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去世后,曹操打算趁机攻取徐州,回头再来平定吕布。荀彧劝谏道:“昔日,汉高祖凭借关中作为根基,光武帝依靠河内之地站稳脚跟,他们都是通过巩固根本,以此来掌控天下。进,足以战胜敌人;退,也能够坚守阵地。所以即便经历困境、遭遇失败,最终还是成就了大业。将军您最初在兖州起兵,平定了山东地区的祸乱,百姓们对您心悦诚服。况且黄河、济水一带,乃是天下的战略要地。如今虽说这一地区有所残破,但仍然比较容易据守自保,这里就如同将军您的关中、河内,是万万不可不先稳固的。如今已经击败了李封、薛兰,如果分兵向东攻打陈宫,陈宫必定不敢再向西进犯。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兵力收割成熟的麦子,节省粮食、储存谷物,如此一来,一举便可击败吕布。打败吕布之后,再向南与扬州方面结盟,共同讨伐袁术,进而兵临淮水、泗水一带。倘若舍弃吕布,向东进攻徐州,留下过多兵力则不够用来攻打徐州,留下太少兵力又会导致百姓都据城自保,连砍柴都无法进行。吕布要是趁机趁虚而入,肆意侵扰,民心将会更加不稳。到那时,恐怕只有鄄城、范县、卫县还能保全,其余地方都将不再为我们所有,这样一来,兖州也就没了。要是徐州没能平定,将军您又能回到哪里去呢?况且,陶谦虽然死了,但徐州并非那么容易被攻克。他们有了往年战败的教训,必定会因为恐惧而相互结盟,彼此呼应、互为表里。如今东方地区的麦子都已经收割完毕,他们一定会坚壁清野,等待将军您前去。将军您要是去攻打,却无法攻克城池,想要劫掠物资,又一无所获,不出十天,十万大军还未交战,便会自行陷入困境。(臣松之认为,当时徐州尚未平定,兖州又发生叛乱,此时提到十万之众,虽说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说明军队并非人数稀少。由此更能知道,官渡之战时,曹操的兵力绝不可能不满万人。)之前攻打徐州时,咱们实施了严厉的惩罚措施(据《曹瞒传》记载:自从京师遭遇董卓之乱,百姓纷纷向东流亡,大多聚集在彭城一带。曹操大军到达后,在泗水河边坑杀了男女数万人,以至于泗水都因尸体堵塞而断流。陶谦率领他的军队驻守在武原,曹操无法前进,便率军从泗南攻打虑县、睢陵、夏丘等县,所到之处皆进行屠杀,连鸡犬都未能幸免,城中一片荒芜,不见行人。),徐州百姓的子弟们念及父兄所遭受的耻辱,必定人人都会拼死守城,绝无投降的想法。就算咱们能够攻破徐州,也难以真正占有它。凡事本就有舍弃一方而谋取另一方的情况,但前提是用大的利益去交换小的利益,用安稳的局面去取代危险的处境,或者权衡一时的形势,并且不用担心根基不稳。可如今这三种情况都对我们不利,还望将军您仔细斟酌。”曹操听后,便放弃了攻打徐州的计划。他组织军队大规模收割麦子,之后再次与吕布交战,同时分兵平定各个县城。最终,吕布战败逃走,兖州也得以平定。
建安元年,曹操击败黄巾军。此时,汉献帝从河东返回洛阳。曹操就奉迎天子并迁都许昌一事进行商议,有人认为山东地区尚未平定,韩暹、杨奉刚刚护送天子抵达洛阳,还与北面的张杨联合,目前还无法立刻控制局势。荀彧则劝说曹操:“昔日,晋文公接纳周襄王,诸侯们纷纷像影子一样追随他;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身着白色丧服,使得天下人心归附。自从天子流亡在外,将军您最先倡导起兵勤王,只是因为山东地区局势混乱,无法长途跋涉前往关右护驾。即便如此,您仍然分派将帅,冒着危险与朝廷互通使者。虽然在外抵御祸乱,但您的心始终系于王室,这正是您匡扶天下的一贯志向。如今,天子的车驾返回洛阳,可洛阳城却荒芜破败。