了这个,以后就不用再用石碗和石杯了,听说要轻的多!”
“真的?可惜没有选中我们,我也想学呢。”
“有人问过族长啦,族长说了,现在每种活计都会选一小部分人先学,中途还会失败呢,等他们练会了,就会逐渐教给我们了!如果上午操练时学的好,那就可以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活计呢。”
“真的?太好了,那我一定要早上好好表现!”
把多种形态的陶器捏成形,接下来就是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定型了,大概需要个五天左右。
因为是冬天,本身干的就不是太快,所以也就少了用湿树叶覆盖它们,防止干太快干裂的情况出现了。
接着,萧锦月就拿了几个小杯子这种小物件来示范,教了他们露天堆烧法。
先挖个浅坑,铺层松木干柴,把阴干的小陶坯倒扣在柴上,周围堆满干草树枝,然后点火,使其燃烧。
中途火焰转白时,泼水淬火,增强硬度。
“这个裂开和变形的就是失败的,这个完好的就是成功的,但是现在的陶器还不算防水,需要趁热涂上这个松脂。”萧锦月一边抹一边说,“涂上一层后可以防止渗水了,当然,如果不用来装水,只来装物,那不涂也是可以的。”
萧锦月看看手中这个迷你的小杯子,觉得外面有点秃,如果加点纹路就好了。
这也是可以达到的,选一些有色的黏土调浆再绘画就行了,但是没有必要。
在物资贫乏的兽世,只要能顾住生活就好了,至于更高级一点的审美,那是以后大家顾得住生活,吃喝不愁的情况下。
“神迹,神迹啊……”有兽人看着萧锦月手中已经完成的杯子,口中喃喃说道。
就连巫也是眼眶含泪,十分动容。
“是神迹,我们的族长是神女,创造出神迹也是理所当然的!”有人呼喊道,“有这样的族长,狐族必定兴旺!”
“狐族兴旺!”
“兴旺!”
萧锦月愣了一下,去看四周,发现族人们都像是发现了某种信仰一样虔诚的望着她,然后朝着她行了兽人礼。
他们都躬着身,保持着这样一个动作,迟迟没有起身。
这一刻的萧锦月说不上心中是什么感受,但她知道,自己的劳累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于是她就露出了笑容,“对,我们狐族,必定兴旺!”
在成功烧出了成品后,萧锦月又罗列出了一些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相关解法。
比如陶坯阴干时如果开裂,可能是阴干太快或者是水加少了的缘故,那样就可以覆盖湿叶子慢慢阴干,或者在揉泥时再加一点点土。
如果烧的时候裂开了,可能是火温突然升高导致的,可以在烧前用小火提前烧制一会儿。
要是制作好的陶器渗水太严重,那可能是陶土中含的沙多了,可以在黏土里加入碾碎的蜗牛壳粉,或许能有改善。
萧锦月知道的也是有限,多数知识都是在书中看到或者是看过别人制作的,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不能保证说的全对,或者中途会不会有别的问题。
但是重在试验,他们本来就是从零开始的,能成最好,不能成那就花费时间慢慢琢磨就是了。
说起来,兽人每天其实都有很多空闲时间是没事做的,要么睡觉,要么就是和人睡觉……现在大家多了事情做,并不觉得累,反而都干劲满满,像是找到了有趣的游戏似的。
萧锦月看到他们练习制作,提议大家可以分工,擅长捏塑的就只捏,小孩子或者体弱的可以去收集干柴和松脂,力气大的可以挖黏土和烧制。
这样便能各有所长,效率提升了。
在教完制陶后,就是搭建房子。
兽世不少人都会搭建木屋了,只是搭木屋需要大量砍树,还占地方,云归山中又多山,所以大家才住惯了山洞,懒得再做别的工。
但是总不能一直住山洞,搭建的房子不可少。
搭房子方面,萧锦月自己就没法示范了,她只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细节告诉大家,方便他们完善技术。
比如选址方面要选地势高且平的,以免暴雨来时会淹没掉。还有屋顶,为了防水,可以铺多层树皮,用藤蔓将其捆扎好,在缝隙的地方涂抹松脂还有黏土。
地面防潮也有办法,那就是先铺一层烧硬的陶土片,再垫上干燥的蕨类植物。
墙面的话,为了增加韧性,可以用黏土加上切碎的干草,再加上动物的毛发混合。
萧锦月的提议说出来后,那些曾盖过木屋的兽人眼睛都亮了。
“好方法啊!”
“是啊,正好炼陶器那边肯定会有烧毁的碎片,到时正好可以铺到房子下,这样也不浪费了!”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