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前期笔记小说,王安石中常常成为“反面教材”,可到了南宋末期之后的王朝,他更像是相声里的捧哏。】
【常年活跃在争相炫技、脑洞大开的同人文大佬笔下。在平民百姓眼中,他从高不可攀的王文公,变成了超接地气的拗相公。】
【很多荒诞离谱的事,大家一看:
主人公是王安石?!
嗯!这是他能干出来的事,瞬间就觉得合理。】
【特别是这位——历史向同人文产粮大户冯梦龙。】
一刹那,五颜六色的弹幕糊满了天幕。
【青山松柏:王苏,男皇后,策瑜,没有拉郎专家不写的同人。】
【猪猪爸:性转苏轼,把苏小妹搞得家喻户晓。】
【谪仙人捞月:还有卫青和霍去病,这一对真的炸裂。】
【椒花颂声:我们现在磕的cp,全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
王苏?男皇后?策瑜?
冯梦龙哈哈大笑:“看来后世人很喜欢我写的小说。”
他决定多写一点,让他们看个够。
【别的同人文大佬作品有的,他也得有!】
【冯梦龙不允许编着作品中没有王安石这个圈内顶流的身影。】
【“拗相公”一词就出自冯梦龙大大编辑的《警世通言》中《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一卷。
卷中写到王安石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不了他转意,因此人们都称呼他“拗相公”。】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描写的是王安石辞去宰相后微服游历民间,听到老百姓因变法对自己产生的谩骂指责,伤感难过,最后郁郁寡欢离世的故事。】
【书中诸如“自从拗相公当权,创立新法,伤财害民,户口逃散”、“畜养鸡,都呼为拗相公、王安石”、“最恨邪言“三不足”,千年流毒臭名遗”等的谩骂指责虽犀利难听,但也侧面反应了变法扭曲后一部分百姓反感的态度。】
王安石对隐约传到耳畔的窃笑声视而不闻,眼神深沉。
他深知自己会遗臭上百年,大抵除了被甩锅抹黑,还有变法后来给百姓造成了巨大损害的缘故。
如今有了天幕提供的经验,他们大致清楚了变法的过程,知道哪些是要改的,哪些是不用改的。
新法自然要完善,而任用的官员也要监督,保守派中能拉拢的拉拢,现在不少保守派官员的态度已经松动了。
要知道,人总是相信天意。 天幕对变法持支持态度,他们就很难对变法持有反对之心。
思忖间,王安石眼前一亮。
说起来天幕给他提供了一个好思路,他的谣言是怎么形成的,那新法内容就可以怎么传播。
百姓不识字不要紧,他可以命人在茶馆和街巷宣扬新法,以小说、戏剧等各种各样百姓喜欢的形式。
还可以像商鞅立木一样,让百姓监督新法,监督官员。
另一侧,司马光心里也百转千回。
他迫切想知道一件事——衣冠南渡发生在几年后。
【“拗相公”这个绰号与王安石的性格倒也十分契合。
君不见《泊船瓜洲》中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到”字改为“绿”,王安石来来回回修改了十多次。】
【《邵氏闻见录》中关于他执拗性格这一点,也记载了相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王安石拒酒包拯。】
【有一天,司马光和王安石的顶头上司包拯,看见牡丹花盛开,高兴之下举办了宴会,邀请下属来饮酒赏花。
宴会上,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唯独司马光和王安石都不喝酒。
包拯看见了,便亲自过去劝酒。
顶头上司敬酒,司马光不敢不喝,硬着头皮喝了。
王安石却直言拒绝:“领导,我从不喝酒!”
不是,这么不给领导面子,周围的人纷纷劝酒。
王安石打死都不喝 ,这场宴会上,他滴酒没沾。】
【财神爷关门弟子:来来来,咱们一人给介甫支一个拒酒的招。】
【发呆的小怂包:我的胃不想来场监狱游。】
【草芥弥生:不好意思,要三胎。】
【椒花颂声:哈!我信仰要求不喝酒。】
.......
【令君家的灌娘:嘿!兄弟,头孢陪酒,说走咱就走哎!】
天宝十四年,泾川。
诗写得不错,可惜不喝酒。
面色潮红的李白拿起酒壶,猛地仰头往嘴里灌:“痛快!”
他就喜欢喝酒,还喜欢劝别人喝酒。
有酒无人陪,那多没劲。
酒酣之际,李白想起汪伦信上说家住的地方,有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心中直痒痒,恨不得马上就到汪伦家做客。
【第二个故事:韩琦误安石夜夜寻欢。】
【王安石刚考中进士,任职淮南节度使时,经常通宵达旦读书。等睡醒之后,常常没时间洗漱,慌里慌张跑去上班。
当时的扬州非常繁华,处处笙歌燕舞,夜生活极其丰富。
上司韩琦见王安石总是一副睡眼惺忪,疲惫颓废的样子,误以为他纵情声色,流连花街柳巷。
韩琦直言批评王安石:“年纪轻轻,你要多下功夫读书,不要光顾着贪图享乐,耽误了前程。”
王安石一句话也没解释,离职的时候才对其他人道:“韩公非知我者。”】
【当时是只说了这么一句,但后来王安石当宰相后,他在日记中写道:“韩琦无长处,惟面目较好耳。”】
【韩琦,除了长得好看,其他一无是处。】
【熊猫能找到的笋都不多了,全都被王安石给夺完了。】
公开处刑!!!!
在大名劳心劳力,猝不及防听见天幕话音的韩琦裂开了。
艹!
王介甫,这点破事也值得你惦记这么久,那都是庆历年间的事了。
皇帝都换俩了!!!
一想到,以后出门介绍自己,别人一脸恍然大悟:哦!你就是那个除了长得好看,一无是处的韩琦。
韩琦一脸牙疼的表情。
【夺笋啊!我上次听到这么损的话,还是祢衡阴阳咱们荀香香那句——“文若可借面吊丧”。】
【曹大猪蹄子:祢衡这张损嘴也不得不承认我家香香长得帅。】
被祢衡骂过的曹营文官武将:咬牙切齿。
祢衡已死了两年,可他们听到他名字就觉得心累。
营帐里,听见文若两字,曹操不禁抬头。
郭嘉见此哈哈大笑,调侃道:“咱们荀香香远在许昌,也能惹得明公牵肠挂肚。”
后世人起得的别称,蛮切合的。
另一侧沉默的荀攸无语,自家叔父确实钟爱熏香,待过的地方,香气经久不散。
“早知如此,我就不该来官渡,该换文若来才好。”
郭嘉笑得前仰后合。
曹操无奈扶额:“......奉孝!”
【好了,本期关于王安石的逸闻趣事视频到此结束,敬请期待下一期视频。】
随着话音,天空中屏幕渐渐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