忠义之士有着匡复汉室的想法,百姓们也因感怀往昔而更加哀伤。如果能在此时奉迎天子,顺应百姓的期望,这是大顺之道;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以此来使各路豪杰信服,这是深谋大略;弘扬正义,吸引天下英才前来归附,这是大德之举。天下即便有叛逆之人,也必定无法对我们造成阻碍,这是显而易见的。韩暹、杨奉又怎敢加害我们!倘若不及时做出决定,四方的势力一旦有了别的心思,日后再考虑这件事,就来不及了。”曹操听后,便率军前往洛阳,奉迎天子迁都许昌。天子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同时晋升荀彧为汉侍中,兼任尚书令。荀彧常常在朝中秉持稳重的行事风格(据《典略》记载:荀彧礼贤下士,为了接待贤才,常常坐不安席。他在尚书台任职时,从不因个人私欲而影响自己的判断。荀彧有一位堂兄弟,才能和品行都很平庸,有人对荀彧说:“以您现在的地位,难道不应该让他做个议郎吗?”荀彧笑着回答:“官职是用来彰显才能的,如果按照你说的做,众人会怎么看我呢!”他就是这样秉持公正之心。),曹操虽然在外征战,但军中事务和国家大事都会与荀彧一同谋划(据《典略》记载:荀彧容貌俊美。另外,在《平原祢衡传》中记载:祢衡字正平,建安初年,他从荆州北上前往许都。祢衡自恃才华出众,性格傲慢,对人评价往往言过其实,遇到不如自己的人,便不屑与之交谈,因此人们都很厌恶他。唯有少府孔融看重他的才能,上书向曹操举荐祢衡,书中写道:“祢衡资质美好,品格坚贞,才华卓越出众。刚刚涉猎文学艺术,便能深入领悟其中的精妙之处;凡是眼睛看过一遍的内容,就能诵读出来,耳朵短暂听到的话语,也能牢记于心。他的性情与大道相契合,思维敏捷如同有神助。桑弘羊善于计算,张安世记忆力超群,与祢衡相比,也不足为奇。”当时祢衡年仅二十四岁。那时许都刚刚建立,人才济济。祢衡曾写好一张名帖带在身上,可时间久了,名帖上的字迹都模糊不清了,也不知道该去拜访谁。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投奔陈群(字长文)、司马朗(字伯达)呢?”祢衡回答道:“你竟然想让我跟那些市井之徒为伍!”那人又问:“当今许都之中,谁是最值得结交的人呢?”祢衡说:“大儿是孔文举(孔融),小儿是杨德祖(杨修)。”那人接着问:“曹操、荀令君(荀彧)、赵荡寇(赵俨)都算得上是盖世之才吧?”祢衡对曹操评价并不高;又看到荀彧容貌出众,赵俨身材高大,便回应道:“文若(荀彧)的脸可以借来去吊丧,稚长(赵俨)可以派去监厨请客。”他的意思是荀彧徒有外表,而赵俨只知道贪吃。于是众人都对祢衡恨得咬牙切齿。祢衡知道大家对他不满,便打算南下返回荆州。临行前,众人在城南为他饯行,事先设置了供帐,并相互告诫:“祢衡多次出言不逊,等他来晚了,我们就坐着不起来,以此作为回应。”等祢衡到了,众人果然都坐着不动。祢衡见状,便放声大哭。众人问他为何如此,祢衡说:“在这一群行尸走肉之间,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吗?”祢衡南下见到刘表,刘表对他以礼相待。将军黄祖驻扎在夏口,黄祖的儿子黄射与祢衡交好,祢衡便跟随黄射到了夏口。黄祖欣赏祢衡的才华,每当席中有贵宾时,就会让祢衡与他们交谈。后来祢衡变得骄横傲慢,回答黄祖的话时,言辞轻慢,黄祖认为祢衡是在辱骂自己,大怒之下,命令侍从将祢衡拉出去。左右的人便把祢衡架了出去,最终将他杀害。臣松之因为本传中没有提及荀彧的容貌,所以在这里引用《典略》和《祢衡传》的内容来说明。另外,潘勖为荀彧撰写的碑文里,称赞荀彧“容貌英俊,仪表不凡”。《张衡文士传》记载:孔融多次向曹操举荐祢衡,希望曹操能与祢衡见面,可祢衡厌恶曹操,心中常常愤懑不平。