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温氏就在小院里醒来。
年纪大了觉少,现在天亮的早,温氏出来天已经亮了。
她打扮的很简单,身上穿着女儿刚给做的衣服鞋袜,心里美得很。她到前边,看女儿也起来了,她女儿从小就好,没想到所嫁非人。
温氏感慨了一下,完全没有去牢里看赵举人的意思,她到后边花园里种菜。
下人弄了不少瓦盆、瓦缸来,能种不少菜。
温氏不知道城里人怎么种菜,她一边看着一边和大家种,现在种菜正好。
黄婆子一边种菜一边和温姥姥聊天。
陶淑娥到后边看老娘,看她在这儿过得很好,黄婆子以前就伺候花木,两人快义结金兰了。
黄婆子抬起头看到夫人,和温姥姥笑道:“您老是个有福气的,夫人和几位姑娘都是有福气的。”
温氏高兴的很,约她过几天一块吃酒看戏。
陶淑娥觉得,她老娘如果出门,能把这条街混熟了。虽说京城复杂,但她老娘真不简单。
温氏跟着女儿回到正院,心想不过是为了活着,以前是有所图,女儿又没生出儿子,所以被拿捏了,要不然她早就闹到段家村去了。
陶淑娥回到屋里,看福宝起来了,今天大家都认真打扮了。
其实昨天朔望朝,皇帝便当朝宣布,皇孙乐平郡王痊愈,大赦天下,赐民牛酒,封赏孺人母亲和妹妹。
震惊天下!
陶淑娥就算什么都不懂,也看得出皇帝对皇孙的看重。何况她现在了解到一些。
皇帝对皇孙的看重很明显,而这次大赦不包括之前刚抓的那么多人,比如赵黼还在牢里蹲着。
赐民牛酒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可见皇帝为了皇孙什么都干得出。
从此全天下都知道,皇孙才是嫡出正统,其他的都不是。
凤娘现在也被抬起来了,以后当娘娘的可能性更大。
陶淑娥很淡定,毕竟之前就知道了,都准备好了。
但现在打扮好等着接旨,还是激动,陶淑娥带着女儿和老娘一块先吃饭。
福宝看着眉娘干饭,担忧道:“礼服会不会穿不进去?”
温氏差点笑喷,她这小外孙女就是个宝。
眉娘冷冷的应道:“那你少吃点。”她还稀罕凡人的封赏?
福宝眨眼睛:“可是我看到三姐姐吃就想吃。”
眉娘不理她,干饭,三大碗。
燕娘只管投喂。
福宝吃了三大碗,摸着小肚肚,很愁。
陶淑娥真少吃了一点,这儿收拾完,前边天使就到了。
陶淑娥领着三个女儿赶紧到前边接旨。
丫鬟媳妇站的整整齐齐。
壮儿顾不上看热闹,和张甲在前边看大门。
这会儿门前围了很多人,各豪门来了人,赵友贞也在门外。
刚才开大门,赵友贞要往里挤,壮儿给了他一脚。
现在,不少人围着赵友贞关心,好像亲孙子。壮儿看的也挺热闹。
赵友贞五十多岁了,现在很狼狈,被壮儿踹了一脚好像差点去死。他老婆瘫了,唯一的儿子蹲大牢,他凄惨的直哭,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一群人对着壮儿指指点点:“竟然如此嚣张!”
“如此不孝!”
壮儿应道:“等你们主子被抄家我就笑了,哈哈哈。”叉腰大笑。
有人看热闹,喊道:“赵州蔡家被抄家了!”
街上安静了一半。
又有人喊:“彭城侯府被抄家了!”
有人惊呼:“怎么抄了彭城侯府?”
有人只管吃瓜:“那蔡清妙那么厉害,没想到娘家婆家一块抄家,这也是缘分。”
有人知道一点:“焦延年负责营建泰陵,所为大逆不道。”
街上完全安静了,这说不得也听不得,但彭城侯府是绝对完蛋了。
里边气氛挺好。
有消息传出:“孺人母亲陶氏封普安郡君,二妹封广平县君,三妹封广宁县君,四妹封安福县君。”
不少人挤上前向壮儿道喜。
壮儿一脚踹飞一个猥琐的,一脚踹飞一个丑陋的。
街上又安静了。
壮儿喊道:“别上我家来要饭,我家主子没那么多剩饭喂狗。”
有读书人喊道:“这是对皇孙不敬!”
壮儿冲上前给他一拳,恶狠狠的骂道:“读书人就是个屁!你就该回去好好种地!读书把人都读坏了!因为你性本恶,读圣贤书也善不起来!一天游手好闲浪费粮食,圣人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你们都是造孽!”
因为科举舞弊,皇帝才对儒士出手,就有不少读书人抗议。
那钟家出过大儒,钟惠妃的亲舅被抓,简直像捅了马蜂窝。那些人骂皇帝一套一套的。
壮儿想起四姑娘说过的话,对着一些读书人大骂:“圣人讲修齐治平,你们一个字都对不上!你们现在读书不过是一门生意!最后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大儒对百姓有一点好处吗?就算喂一条狗还能看家,就算养猪过年还能吃!”
壮儿骂的很爽,根本不需要讨好儒士。
有人喊道:“说得好!”
有人大受震撼:“有些人读书确实是生意,生财还体面。”
于是,天使走出大门,看大街上不少儒士对着陶家大骂。
天使走了,官兵又来抓人。
街上便安静了。
壮儿回到里边,大家喜气洋洋。
陶淑娥穿着冠服,心想不过如此。
燕娘依旧美丽,凤娘依旧冷淡。
福宝依旧可可爱爱。
温氏心情很不平静,她女儿、外孙女都贵了!从此都是贵人!
双福过来道喜,顺便八卦:“丰州钟家士子大闹了。”
福宝好奇:“他们闹哪门子闹?”
双福眯着眼睛笑道:“还说皇帝不仁,比如刘家太夫人八十大寿跑去抓人,很不仁。”
福宝说道:“这是细枝末节。”
寿儿像夏日一阵风跑过来喊道:“刘贾氏死了,顺阳大长公主薨了。”
双福强调:“这是大事。”
福宝:“小事。埋了就完事。”
陶淑娥听明白了,觉得好笑,学富五车的儒士,就纠结这点事?不管他们干了什么,不管……皇帝要管,怎么能不管?要不然一个八十岁的老贼能护着谋反的事?还得让皇孙跪下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