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乱世之中,或许最不值钱的就是生命了。
这番话点燃了一些人的野心,他们继续奋不顾身地冲锋,直至距离朱慈烺仅剩十步之遥。
“布阵!”戚大一声令下,戚家军的方阵随即发生变化。
紧接着,神机营也做出了调整。
周奇峰与曹彰在城墙上满心疑惑,他们无法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
只见戚家军的方阵忽然被分割成三人一组的小队,各组间留有一定的间隔;神机营那边则被划分为十一人的小组,同样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他们不明白为何要将原本整齐的方阵拆解成这样。
但许褚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奥妙,这是亡国!
亡国有三种形式:十一人一列,其中包括长亡国、盾牌手以及大刀手。
其次是三才阵和两才阵,由于戚家军装备的是亡国圆盾,只能变换为三才阵。
神机营这边武器齐全,既有盾牌又有长枪和长刀,因此能完整施展亡国。
亡国已经许久无人使用。
尤其是火器问世后,无论是海上倭寇还是背后建州女真,双方交战必定先以火器对决,此时亡国的作用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但对付李自成的流民军队,亡国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许褚震惊地看着朱慈烺,他可以肯定,那两千戚家军,必然是历史上那位名将麾下的精锐部队。
毕竟相距不过百年时光,或许这支戚家军正是昔日那支戚家军的后裔吧?
许诸心中忽然涌起一个念头,大明有望了!
关林策马向前,看着前方怪异的阵型,满不在乎。
如此多的人,只需冲锋而过,便足以将对方击溃。
往常的战斗皆是如此收场,甚至敌人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冲过去,让他们失去武器,取他们性命,大明当由贤者掌控!”关林又高声呼喊。
终于,两军交锋。
混乱的流民冲向背后未知之地,他们认为这零散排列的阵势应当轻易击破。
然而戚家军进退有序,相互呼应,攻守兼备。
任何闯入空隙的敌人都难逃利刃之灾。
神机营虽稍显慌乱,毕竟缺乏实战经验。
但结果却出人意料,除了几支先锋队伍被冲散外,其余部队稳如磐石,纹丝不动。
鲜血、惨叫与肢体横飞成为此刻战场的主题。
朱慈烺催马向前,孤身一人直入敌阵。
戚大率领戚家军紧随其后,神机营则殿后掩护。
“殿下!”曹彰在城楼上目睹此景,不禁心惊胆战。
许诸早已抛开监军职责,见到朱慈烺独自闯入重围,毫不犹豫,带领亲兵追随而去。
亲兵皆骑马而行,速度快如疾风。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追不上朱慈烺的步伐。
靠近朱慈烺的叛军情绪高涨,挥舞兵器欲将其击杀,以求荣华富贵。
但他们未曾意识到,一旦战马提速,凡人根本无法抗衡。
于是,叛军接连被撞飞,真正构成威胁的还未出手,朱慈烺的长枪已刺穿对方胸膛。
杀戮从未间断,朱慈烺手中的长枪不知刺穿了多少人的身体。
他的铠甲失去光泽,变得黯淡。
整个人仿佛浸浴于血海之中。
胯下战马不停歇,挡路者尽皆丧命。
此刻的朱慈烺,所向披靡,犹如杀神降临。
项羽之勇,令人敬畏!
“逆贼,休得嚣张!”关林持刀赶来。
在朱慈烺面前,尽管已有三位猛将折戟沉沙,他却依旧不将这位太子放在心上。手中那柄七尺长的偃月刀泛着冷光,直劈向朱慈烺。两骑擦肩而过,金戈碰撞之声震彻耳际。
关林只觉手臂发麻,虎口隐隐作痛,心中满是难以置信:“他不过十二岁,怎可能……”
还未反应过来,朱慈烺已扭转马首,左手抽出腰间宝剑,凌厉一击划空而去。关林只能下意识闭眼,随后陷入昏迷。
许诸见状大喝:“反贼首领已被除,速降!”此言迅速传遍战阵。
叛军士气尽失。这些本就是亡国之徒,真正懂兵法者少之又少。主帅既亡,再无奋战之意,纷纷抛下兵器四散奔逃。
许诸与张琦朝欲率众追击,却被朱慈烺阻止。“留有余地,回城休整。”话音刚落,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响起:
【主线任务完成,奖励:改良版神机炮图纸!】
眼前浮现一幅精致的设计图,清晰可见,供其随时查阅。
“殿下,此刻正是追击良机,岂能放任敌人逃脱?”张琦朝疑惑不解。
朱慈烺摇头叹息:“他们虽为叛逆,但原本亦是黎民百姓,迫于亡国才起事,若赶尽杀绝,只会招致更深怨恨。”
立场不同,眼界亦异。张琦朝听后豁然开朗。
开封城门敞开,曹彰带领部属齐声欢呼。李自成自川湘起兵以来,所向披靡,未曾遇阻。今日却在此处遭重创,且损折了重要将领关林,想必短期内不敢轻易进犯。
“大明永固,太子英明!”
