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破事非常多,主要难道是吃食问题,如今城里讲究定量,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才能拿着钱票去买粮本上分的定量的粮食,没有城市户口的人自然是没有定量,而贾家五口人,只有贾东旭一人是城市户口。
贾张氏是农村户口,秦淮茹也是农村户口,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户口是随妈的,所以两个孩子也是农村户口。
一家五口人,只有一个人有定量,可想而知贾家的生活压力有多大,于是贾家就各种算计,之前贾东旭拜了她爹易中海为师,两人互相算计,她爹易中海想帮扶贾东旭,好让贾东旭以后给他养老,而贾东旭想着让易中海这个师父当冤大头,让易中海接济贾家,让易中海维护贾家的利益。
本来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可惜她乔乔投胎到了她妈妈谭翠兰的肚子里,易中海有了孩子,又得知贾东旭不靠谱,于是这对昔日和谐的师徒分道扬镳。
如今贾家就靠着贾东旭一个人的定量和工资撑着,谭翠兰估计贾家是有存款的,要不然这都快过去一个月了,也没听说贾家有人饿死。
再比如,中院正房的何家,这家本来的顶梁柱是何大清,他和他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大儿子为何雨柱,人称傻柱,小女儿为何雨水,可惜何大清的妻子在何雨水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之后的很多年,何大清既当爹又当妈地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
可是何大清没有坚持到最后,他在何雨水十岁那一年被一个姓白的寡妇给勾走了,从此离开了四合院,去了白寡妇所在的河北保定,去给白寡妇拉帮套去了,不过他虽然人没有回来过,每个月却是寄了十五块钱回来给傻柱和雨水做生活费的。
何家现在是傻柱当家,家里就兄妹二人,傻柱还是轧钢厂厨子,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再比如,后院西厢房许家只住着许大茂和他妻子娄小娥,许大茂的爸妈不住在这个四合院里,两人结婚三年还没有孩子,许大茂这个人是个真小人,从小和傻柱不对付,彼此之间是傻对头!
还比如,后院后罩房的聋老太太是个孤寡老人,街道办把聋老太太定为五保户养着,聋老太太和易家的恩怨情仇也被谭翠兰说给了乔乔听。
听了个大概的乔乔在心里感叹:“这么复杂的吗?整个四合院还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啊!”
不过她也就是感叹一下,作为这个四合院一大爷易中海的女儿,她在这个四合院里不说横着走,也能随心所欲地生活。
所以这个四合院是否复杂,是否有牛鬼蛇神,还真影响不到她,不过她有预感,她住在这里,以后会有吃不完的瓜!
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乔乔作为一个胎儿,在亲妈谭翠兰的肚子里吃了不少的二手瓜,比如住户们为了弄粮食而各显神通,比如三大爷阎埠贵每天下班后在四合院门口等着占便宜而引起了住户们的反感,比如贾张氏因为吃不饱而瘦了一大圈,时不时地就要鬼哭狼嚎呼唤她死去的丈夫老贾为她撑腰,比如……
乔乔表示,四合院里的瓜真是太多了,她吃不完!根本就吃不完!
有着这些源源不断的瓜吃着,她就算作为一个胎儿也并不觉得时间难过,她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醒了就吃瓜,这日子也算过得美滋滋,美中不足的是她吃的是二手瓜,二手瓜自然没有一手瓜香,不过聊胜于无。
乔乔之所以有心情吃瓜,谭翠兰之所以有心情喂瓜,这都是因为易家过的日子太好了。
乔乔在“签到神器”出现第三天的时候,就给她爹易中海和她妈谭翠兰奖励了面黄肌瘦丹,吃了这种丹药,易中海和谭翠兰在别人眼里是面黄肌瘦的,然而这只是障眼法罢了。
吃了这个面黄肌瘦丹之后,易中海和谭翠兰总算能放心吃饭了,他们不用再担心他们因为吃得太好而和别人格格不入。
后面的每一天,易中海和谭翠兰都不忘签到,乔乔心血来潮的时候,会亲自给他们一些适合他们的奖励,她不想操心的时候,“签到神器”会自动从她所准备的东西里挑选两三样进行奖励,这些奖励大多都是吃食。
也是因此,易中海和谭翠兰根本就不缺吃的,易中海连黑市都不去了,去了干啥,和别人争夺救命粮食吗?他可没那么黑心眼。
不缺吃穿,乔乔也被养得很好,这让易中海和谭翠兰的心情越发好,心情好了,易中海上班更加积极,教导徒弟更加有耐心,谭翠兰也有心情吃瓜,每天都笑容满面。
易中海和谭翠兰的表现落在别人的眼里,人们觉挺莫名其妙的,这两人一看就是吃不饱,要不然也不会被饿得面黄肌瘦的,可这两人都被饿得面黄肌瘦了,一天天的还都笑容满面,大家都疑惑了,这两人一天天地乐啥呢?
阎埠贵疑惑之下还亲口问了出来,易中海乐呵呵地回答道:“我只要想到翠兰肚子里有我的孩子,我就高兴,我一高兴,我就忍不住笑出来!”
阎埠贵无语道:“现在大家都吃不饱,都想着吃饱的问题,就你们两口子,整天孩子孩子!等孩子多了,你就知道了,孩子就是来讨债的!”
易中海:“被讨债我也愿意!”
阎埠贵无奈道:“算了,我说不过你!不过也是齐了怪了,你们两口子一天天地吃不饱,都面黄肌瘦了,怎么翠兰嫂子肚子里的孩子还好好的?现在孩子已经九个多月了吧?这都快出生了!这孩子可真坚强!”
易中海:“翠兰可是去产检了的,医生说孩子一切都好!哈哈……是快出生了!等孩子出生了,我请你吃喜糖!”
阎埠贵听到有喜糖吃,顿时忘了心里的那点怀疑,连忙说道:“那你可得多给我家几颗糖,我家人多,可是有四个孩子呢!”
易中海:“你放心,喜糖少不了你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