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哪里不知道二哥因何而兴奋。
莫说二哥,就连平日里向来沉稳淡定的大哥,此刻也都极其专注地盯着,虽未吱声,但明显也是在等着她具体展开细说。
但问题是,这种事宋夫人又怎么可能原原本本将整个详细过程都告诉她一个晚辈呢?
左右不过是解释两句话便带过去了,重点还是在那枚玉佩本身。
“我怎么知道老安国侯当年具体是怎么骗婚的?”
林曦摇了摇头,如实道:“宋夫人只说了当年她与老安国侯认识时,老安国侯不仅隐瞒了真实身份,而且还骗她说并无妻室。她当初年少涉世未深便听信了老安国侯的话,两人欢欢喜喜成了亲。”
“直到成婚数年,宋夫人偶然间才发现老安国侯竟一直在骗她,他们之间一切都是假的。宋夫人性子极烈,无论老安国侯如何道歉弥补都不为所动,坚决没有原谅老安国侯。之后她带走了宋轶,并与老安国侯恩断义绝,扬言此生再不相见。”
“啊……就这?没了?”
林泽南听完,果然有些失望。
“就这,还不够?你不会以为宋夫人还能跟我详细提及当初她与老安国侯如何相识、相知、相爱、相离的点点滴滴吧?”
林曦直接白了二哥一眼,况且她觉得这也不算少了。
加上现在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情况,综合起来差不多能将当年之事猜个七七八八了。
京城侯府这边,除老夫人外,其他人明显都不知宋夫人母子的存在。
这说明直到老安国侯离世,宋夫人都说到做到,再没与老安国侯有任何联系。
甚至连儿子都直接改随母姓,她斩断了所有的情份,断了个彻彻底底。
要不是宋夫人的病情实在堪忧,宋轶也不会不顾劝阻,写信联系了京城侯府老夫人。
而且,从老夫人如今的态度足以看出,当年之事,老夫人应该是一清二楚的。
身为嫡妻,她从未觉得宋夫人有半点错处,犯错缺德的当然是老安国侯。
老夫人甚至应该十分欣赏宋夫人,若不是她们之间夹着一个老安国侯,这两个女人估计真的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真正的故交。
“足够理清关系了,可以重新说回重点。”
老大林泽东清咳一声,主动把话题扯了回来:“妹妹说说玉佩的事,宋夫人为何会提醒你保管好玉佩?”
林曦点了点头,这回倒是说得详细具体得多。
事实上,这也是导致宋夫人发现自己被骗多年的契机。
当年老安国侯在西北结识了一位有真本事的高人。
高人曾替其卜过一卦,算出安国侯府二十多年后会有灭族大祸。
不仅如此,高人好不容易算出了一线生机,而那一线生机对应的正是老安国侯未来的嫡长孙女身上。
老安国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此应该是做了不少准备。
宋夫人当年无意间听到了老安国侯爷交代心腹要好生培养那些精心挑选出来的幼童。
而这一大批人手将来是要单效忠于他未来的嫡长孙女,助其一臂之力的。
那枚玉佩,则是可以号令那一大批精英的信物。
这也是老安国侯临终前,为何要将这枚玉佩留给丢了多年一直未找回来的亲孙女。
但更为具体的,宋夫人也不得而知。
依宋夫人所见,老安国侯应该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或许等到时机成熟,自然会有人找上林曦。
但前提是,身份与信物两者都得没有问题。
所以宋夫人才会提醒林曦好生保管玉佩,说不定将来会有用得着的时候。
“什么?有没有搞错,妹妹当年都还没出生,老安国侯就已经开始算计妹妹为他们全族卖命了?凭什么?他们可真是想得美!”
听完这些,林泽南当下气得不行。
“他这是纯纯把妹妹当成给全族化灾去祸的工具吧?一出生就直接被弄丢十多年,啥福都没享,祸事还全让妹妹来给他们扛,真是不要脸!”
老匹夫,得亏死得早,不然他非得一把毒药直接把人给药死掉。
尽干这种缺德事,难怪宋夫人母子都不要他,依他看只是踹了恩断义绝都是轻的。
就这样的渣渣,当初宋夫人就应该一刀把他给扎个对穿!
“二哥别那么激动,先不说当年那高人说的未必就是真,即使为真,老安国侯都死了这么多年了,难道还能从坟墓里跳出来,逼着我去拯救侯府全族?”
林曦倒是淡定得很,完全没被影响到。
有时候,很多东西设想得再好也没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真不是那么想当然的。
“不错,就算将来真有人主动找上妹妹,接与不接,或者怎么个接法,又怎么个用法,主动权都在妹妹手上。处理得当的话,也未必不是好事。”
老大林泽东同样也觉得问题不大,相反他还挺期待老安国侯爷当年到底留了多少后手助力。
虽说老安国侯都死了十来年,很可能物是人非,那批精心培养的人手未必还愿意认新主,效忠妹妹。
但老安国侯费尽心思专程为妹妹筹谋所留,但凡能够重新收拢,必然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如此一来,妹妹就有了更多的自保之力。
“没错,就连宋夫人都说了,若将来真有人找上门来,觉得麻烦无益,就直接拒了,权当没这么一回事。若觉得有价值的就收留一部分,好好为己所用便可。至于其他的,不必多想,顺其自然就好。”
林曦与大哥意见一致,这未必不是件好事。
更何况老安国侯留下的那些人还不知道藏在哪个犄角旮旯,有个心理准备就够了,多想无益。
“说得也是,算了,那我也懒得再骂老安国侯了!”
林泽南见兄长与妹妹都这般说,倒是气顺了不少:“不过……”
转念又想到了什么,他纠结片刻。
“若当年那高人真不是瞎扯骗人的话,安国侯府灭族之祸恐怕没几年了。妹妹及笄后还是尽早嫁入国公府吧,不管是真是假,总归嫁出去后祸及不到你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