这座城池被一种热烈的气氛笼罩着,那些一直闭门不出的百姓们,也纷纷走出家门。他们原以为城池难保,却未曾想它竟奇迹般地坚守了下来。
尽管“迎闯王不纳粮”的说法是事实,但李自成的部下来源复杂,攻占城池后往往大肆搜刮,甚至抢掠财物。因此,对于开封的民众而言,避免这样的遭遇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此刻,朱慈烺身披的明黄色铠甲已完全染成了深红,上面浸透了敌人的鲜血。曹彰见状,急忙上前询问是否受伤。朱慈烺笑着安慰他并无大碍。
这一天,整座开封都在欢庆这个消息。当朱慈烺出现在街头时,周围的所有人都满怀期待地看着他。刚刚结束的战斗中的种种传闻早已传遍全城:太子以一敌百、徒手击毙叛贼、从高处一跃数丈震慑敌军等。这些故事虽夸张,但也让人们更加好奇这位未来的明室继承者。
然而,朱慈烺此刻并没有享受这份喜悦,他心急如焚,一心想着尽快赶回京城,将脑中构思的设计图付诸实践。一旦成功,未来的任何战事都将大幅降低伤亡。
不久后,伤亡情况呈现在众人眼前。周奇峰、曹彰、许诸以及张琦朝都围在朱慈烺身旁听报。
“神机营阵亡四十六人,戚家军仅伤两人……”看着统计结果,周奇峰显得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他只是负责防守,短短两天内城内守军便损失惨重,而太子的部队总计伤亡不过四十八人!
这样的战绩虽然看似正常,因为朱慈烺参与后,双方的战斗更多是个人对决。他迅速斩杀敌方主帅,叛军随即溃败。至于神机营的伤员,多因火铳意外亡国所致。
归根结底,叛军的实力实在有限。此前能屡次获胜,除了明军本身状态不佳外,更关键的是双方指挥官对决时,明军未占上风,导致士气低落从而失利。
“将受伤的将士妥善安置,抚恤之事提高一级办理,这件事交由张琦朝负责,绝不能出丝毫差错,否则提头来见!”朱慈烺厉声命令。
“是!”张琦朝应声而去。
朱慈烺转头看向周奇峰,沉思片刻后开口:“你,可愿随我?”
周奇峰跪地叩首,高声道:“臣唯殿下马首是瞻。”
“好,开封便托付于你。朕对亡国之官向来不留情面,往后若再有类似之事,休怪朕无情!”朱慈烺话语骤然凌厉。
朝堂之争,仅靠军功难保长久。
自古以来,多少功臣结局凄凉?
宋时岳飞、今日孙传庭,皆为前车之鉴。
朱慈烺未登大位,便需时刻警惕群臣暗算。
因此,他也需构建亲信班底。周奇峰能入他的视野,自有过人之处,这才有了招揽之意。
“殿下,圣上第二道旨意已至,命您即刻返京。”曹彰低声禀报。
“回京?自然是要回。”朱慈烺饶有兴趣地问,“赵虎呢?”
他怎能忘却那临阵逃脱之人?周奇峰不惜性命守城,身为大明公爵与开封总兵,城未破便弃城而走,实在不配称作国之栋梁。
“殿下,赵总兵据说已在回京路上。”周奇峰忽然说道。
“回京?那么,一个临阵脱逃的总兵,我能否处斩?”朱慈烺突兀地问。
此言一出,连曹彰都愣住了。
许诸抬头望天,不敢接话。
周奇峰也是一怔,但想到赵虎的行径,又瞥见朱慈烺认真的眼神,略加思索后点头道:“能,不过要迅速!”
“何意?”
“赵国公地位尊崇,纵使当今圣上亦难以轻易动他。若赵国公入京,太子切勿妄动;然而,只要赵国公尚未抵达京城,圣上便无权干涉您,凭殿下之勇武与威名,取赵国公首级易如反掌!”
周奇峰很快调整心态,清晰分析此事的可行性。
“走吧,回京!”朱慈烺挥手道。
“紧急军情,速开城门!”
深夜时分,当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寂静之中,负责兵部事务的情报官员悄然抵达了城门。守卫皇宫的士兵一眼便知晓来者身份,二话不说便将其引入城内。
此时,亡国正在宫中陪伴周皇后。他轻声安抚道:“我已派人召回太子,你尽管放心,一切都会平安无事。”然而,话音未落,曹正淳通报称有紧急军情需要处理。听到这一消息,亡国心中顿时涌起不安。
北方战事尚未完全展开,东北的敌人也显得异常平静。若非李自成的叛乱频繁发生,几乎可以说天下太平。然而,最令人担忧的恰恰是李自成所领导的叛军。尽管全国范围内都有类似的亡国,但没有任何一处能比得上他攻陷洛阳与开封的威胁之大。如此严重的军情,显然源自此地。
太子目前身处开封,倘若传来的是坏消息,那意味着他可能陷入险境。对此,周皇后毫无察觉,后宫对当前局势虽有所耳闻,却并未深入了解。她轻轻拍了拍亡国的手臂说道:“去吧,国家大事要紧。”亡国点了点头,随后起身离开周皇后的寝殿。
曹正淳注意到亡国神情凝重,隐约猜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直至到达乾清宫,情报官员才开口禀报:“陛下,赵国公于开封遭遇惨败!”“太子呢?为何仍未归京?”亡国急切地追问。情报官员犹豫片刻后答道:“陛下,赵国公称太子誓死不降,决心与开封同存亡,因此未能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