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岁安吩咐兜儿将手中的箱子交给张慧娘,自己则回了东厢屋内。
她摸出袖中的信,信封上一个字也没有。
她将信打开,拿出里面的信纸。
上面只有寥寥几句话。
‘白术留京,若遇难疑,可令其相助。或暂去并州,月杪当归,勿念。’
没有起端,没有收束。
林岁安将信折好,放进衣橱的小匣子中。
兜儿端着个木盘进来,上面放着几样小东西。
“姑娘,许公子送来的贺礼中有一对儿和田玉籽料。夫人叫奴婢拿来给您,说咱们庄子上有玉匠,姑娘喜爱什么便叫那玉匠雕什么。还有一对儿象牙刻山水管笔,一方文府墨。夫人说,这些贺礼本就是恭贺您的,便将里面贵重的都挑了出来,叫姑娘入自己私库。剩下的,都是些滋养身子之物,夫人便收了起来。”
林岁安边听兜儿说着,边瞧了眼她手上端着的东西。
将那和田玉籽料拿在手中把玩片刻。
和田玉触手细腻温润,油脂性好,光泽柔和,还透着些微光。金黄的皮色如阳光拂过,金玉相生,熠熠生辉。
即便是不雕琢,已然十分漂亮。
在人前,他倒是懂得避嫌。
书信没有起端,没有落款。也不送容易叫人误会的那些个首饰,给的都是笔墨、未雕琢的籽料,滋养身体之物。
还算有心。
但想到在人后......
还说自己未与旁的女子亲近过,这些事做起来倒是手熟。
林岁安将手中的和田玉籽料扔回盘中,嫌弃地用帕子擦了擦自己的手。
“造好册子,收起来。”
兜儿见自己自家姑娘忽然变了脸色,有些不明所以。
但也依旧照着姑娘的吩咐去办,将许或送来的贺礼登记好,与以前送来的那些东西锁在同一个箱子里。
次日,林定山去了店宅务处打听宅院。
林岁安得了圣上奖赏,最先来的便是干娘秦月。
张慧娘在家待客,不管谁来了,林岁安总要出去见一见。
送走了干娘,随即白夫人又到了。
白夫人拉着林岁安的手说了好半晌话,好似头一日认识她般,带着笑将她瞧了又瞧。
林岁安心知她在瞧什么,面上却要当做不知,如平日见她时般说着话应付着。
随即,与张慧娘交好的几个婶子也都往林家来。
除了与林家相识的,还有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一些不相识之人登门。
竟还有媒人上门,要给林岁安说亲。
自林岁安过了二十岁,成了正儿八经的老姑娘,上门说亲的便少了。如今她又被加封,那些人竟然又热络了起来。
且那些媒人说的,还都是些官家子弟。
林岁安实在不喜带着假笑与那些不熟或是不相识之人应付。
她告知张慧娘,这会儿上门说媒的,无非都是些贪图她身有诰命之人。又叮嘱张慧娘不要随意答应人相看,婚姻大事可急不得。
即便张慧娘心急林岁安的婚事,也知晓此刻不能胡乱答应,自是点头应下。
下午,林岁安便叫兜儿收拾了东西,坐了马车,带上丫鬟和护卫逃也似地出了城。
她连着在庄子里住了好几日,直到张慧娘派人递来消息,说找着了合适的宅院,叫她同去瞧瞧。
她才起身回了京都城中。
京都城,被百姓分为皇城、内城和外城。
皇城便是皇宫,是皇帝以及后妃居住之地。也是皇帝召开朝会,与诸大臣处理政事之地。
皇宫从都城中心一直延绵到最东边高耸的城墙之下。
占地广袤,恢弘大气。
皇城之外便是内城。
内城中除了各大官署,便是各位官员巨富所住之地。
离着皇城最近的,是各大王府,和宗室府邸。
往外便是公府、侯府、伯府以及圣上御赐给朝中肱骨大臣的府邸。
平宁侯府所在的平宁街,乘坐马车,两刻钟左右便能到宫门口。
许或的真园,与平宁街也只隔着一条街。
外城所居住的便是平民百姓,和一些品级低的官员。
在外城之外,还驻扎着守卫京都城的士兵。
林岁安与林岁喜乘着马车,跟在林定山与张慧娘乘坐的马车后,一路往京都内城去。
四人跟着牙郎看了几处二进或是三进的宅子,瞧着都还不错,却没有十分心动的。
最后,马车停在了一个叫永顺街的街口。
见林定山与张慧娘都下了马车,林岁安与林岁喜也跟着下了车。
林定山已经与牙人交谈了起来。
“林老爷,这便是永顺街。您瞧瞧,街道宽阔整洁,您再瞧瞧这街上的宅邸,门头工整大气,且都是三进的院子,敞亮!价格差不离,却比前头咱们看的那几座都要好。”
还未瞧见宅子,便听那牙人滔滔不绝说着。
“这永顺街,往南坐马车约莫一两刻钟,便是闹市。往北去约莫半个多时辰就是丰乐街。就算是去皇城,也不过大半个时辰。住在永顺街上,去哪儿都十分便捷。”
这条街,林岁安还算熟悉。
此前她在平宁侯府当差时,无论去哪儿,回平宁侯府都要从这条街外路过。
这里,去平宁侯府,乘坐马车约莫只需小半个时辰,地段已经算十分不错。
“陈牙郎还是先带我等瞧一瞧宅子吧。”等陈牙郎说完,林定山便道。
“是是,应当的。”陈牙郎笑着点头。
他是店宅务下的牙郎,他带这林老爷看宅子,上头可是有人打过招呼,特意叮嘱他用心接待,切不可夸大其词,也不可随意漫天要价。
他心知,这些都是背后有依靠之人。
只要不为难他,在他的职责之内,他只收些佣金便是。
“这永顺街的宅子原住着一个五品官儿,在朝堂上触怒了圣颜,被圣上夺了职,罚没了家产。这地方可十分抢手,若不是林老爷来得及时,等不了两日,说不得就没了。”
陈牙郎带着众人走到永顺街尾,在一处宅院正门外站定。
宅子正门处设有三级台阶,门头宽阔规整,朱门上镶嵌着铜环。
陈牙郎敲了敲侧门,里面有个门房将门打开。
“诸位请进。”
陈牙郎微躬着身,将众人请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