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你放心,我们都支持你!”
“乔乔姑姑你是最棒的,你是我的偶像!”
……
看着一张张真诚的脸,乔乔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她没想到邻居们居然能接受她如此离经叛道的行为,如果是小孩子和年轻人能接受倒也罢了,可是和她爸爸妈妈同辈的人居然也能接受,这就让她觉得意外了。
乔乔笑道:“谢谢你们!我会放心,也会一直好好的,以后也会继续住在这个四合院里和大家继续相互扶持。”
以她现在的经济条件,再买一个独院的房子不是难事,可是她爸爸妈妈是个恋旧的人,他们在这个四合院里住了大半辈子,这里有他们熟悉的一切,他们根本不舍得离开四合院去别的地方生活。
既然爸妈不想搬家,她自然不会强求,反正她在这个四合院也住了二十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住得也挺舒适,不搬也好。
也是因此,在未来的许多年里,她仍然得和这些邻居们打交道,和他们处好关系还挺重要。
这时候,一直在家里的易中海和谭翠兰也出来了,他们看到这一幕,都开心地笑了。
真好!邻居们都接受了乔乔的行为,以后邻居们就不会拿异样的眼光看乔乔,乔乔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平静。
他们在为女儿开心的同时,接收到来自同辈们羡慕的眼神,心里简直得意极了!
哈哈哈,真没想到,他们居然会在养老这一方面被大家羡慕,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一家三口和邻居们说笑聊天了一番之后,就告辞回家了。
回到家,谭翠兰就拿出自制小零食给乔乔吃着垫垫肚子。
乔乔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悠哉悠哉地吃着小零食,看着爸爸妈妈忙碌晚餐。
不是她不动手帮忙,是自从爸妈知道她怀孕之后,就杜绝她再做家务。
按照爸妈的说法,她怀孕了却还要上班,这样已经很辛苦了,家里的家务又不多,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还是非常康健的,现在做这些家务还一点都不觉得吃力,哪里就需要她一个白天上班的孕妇帮忙了?
面对爸妈难得强势的要求,她妥协了,这是爸妈对她的关心,她收下这份关心并且听从他们的话,他们才会更加安心,要不然他们会担心她太过劳累的。
因此,她现在白天正常上班,在大学里当着大学老师,教书育人,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下午下班回家之后,她就是家里的皇后,她什么也不用做,只管休息和享受就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日子她还过得挺开心。
不过也就是她怀孕的这段时间了,等她把孩子生下来,她还是要帮忙的,她可不想把爸妈给累坏。
易中海和谭翠兰的动作很快,没多久,晚餐就好了,晚餐荤素搭配,营养美味,乔乔吃得津津有味。
三人坐在饭桌前,边吃饭边说话。
乔乔:“爸爸,我没想到你居然想到主动把我的事情说出去,更加没想到大家居然对此接受良好。”
谭翠兰:“这是我和你爸爸商量后的决定,我们觉得要化被动为主动,这样邻居们更加容易接受你的行为。”
如果等闺女的肚子大了,各种谣言满天飞的时候,他们再去辟谣,效果一定不怎么好。
易中海:“事实证明,我和你妈做对了,以后看到你的肚子大了,邻居们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乔乔翘起大拇指夸赞道:“您们做得真是太对了!人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有两老,那我就有两宝!爸妈,有你们,我真是太幸福啦!”
易中海和谭翠兰被夸得眉开眼笑,能为闺女做一些事情,让闺女过得更好,他们也觉得很幸福呢!
高兴过后,易中海说道:“也就是贾家人搬走了,要不然咱们四合院里还是有老鼠屎会去败坏你的名声的。”
谭翠兰皱眉道:“是啊!如果贾家人还在这个四合院,他们一定会不管不顾地乱说一通,他们已经疯了,都不怕我们的威胁了,只想着他们不好过,也不想让所有人好过。”
乔乔安慰道:“您们就放心吧,他们已经不住在这里了,而是回乡下去了,以后他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也不会隔应到我们。”
说到贾家,不得不说,贾家这些年的生活还挺精彩的,当然这是对四合院里的住户们来说的,因为大家看戏看得挺精彩。
第一戏,棒梗在被狗咬掉了生孩子的地方,成为了一个太监之后,性情彻底变了,变得阴鸷易怒又敏感,还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和四合院里的人来往,因此他的各种坏脾气都发泄在了贾家人身上,把贾家人折腾得不轻,可是贾家人有什么办法呢?
棒梗是他们家的孩子,虽然他已经不能传宗接代了,但他是他们疼爱了那么多年的孩子啊,而且贾家也没有新的男孩出生,因此他们还是得忍受着棒梗的坏脾气,这这样,一家人互相折磨着,谁都过得不开心。
第二戏,在三年困难时期结束之后,贾家的日子好不容易过得好一些了,这时候贾东旭却在工作的时候操作失误,被机器卷进去,当场死亡了。
这对于贾家来说简直是惊天噩耗,从此,贾家只剩下了贾张氏、秦淮茹、棒梗和小当四个人,秦淮茹由于营养不良,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怀上第三个孩子,在贾东旭去世的时候,她都没有怀上。
之后,秦淮茹接了贾东旭的班,成为了轧钢厂的车间钳工,不过她只能从一级工做起,工资自然没有贾东旭那个三级钳工高。
因祸得福的是,秦淮茹接班了之后,终于可以把她的户口移到城里,棒梗和小当随秦淮茹的户口,也成了城市户口,三个人也因此有了定量。
虽然还有贾张氏这个农村户口,但是贾家能光明正大买的低价粮食,而不必再跑到黑市去买高价粮了,要知道在那三年里,他们家因为要买高价粮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