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妙清分开后,尔雅立刻回家将秦妙清告诉她的信息一一写了出来。
等卫辞下值回来后,她第一时间拿给卫辞看:
“这些都是秦小姐告诉我,让我最好不要得罪的店铺。
她说这些商家背景深厚,儿子,你去查查这些店铺都是谁的。”
卫辞伸手接过尔雅递来的纸张,粗略的看了一下。
宣纸上写的店铺,一大半他都不清楚背景,有一些倒是知道。
其中有几家店让卫辞有些诧异,怎会被秦妙清提出来。
卫辞在同意尔雅从秦妙清口里套话后,曾找师娘把几个皇子妃的陪嫁铺子都一一查清。
在秦妙清提醒自己母亲不要招惹的势力中,分布着太子妃与赵王妃的产业。
这很正常,如今朝中风头正盛的唯有太子妃和赵王。
可是还有几家是四王妃的产业让卫辞有些不解。
四王妃可是京中有名的贤良人,从未听说她有何不好的名声。
为何不见秦妙清提醒娘亲避让大王妃五王妃和六王妃的产业,偏就提了四王妃呢?
现在证据不足,卫辞没有把心里的疑问告诉尔雅,而是道:
“我先找人查一查,娘你等我的消息。”
这一次,卫辞没有麻烦自己的老师帮自己查消息。
他觉得此事并不是正大光明的事,生怕老师看出点什么。
同时他也没有一股脑将纸上所有的信息托给一个人查。
卫辞先是找到程佑安,托他在京中的人脉帮自己查了一部分。
又让卫岳用荣家的人脉查了一部分。
最后一部分,他托了一位翰林院的同僚。
这位同僚正是春闱时被人往考篮里塞纸条,诬陷作弊。
最后经卫辞提醒,逃过一劫的章和。
章和是吏部侍郎章海清的庶长子,说起他的事也是十分的让人唏嘘。
章和的父亲章海清出身名门,豫章章家也是有名的书香门第。
章海清少时聪慧,人又有才干,早早科举取仕,还娶了门当户对,自小青梅竹马,感情极好的孙氏女为妻。
前半生的生活可谓十分美满,章海清本身还不是个有花花肠子的人。
他与孙氏本就相识多年,感情极好,成婚后生活更是蜜里调油。
为了孙氏,章海清心甘情愿不纳妾不设通房。
更难得的是,章家二老对此没有丝毫意见,反而十分支持。
孙家与章家本就是通家之好,孙氏是章家二老从小看着长大的。
对于这个儿媳妇两人看着跟女儿真没什么区别。
所以看到小夫妻感情好,儿子不愿纳妾,章家二老没有任何意见。
如果日子就这么下去,那这会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家庭。
可惜上天不会让任何人的生活圆满。
孙氏十八岁嫁到章家,整整十二年,她未给章家添一男半女。
这十二年来,孙氏不知看了多少大夫,几乎每个大夫都没说她完全不能生育。
只说要慢慢调养,孙氏这一调养就是整整十二年,却未见一丝效果。
终于章家二老坐不住了,他们不是看不得儿子儿媳感情好的长辈。
他们也不是不疼孙氏,可这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
他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章家断子绝孙啊,他们忍了十二年已经到极致了。
所以章家二老在儿子过了而立之年后,再也容忍不下去,开始逼儿子纳妾,传宗接代。
孙氏也知道是自己理亏,公公婆婆能忍到现在已经非常好了。
万般无奈之下,孙氏同意了丈夫纳妾,并主动给丈夫挑了一个良家子。
章海清并不想要除妻子以外的其他女子,虽迫于无奈纳了妾,但还是尽最大的努力为妻子争取利益。
他与父母约法三章,纳妾可以,只此一个。
待妾室生下男孩,要记到妻子名下,算作孙氏的孩子,由孙氏抚养长大。
妾室就给一笔钱,打发出府,以后也不得找上门来相认,家里的人也永远不能告诉孩子真实的身世。
章家二老听到儿子提出的条件立刻就同意了,他们只是想要孙子,又不是喜欢看儿子纳妾。
后来孙氏挑的那名良家子也十分争气,进门没多久就有了身孕,并一举得男,这个男孩正是章和。
良家子生下章和后很快按协议离开了章家,章和则被记到孙氏名下,由孙氏抚养。
一开始章和倒也过了几年好日子,孙氏那个时候以为自己彻底不能生了。
也完全放弃了生孩子的想法,全心全意抚养章和。
章家二老盼了十多年才把孙子盼来,更是把章和看做眼珠子。
直到章和五岁那年,十几年没有过孕信的孙氏突然怀孕了。
这个消息一出,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彼时孙氏都快四十了,就是放到现在那也是大龄产妇。
在古代这个年纪怀孕,更是可以说一句老蚌生珠。
但不管怎么说章海清和孙氏都是欣喜若狂。
孙氏完全没想过这辈子还能有亲生的孩子。
对于这个盼了快二十年才盼来的孩子,孙氏爱到了极致。
为了保护他,在孕期时,她就不愿再看到章和。
生怕章和起了坏心,会害她的孩子。
幼年的章和面对的情况就是,一夜之间,疼他的母亲,宠他的父亲,还有把他当心肝的祖父祖母,全都对他冷了态度。
一家人的目光注意力,全都跑到了母亲腹中未出生的小弟弟那里。
一开始章和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也曾哭过闹过,喊着要父亲母亲。
结果自然是责骂和惩罚,再后来从一些丫鬟的口中,他知道了自己不是母亲的亲生孩子。
幼小的章和还不是很理解什么叫不是母亲的亲生孩子,但他下意识安分了下来。
再后来孙氏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对于章和这个曾经母慈子孝的养子,孙氏开始百般看不顺眼起来。
孙氏甚至开始恨他,恨他抢了自己儿子嫡长子的位置。
后来孙氏又哭又闹,逼得章家二老在族谱上,把章和的位置又改为了庶子。
章和长子的位置孙氏已经无可奈何,但万万不能让他还顶着嫡子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