因为祢衡患有狂疾,不肯前往,还多次发表不当言论。曹操听闻他的名声,想要羞辱他一番,便任命他为鼓史。后来到了八月初一,曹操大宴宾客,众人齐聚一堂。当时,按照规矩,鼓史击鼓完毕后,都要脱下旧衣服,换上新衣。轮到祢衡击鼓时,他演奏了一曲《渔阳参挝》,神情姿态与众不同,节奏精妙绝伦。在座的宾客听了,无不情绪激昂。祢衡演奏完后,却没有换衣服,官吏上前呵斥他,祢衡竟然当着曹操的面,一件一件地脱下衣服,裸身站立,然后慢悠悠地穿上裤子、戴上帽子,穿戴整齐后,又接着击鼓演奏《渔阳参挝》,脸上毫无羞愧之色。曹操见状,大笑着对在座的人说:“我本来想羞辱祢衡,没想到反被他羞辱了。”如今流传的《渔阳参挝》,就是祢衡创作的。孔融严厉地责备了祢衡,并传达了曹操的意思,希望祢衡能与曹操见面。祢衡答应了,说:“我会为了你去见他。”到了十月初一,孔融先去见曹操,说祢衡想要来拜见。可一直等到天色已晚,祢衡穿着粗布单衣,戴着粗布头巾,脚蹬草鞋,坐在曹操的军营门外,用手杖捶打着地面,大声辱骂曹操。曹操下令让外面的马厩立刻准备三匹精良的马,派两名骑兵护送,然后对孔融说:“祢衡这个小子,竟敢如此放肆!我杀了他就如同杀死一只麻雀、一只老鼠那样容易,但这个人向来有些虚名,远近皆知。如今要是杀了他,别人会说我心胸狭隘,容不下人。现在把他送给刘表,看看最终会怎么样。”于是命令骑兵把祢衡架到马上,由两名骑兵挟持着送到南阳。《傅子》记载:祢衡能言善辩,但言辞过于尖刻。他见到荆州牧刘表时,极力与刘表结交,刘表很高兴,把他当作上宾对待。祢衡对刘表的赞美之词不绝于口,但对刘表身边的人却毫不留情地批评。于是,刘表身边的人便趁机诋毁祢衡,他们对刘表说:“祢衡称赞将军您的仁德,连西伯侯都比不上,只是认为您做事不够果断;最终不能成就大业,必定是因为这个原因。”实际上,这些话是在指责刘表才智不足,并非祢衡的本意。刘表没有仔细调查,便疏远了祢衡,将他赶走。祢衡与刘表绝交,又在黄祖那里施展不出才华,最终身死名灭,成为天下人的笑柄,这都是那些诋毁他的人造成的。)。
曹操问荀彧:“谁能够代替你为我出谋划策呢?”荀彧回答说:“荀攸、钟繇可以。”在此之前,荀彧举荐谋士时,推荐过戏志才。戏志才去世后,他又推荐了郭嘉。曹操认为荀彧很有识人之明,他所举荐的人都很称职,只有严象担任扬州刺史、韦康担任凉州刺史时,后来遭遇了失败身亡的结局。(据《三辅决录注》记载:严象字文则,是京兆人。他年少时聪慧博学,有胆有识。以督军御史中丞的身份前往扬州讨伐袁术,恰逢袁术病逝,于是他便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建安五年,严象被孙策的庐江太守李术杀害,年仅三十八岁。严象的同郡人赵岐撰写了《三辅决录》,他担心当时的人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图,所以将这本书藏了起来,只给严象看过。韦康字元将,也是京兆人。孔融在给韦康的父亲韦端的信中写道:“之前元将(韦康)前来,我发现他才华出众,品德高尚,风度高雅,志向远大,是当世的杰出人才。昨日仲将(韦诞)又来,他性情忠厚老实,文思敏捷,为人诚恳,是能够守护家族的人。没想到,您这只老蚌,竟然孕育出两颗如此珍贵的珍珠,实在令人珍视。”韦端从凉州牧的职位上被征召为太仆,韦康接替他担任凉州刺史,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很荣耀的事。后来,韦康被马超围困,坚守了很长时间,但救援的军队一直没有赶到,最终被马超杀害。仲将就是韦诞,他的事迹在《刘邵传》中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